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探讨

2021-03-07 08:32陈娟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幼儿教育

陈娟

摘要:游戏教学方法契合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行为特征,幼儿教育游戏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在幼儿教育实践工作中合理运用幼儿教育游戏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学习热情,转变以往的幼儿教育工作模式,体现人性化的教育理念,给幼儿提供了全面发展的空间。本文简述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路径,目的在于构建更加高效的幼儿游戏教学模式。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教学法;运用思路

引文:

推动幼儿教学活动之际,立足游戏基础,极符合幼儿天真、活泼的心理特征。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可有效隐秘幼儿本性,全面激发幼儿潜能,迅速开发幼儿大脑,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素养。在幼儿教学活动中,通过游戏教学法辅助教学,可确保幼儿在享受游戏乐趣之际学习相关知识。

一、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1、增强幼儿学习参与的积极性

幼儿年纪小,身心及智力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对任何事物的认知都相对不足,不具备自我约束力、控制力。为此,常规的教学方式在他们身上很难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一味地保持严肃、冷漠态度,很容易就会致使幼儿对教学活动产生抵触心理,甚至还会出现“开小差”等现象。众所周知,幼儿天真烂漫,喜欢玩各种各样的小游戏。基于此,在幼儿教育中,广大教师如果能巧妙应用游戏教学法,则会迅速增强幼儿学习热情,促使其更愿意配合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而收获显著的教学成果。

2、提升幼儿教学效率与质量

幼儿普遍心性单纯、活泼好动,对一切未知事物都持有好奇心理。在学习知识之际,他们的吸收能力够强、吸收速度够快。为此,游戏教学法极符合幼儿性格特点,可进一步刺激幼儿探究欲,全面展现幼儿的知识吸收优势,无形中促进幼儿教学效率、质量迅速上升。

3、有利于促进师生感情和幼儿之间的感情

一些幼儿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沟通和玩耍,对这类幼儿,幼儿园教师要特别注意,个性内向会妨碍幼儿的未来发展。由于自幼内向,一些幼儿甚至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在幼儿园教育阶段,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活泼性格。运用游戏教学法,可以使这些内向的幼儿加入到其他小朋友的小组中来,让他们在游戏中找到一两个朋友,或者在其他幼儿的影响下,变得快乐起来,更能表达自己。

二、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方法

1、幼儿游戏教学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影响幼儿游戏活动组织质量的因素比较多,想要提升幼儿教育活动质量,需要我们注意一些要点问题,保证幼儿安全和游戏活动的组织效果,需要下面几点注意事项:

(1)、控制游戏活动的形式:幼儿游戏活动方案设计是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目标需求,在游戏形式上要体现积极的教育作用,避免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

(2)、控制游戏进行的时间:幼儿的自制能力低下,这是幼儿游戏活动有效性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能够及时干预和指导,以免游戏时间长短不合理导致幼儿出现厌烦情绪或者教育作用没有体现出来;

(3)、控制游戏的难度:游戏任务的难易程度要切合幼儿的认知水平,难度过高幼儿无法完成任务或者无法理解游戏内容,难度过低幼儿可能参与积极心不高。

2、优化游戏形式

若想确保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顺利落实,首要任务就是全面优化游戏形式,游戏与教学的整合,并非随意为之,二者属于有机结合关系,只有確保游戏与教学有机结合,才能确保游戏教学法展现实际效用。在现实教育中,游戏形式多种多样,然而,在幼儿教育中,并非所有游戏教学都能发挥实际效果。基于此,一定要慎重选择游戏形式,并针对现有游戏形式加以创新与优化。在甄选游戏之际,需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

(1)、确保该游戏形式可迅速激发幼儿产生兴趣。在幼儿阶段,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根本条件与核心动力,如果游戏内容不能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则会为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重重阻碍;

(2)、要确保在游戏活动进行时,幼儿拥有充足的探究空间,可以有效调动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例如:在教幼儿识别汉字之际,教师便可以设计“钓鱼小游戏”,鼓励并吸引更多幼儿参与到该“钓鱼”游戏中。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个大大的纸盒箱,将纸盒箱美化成“池塘”,用小铁片做成各种各样的“小鱼干”形象,每一个“小鱼干”的身上都贴上了本节课要教学的汉字。接着,将“小鱼干”全部放在“池塘”中,为幼儿准备鱼竿、鱼饵等,指引幼儿依次围坐在池塘周边。每当教师说出一个汉字之际,幼儿便需在“池塘”中调出相应的“小鱼干”。由此一来,在游戏之际,便可以强化幼儿对相关汉字的认知与记忆。当幼儿熟悉一个汉字之后,教师便可以说出一个词语,指引幼儿依据教师的提示在“池塘”中准确掉出相应的“小鱼干”。看似简单的“钓鱼”活动,实则可以发挥出强大的教学效果,为幼儿带来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强化其对相关内容的深度记忆。

3、增强游戏针对性

在游戏教学法下,无论游戏内容如何丰富、形式如何多变,目的都仅仅在于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明确游戏教学法教学目标,提高游戏教学针对性,可进一步满足幼儿教育现实需求。为此,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应注重优化教学内容针对性、教学形式针对性。游戏教学法具有超强代表性,在游戏教学之际,幼儿教师应依据课堂教学需求科学制定教学方案,提高游戏教学计划针对性及整体质量。

例如:在教幼儿《认识时间》的时候,由于考虑到幼儿逻辑能力偏弱,教师便可以设计“数形结合”游戏形式,以此帮助幼儿直观认知时间概念。此时,教师便可以设置“人体时钟”小游戏,邀请若干名幼儿走上讲台,由教师说出一个时间点,例如“放学时间”、“午睡时间”、“早饭时间”等,邀请幼儿用手作为时间指针,指出对应时间。在这个环节中,需要设置“评委”角色,由各位“小评委”观看讲台上的哪一名同学指出时间的速度最快、最精准。由此一来,既能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又能激发学生好胜心理,促使其在竞争性小游戏中扎实“时间概念”。

4、开展丰富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戏

在教学认识数字的过程中,幼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角色扮演游戏。首先,幼师要准备丰富的教学工具:画有果树样貌的泡沫板、用纸制作而成的不同水果,并运用这些教学工具来创设一个直观的果园场景。然后,在将幼儿进行合理的角色划分:果园的管理者、果园中的采摘人员、果园中的售卖人员以及相关的水果采购人员,并在分配结束后,引导幼儿掌握自身扮演角色的对话内容。随后,在引导幼儿自主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的开展,让幼儿能够通过售卖数量以及采购数量来掌握相关的数字内容,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强幼儿的交流能力,并让幼儿掌握采购这项基础的生活技能,以此来实现幼儿学前教育的目标。

结语:

游戏教学法是我们在组织幼儿教育活动过程中应用频率较高的教学方法之一,游戏教学法尤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其教育应用价值已经得到幼儿教育者的广泛认可。为了保证幼儿游戏教育活动的组织效果,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具体分析学情之后,选择合适的游戏教学形式,从形式、内容等方面激发幼儿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优化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永杰.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9(22):180-180.

[2]曹馨月.浅谈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教学的具体措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7(21)52-52.

[3]宋志平.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巧用对策[J].时代教育,2018(14)258-258.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法幼儿教育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