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分析

2021-03-12 07:03连野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印模基牙义齿

连野杰

近些年人们的饮食结构在不断发生改变,所摄入的食物也越来越多样化,这会对于牙齿产生一定的损害,导致牙齿磨损严重。还有一部分人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很容易使牙齿出现早脱,这也导致近几年我国人群牙齿的脱落年龄大幅度提前[1]。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口腔修复。很多人在进行义齿佩戴的时候,所佩戴的义齿和牙根之间要应用磁性体相互连接,以便实现对于牙齿的修复。这样的牙齿修复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义齿的牢固性和稳定性,确保患者在牙齿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更高的舒适性。从临床的角度而言,合理的应用附着体也能够保证牙齿的美观性。本文主要研究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所发挥的作用,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2020 年1 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58 例牙体缺损需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为28/30,年龄23~41 岁,平均年龄(30.38±7.06)岁。所有患者均存在完整的根管治疗史;均存在有牙列缺损和缺失的表现,但牙齿牙根可得以利用;患者的基牙均存在单颌保留健康牙齿>2 颗,根长>8 mm,松动度均在1°以内,患者牙槽骨吸收均不超过1/3 根长;对所有患者将腐蚀质祛除以后,残留的根端断裂水平均在0.5 mm 以上,或者均位于牙龈上;患者行X 线检查,提示患者破坏的根周组织水平位于牙龈一半以上,患者不存在牙根组织病变;经过诊断均得以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所有调查对象的临床资料递交伦理委员会审核并获得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患者均被确诊为牙体缺损需要进行修复的患者,诊断符合牙体缺损的标准;②均为单颗牙齿缺损修复的患者;③患者均不存在牙体修复禁忌证[2];④患者均未伴随严重的颌面部病症;⑤患者年龄均>18 周岁;⑥所有患者均没有沟通和认知障碍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

1.2.2 排除标准 ①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②合并有其他严重的颌面部病症患者;③对本文所应用的药物或治疗材料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3];④精神病或存在难以配合相关研究的病例;⑤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完成调查而退出研究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

1.3.1 基牙预备 修复前先行根管治疗,磨平牙龈边缘,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是否要截断患者的基牙,磨拭截断后的基牙中心,使中心成为凹面,同时还要保证所磨合的程度可以和根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根管口这一侧需要预备长度2.0 mm、直径0.7 mm 的防旋转沟,至少保留2.0 mm 根尖区域,以此作为预备区[4]。

1.3.2 根帽制作 首先需要在患者根管中注入硅橡胶,确保硅橡胶可以覆盖整个根面,采用印模法进行基牙、颌弓的印模制作,再进行石膏灌注以便形成印模。印模成型后进行根管内蜡型的制备,选择根帽蜡型,在其中放置衔铁,可以实现对颌平面的平行位的保持,然后对蜡型作包埋处理,可选择采用钴铬合金灌注根帽。

1.3.3 制作义齿 当完成对患者牙齿根帽的制作工作以后,就需要着手进行试戴,如果试戴合适,则可为患者选择合适的粘接剂将根帽粘结在患者的基牙之上,应用磁性附着体和衔铁固定位置,检查制作结束以后的稳定性,确定稳定性良好可以选择合适的模子制作义齿[5]。

1.3.4 义齿试戴 患者试戴义齿2 周,以确定义齿和患者口腔的吻合性,如果吻合良好可将磁性附着体粘结在患者的义齿基托之上,并在粘结以前注意选择衔铁和固位体之间放置锡箔纸一层,确保两者具有0.1 mm 的间隙,可以将溢出的多余的塑料清除掉。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患者修复优良率 ①如果修复后,牙齿边缘完整,牙齿表面和外形恢复正常,则为优;②如果修复后,牙齿边缘完整,牙齿表面和形态大致恢复,则为良;③如果修复后牙齿边缘不完整,牙齿表面和外形没有恢复或存在异常,则为差[6]。修复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2 患者满意度 采用自制的量表评分进行患者满意度评价,主要从牙齿完整性、牙齿色泽和美容外形3 个角度进行评估,分值范围为0~100 分,分数>90 分为满意;分数为60~90 分为基本满意;分数<60 分为不满意[7]。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3 并发症及牙齿固定力、咀嚼效率 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修复前后的牙齿固定力和咀嚼效率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8 例患者经过修复以后,效果优38 例,良20 例,差0 例,修复优良率为100.00%(58/58)。患者中满意36 例,基本满意20 例,不满意2 例,满意度为96.55%(56/58)。共出现并发症3 例,占比为5.17%。患者修复前的牙齿固定力、咀嚼效率分别为(1.36±0.24)N、(0.33±0.15)%,修复后分别为(4.13±0.25)N、(0.65±0.11)%,患者修复后的牙齿固定力、咀嚼效率均明显优于修复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58 例患者修复前后固定力、咀嚼效率比较()

表1 58 例患者修复前后固定力、咀嚼效率比较()

注:与修复前比较,aP<0.05

3 讨论

近些年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变得越来越普遍,其是一种可靠的复位技术,这种技术可有效的将义齿依附在基牙之上,能够有效的固定义齿。通过磁性附着体进行治疗加大了义齿修复的范围,使得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范围更加的广泛,能够适用于义齿种植,同时也能够对全口义齿和局部义齿进行修复治疗[8]。

通过本文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粘结磁性附着体以后患者的舒适度、美观性和满意度都得到了提升,体现出其应用价值。如果磁性附着体治疗时支撑板没有做到严格的就位(无就位通道),那么应该注意保持磁性附着体和支撑板之间必须存在>0.1 mm 的间隙,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义齿所承受的咬合力,以避免患者治疗后出现基牙损伤。治疗的过程当中尽量不要先进行磁性附着体的粘结,当患者佩戴一段时间以后义齿下沉,此时在对患者进行粘结处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压力,同时也能保证磁性附着体和支撑板直接的严密性。除此以外,因为磁性附着体的使用可能导致牙槽骨存在严重的吸收,还有一些患者口腔存在少量的牙齿残根,所以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时候,需要通过2~4 个磁性附着体才能有效的发挥效果[9,10]。

综上所述,临床进行口腔修复的过程中应用磁性附着体的效果显著,可提升整体治疗的优良率,整体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牙齿固定力和咀嚼效率,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手段。

猜你喜欢
印模基牙义齿
口腔传统种植印模精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现状*
固定桥不同桥体龈端形态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无牙颌种植修复不同印模技术精度的研究进展
口内数字化印模技术在固定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①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可摘局部义齿前部基牙邻面龋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种精密附着体在活动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不同材料制取固定修复印模的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人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
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