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教育”理念下的项目化学习研究

2021-03-10 09:32赵玮曼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做中学项目化学习生活教育

赵玮曼

摘 要:项目化学习教学思想和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不谋而合。在实际研究中,我们要基于“生活即教育”进行项目的选择,秉持“做中学”理念设计项目的流程;要以生为本实施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心智。

关键词:生活教育;做中学;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是指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与学科或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通过研究并应对一个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和复杂的问题、课题或挑战,从而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这样的学习方式如果达成,将会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重要的影响。“生活教育”理念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项目化学习的理念不谋而合。做项目化研究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可以基于“生活教育”理念进行思考和研究。

一、项目的选择——生活即教育

(一)贴近生活,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认为实际生活为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我们不断解决问题,只要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就不至于迷路。项目化学习,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真实的问题,所以我们在选题时,尽可能地贴近真实的生活。六年级的学生正值毕业季,不少家庭也为孩子考虑旅行计划,而旅行在现在孩子的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情景,所以我们制订的项目就是《毕业旅行计划书》。真实的情景更容易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和学习潜能。

(二)贴近学生,满足学生好奇心

虽然项目化学习立足于真实的情景,但并不是只要满足真实性就可以的。有的情景虽然真实,但是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激发不起小学生的兴趣。比如之前笔者设计的项目——《数说景城》,这个项目希望学生根据真实的学校数据,通过绘制不同的统计图来分析学校的现状,展望学校的未来规划。这样的设计本意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往往兴趣不大,学生上课没有学习的欲望和冲动。

二、项目的设计——做中学

(一)激发需求、目标明确

课程一开始我们就明确活动目标——制订毕业旅行计划。整节课围绕制订计划展开。活动流程:讨论制订计划需要哪些前期工作→如何分配任务进行小组合作→结果如何呈现→最终展示。项目化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一定要明确驱动性问题是什么,学生的一切学习行为都是围绕驱动性问题展开的。学生经过讨论,得出需要考虑人数、地点、出行方式、费用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师提供的旅行城市资料包,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分工合作,制订行程;最后完成旅行计划书,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在做的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一直在做中学,在做事中理解概念,形成专家思维,引发跨情境的迁移。

(二)小组合作、求真务实

项目化学习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我们如何获得真合作呢?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设计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一个人无法完成。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问题的复杂程度,增加挑战性,这样学生就不得不做好任务的分工。比如,在设计旅行计划的时候,我们会在住宿上面要求学生找出最经济的搭配方案;在选择一日游路线上,要思考如何选择合理的路线方案。

2.设计的任务有梯度,适合组内不同程度的孩子去完成。较复杂的问题适合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去展现自己,复杂程度不高的问题适合能力一般的孩子去完成,这样大家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我成就感。有的孩子可以负责最优化问题的方案,有的孩子可以负责路线选择,有的孩子可以负责计划书的设计或者简单的计算工作,这样就能确保每一个孩子都在为项目做贡献。

(三)敢于放手,以生为本

例如,在讨论旅行需要做哪些前期工作时,教师要负责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归纳旅行必须要考虑的条件,因为这一工作将奠定后面学生的“做”。完成好基础的工作,在小组制作计划的部分,教师就应该放手,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即使有的学生追求丰富的旅行方案,或者有的小组争论不休,试图说服组员,无法得出方案。真正的尊重学生,不止是尊重学生正确的思路,而是面对失败的经历也抱着赏识的态度。

三、项目的实施

(一)提供支架,把握项目化主线

在本次项目化教学中,教师的支架性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隐性支架。教师要把握整个教學流程,在学生活动时候给予个性化指导。其二,显性支架。如在学生定好旅行城市以后,我给学生准备了城市资料包,里面含有城市简介、一日游路线和费用、住宿标准、出行选择,学生可以结合教师给出的资料,讨论选择出小组需要的信息。给学生这样的显性支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条理化学习。这样学生在进行项目化学习时就不会因教师的“放”而生“散”,而是在“放”中生“智”。

(二)设计阻碍,增加项目化挑战

例如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自己制作计划书,并让学生充当推销者的角色,介绍自己的旅行计划,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在经费计算上,增加打折情况的复杂度;在住宿环节,通过设计不同房间的价格,让学生提出最优化的方案。这些都是在真实的情况中加入数学的思想方法,增加项目的挑战性。

(三)任务反馈,展现过程性评价

项目化学习最终需要落脚在成果上,但是并不是成果越“鲜艳”,学习的效果就越好,我们更追求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自我发展。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全程观察,及时点评,帮助小组把控节奏,鼓励学生个体思考和讨论,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提高自己。

本节课除了展示学生的作品——《毕业旅行计划书》,还要求学生当小小推销员,针对本组的作品,阐述作品的产生,对作品的各部分进行说明,介绍作品的亮点。这过程,不仅仅是阐述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作品发布会,孩子们真实地体验过、讨论过,对自己的作品了然于胸,对待别人的汇报也能听出门道,这样的任务反馈才是真实的,有效的。

我们做的项目看似是在做一个旅行计划,其实培养的是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由群体讨论需要的信息,然后针对不同的信息进行不同的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回忆以往学过的打折的知识,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找到住宿中最优化的结果。这需要学生针对数据的处理应用不同的策略,学生解决问题以后,虽然最终的结果只是一个数字,但是在数字的背后,是学生心力的付出。

项目化学习活动的本质是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获得增长,其生命力是让学生习得的经验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制作旅行计划的经验以后在学生的生活中是可以被广泛应用的,学生的学习计划,工作计划,乃至于进入社会以后各种合作计划,都可以从本节课中寻找到影子;收集资料、信息筛选、寻求最优方案、如何团队合作、如何协调成员之间的分歧,这些都是项目化学习带给学生思维的火种。

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一篇中提出了一些问题,他说:“生活即教育与社会即学校如何实现?小学里如何把它实现出来?假使诸位以为是行得通的,最好是每一个人拟一个方案来交我,哪一部分可以实现,我们就拿那个地方当一个社会实践出来。” 项目化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真实的问题,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把“那个地方当一个社会实践出来”,每一个项目就是一个社会。

参考文献

[1]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金林祥,胡国枢.陶行知词典[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

3292500338228

猜你喜欢
做中学项目化学习生活教育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关于幼师立体几何教学与幼儿园教育衔接的教学案例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