系统溶栓与综合介入治疗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2021-02-26 06:16陈轩周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期
关键词:溶栓血栓下肢

陈轩,周敏

(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新疆 克拉玛依)

0 引言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血管疾病,其引发因素大多为血流滞缓、血液高凝以及血管壁损伤等因素造成,该病以及造成患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还可能引起患者出现肺栓塞与血栓综合征等严重情况。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对于血栓患者的治疗方式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措施也出现了多样性的变化[1]。本次针对采用系统溶栓与综合介入治疗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7 年1 月至2019 年5 月收治的120 例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0 例,男性36 例,女性24 例,年龄48~72 岁,平均(61.53±4.37)岁;对照组患者60 例,男性35例,女性25 例,年龄45~76 岁,平均(62.19±4.12)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标准;年龄>40 岁患者。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脏器疾病的患者;不愿配合的患者。

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均已知晓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介入治疗,首先对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随后行血栓碎吸、导管溶栓以及肝素抗凝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综合接入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尿激酶20~30 万U/次,稀释液40~60 mL,并采用微量泵进行泵注,每日泵注2 次。术后1~5 d 对患者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对照组患者采用系统溶栓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采用50 万U/d 尿激酶,并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00 mL/d 进行静脉滴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前后的疗效。包括患者膝下15 cm处周径差。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有效率。分为治愈、好转、无效三个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前后的疗效

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周径差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前后的周径差(±s, cm)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前后的周径差(±s, cm)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0 1.96±0.61 0.81±0.24对照组 60 1.93±0.58 1.32±0.47 t 0.276 7.486 P 0.783 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n(%)]

2.3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对于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措施通常采用系统溶栓以及综合介入等方式进行治疗。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患者的血栓进行彻底的清除,并尽可能对患者的治疗流程进行缩短,并且对患者血管的再通率进行提高,同时有效的避免患者静脉瓣膜出现粘连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而导致其血栓再次复发的几率。

当前我国对该病的治疗方式大题可分为两种,其一为综合介入治疗,其二为系统溶栓治疗。这两种治疗方式各有特色。其中,采用系统溶栓的患者进行治疗,其溶解效果不全,且对患者静脉的通畅率较低,并且患者术后需要较长时间休养,并且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发生水肿、色素沉着以及溃疡等并发症的几率较高,甚至还可能引起肺栓塞以及血栓后综合征的情况发生。而对深静脉栓塞患者采用综合介入治疗,能够较为迅速的对患者静脉血栓进行清除,并且还能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提高,此外,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病程与术后休养时间,同时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2]。

根据陈培升等[3]的研究指出,综合介入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近期疗效,由于采用该方法能快速的对患者的血栓进行清除,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此外,还能较大的缩短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的休养时间,并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对于年龄偏大的患者以及身体不佳的患者进行综合介入治疗,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从而提高对患者的疗效,缩短患者的术后休养时间。我们认为,对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综合介入治疗,能够对患者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由于深静脉血栓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因此患者自身的身体素质较差,术后恢复能力也较差,因此,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十分重要。而采用综合介入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创伤,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减少患者术后的休养时间,因此,综合介入治疗对中老年患者更为适合[4]。

根据王珊珊等[5]的研究指出,综合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其原因为通过介入治疗,可对患者中央主干静脉内的血栓进行快速清除,并且快速疏通受到阻塞的血管,使血流恢复正常,同时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肢体远端静脉的高压状态。因此,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术后不良反应的几率,甚至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肺栓塞与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我们认为,采用综合介入治疗能够对患者的疗效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6]。

通过本次对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较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周径差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因此我们认为,与系统溶栓对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相比,采用综合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对患者的疗效[7]。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介入治疗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显著优于进行系统溶栓的患者,并且具有更高的疗效与更佳的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溶栓血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