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生活元素的方式研究

2021-03-14 01:33师秀芳
教育界·上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元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难点、重点学科。随着学段的上升,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出现了抵触心理。这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要想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将生活元素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分析了在小学数学课堂融入生活元素的重要意义,并总结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元素;融入方式;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师秀芳(1965.11—),女,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中小学高级教师,大专学历,2008年获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多次获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

一、前言

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数学也是人们通过观察客观世界而得出的抽象理论、方法和知识[1]。数学中的各类原理和规律在现代生活与生产中都有广泛应用。数学学科的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便利。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教师直接为学生讲解,不利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应将数学学科与生活内容相结合,降低数学教学难度,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活学活用。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融入生活元素的重要意义

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内容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各类元素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教材,而数学中的各类理论和方法也在学生的生活中有所体现[2]。在小学数学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因为这一时期的数学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他们拥有了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时,教师可以将生活元素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用数学原理和知识探索生活的奥秘,再利用趣味化的生活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之养成乐于思考的好习惯。生活元素其实也是一种数学教学素材,教师将之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能够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具体。从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思维开发程度不足,加之课堂内容缺乏趣味性,因而学生无法对知识产生深度的理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要求来增设生活化元素,使教学活动变得趣味、生动。

三、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生活元素的方式

(一)利用生活情境,展現数学魅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能力培养放置在首要位置[3]。很多学生抵触数学学习,因为数学知识比其他学科更加复杂、抽象。学生难以将抽象的符号化作形象直观的内容。教师如果将生活化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中,则可以有效减少这种情况。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生活化的情境来为学生营造出丰富、趣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例如,在“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相关知识教学中,如果教师让学生直接来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那么他们很难在头脑中形成直观感受。此时,教师不妨将生活引入问题中,如“学校操场有多少平方米”“我们的城市有多少平方千米”等,利用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利用拼图、绘画等方式来呈现平方千米、公顷的概念,用趣味的方式为学生换算公顷和平方千米。在初学时,学生可能会混淆长度单位。针对学生的这一问题,教师要耐心进行引导,多给学生一些用到长度单位的例子,并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使他们在测量的过程中,体会不同测量单位的区别,并熟记于心。生活化的例子能够拉近学生与抽象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数学内容产生学习热情,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进而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4]。

(二)优化教学目标,与学生生活结合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材是主要基点,是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根本[5]。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离不开教材。要想让生活元素更好地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数学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和调研工作,把握好生活元素应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使之能够与教材内容进行高度融合,引发学生主动思考[6]。例如,在对“垂直与平行线”教学内容进行授课前,教师要深入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惑,并为这些困惑的解答做好准备。在开始授课前,教师可以先不讲解理论,而是通过微课、图片等方式来为学生呈现物体的垂直和平行关系,如“黑板与地面之间是垂直的”“墙角的两条线是平行的”等,再让学生自行总结相关实例,思考生活中还有什么类似的例子,通过这种方式,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做到深度结合。

(三)利用生活化问题,驱动深度思考

要想学好数学,学生必须要深入思考,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之所以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成效不理想,其症结就是因为学生的主动思考动机不足。虽然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不足,但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也比较活跃,因此教师要利用这些特点驱动学生进行深度思考[7]。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为学生设置生活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激发他们的数学思考动机,使他们从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从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关于“圆的认识”内容教学中,教师可在新课导入环节为学生设置问题:“为什么汽车轮子、自行车轮子都是圆形的,而不是椭圆、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呢?”通过这些生活化问题的引入,学生很快就会对这一内容产生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为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常见圆形物品,如硬币、碗、杯子等,带领学生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再为学生讲解原因,即要想让汽车和自行车跑得又稳又快,那么我们必须用圆形的车轮。最后,教师再带领学生用圆规来画圆,通过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创新评价活动,调整教学模式

要想确保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在课下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学生在简单轻松的氛围中学习[8]。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评价也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一节完整的课程,既要有科学的教学目标,完善的设计和实施,也要有科学的评价和反馈环节。小学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评价的作用和价值,在融入生活化理念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来调整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效予以准确评估。在评价上,教师也要从生活化角度来进行创新,让评价能够更加全面,在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的同时,引导他们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创设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数学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也能使其深刻地体验数学知识的意义。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些数学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结合课堂内容来促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以此来使其深刻感知数学知识思维魅力[9]。例如,在“比例”相关知识的讲解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生活中的比例问题来导入课堂内容,如可结合地图与实际生活中两地的距离,给学生讲述比的意义以及比例尺的应用。在学生对比例知识有了整体的认识后,教师再结合课堂内容创设教学活动,带领学生计算旗杆的高度。这时学生会纷纷地思考旗杆的高度如何通过比例计算。一些思维敏捷的学生会立马想到太阳下旗杆的影子和自己的影子成比例,而自己的身高正好也与旗杆高度成比例。教师可鼓励学生将其想法和数学原理讲解出来,同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补充,并结合实际提供一些测量工具,如卷尺。在学生的测量和计算过程中,教师也要进行指导和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准确掌握比例相关的知识。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还要就这次教学活动和学生做总结,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内容来创设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运用生活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教育即生活”是数学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其与“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结合起来,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给学生授课,并利用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培养其问题解决的能力。例如,在“分数的应用”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融入生活中最常见的分蛋糕问题,并结合实际场景来引发学生思考。在上课时,教师可先给学生讲述分数的基本运算以及其与小数、百分数之间的转化问题,然后顺着分数的实际应用给学生导出相应的分蛋糕场景:小明过生日时,邀请了四个同学,并将蛋糕分成了四份,然后在准备吃蛋糕时,又来了两个同学,他又将自己的那一份分成了三份,然后问小明一共吃了原来蛋糕的几分之几?最先到达的同学比小明多吃了多少?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并让他们和其他学生商量讨论,或查书上例题寻找解题方案。在引导学生解决此問题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深化问题,如小明的妈妈看到又来了两位同学,于是重新买了一份蛋糕平均地分给七个人,然后问:每个学生各自吃了多少蛋糕?教师结合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和了解分数的具体应用,并从不同角度结合分数的计算、应用等知识让其充分理解数学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化问题呈现课堂内容,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另外,教师要在教学的第一步就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新课堂的教学形式,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思想结合起来,以趣味性的内容来输出课堂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然后,教师在开展有趣的教学方式时,要保证课堂教学持续有趣,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找规律”一课教学时,在课前,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案,注重趣味性和数理性,让学生能在愉快的气氛下学习数学知识。上课时,教师可先就课堂找规律内容给学生做一简单的介绍,并从简单案例中找到规律的特点,如最为简单的1、2、3、4…或2、4、6、8…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后,教师可询问学生是否愿意玩游戏,相信全体学生都会给出愿意的答案。这时,教师可将教材内容给学生做一梳理,将其中的例题、知识点以及学习要求等内容融合起来。然后,教师可以将题目由简及难地给学生呈现出来,并注意给学生进行分组,让不同小组的学生开展“找规律”闯关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不断地结合课堂内容进行闯关,也要给其渗透找规律的技巧和方法,保证学生在具有较高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最后,教师还要就闯关比赛中的题目给学生进行统一的梳理和讲解,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给其渗透数学知识,能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四、结语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潜力,为后续的学科学习奠定基础。小学生处于认知发展中的不成熟阶段,对新鲜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生活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小学生的自控力比较差,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为了让学生自主积极地接纳数学,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本身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来引入生活化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其能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通过循序渐进的渗透方式,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更好地投入数学学习中。

【参考文献】

梁兰兰.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9,26(19):308.

顾凤飞.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子(理论版),2017,(007):72.

马林.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9(34):75.

曾彩英.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智慧,2020(07):8.

李东石.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神州,2015(12):94.

李星云.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审视与改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6):23-24.

王久梅.巧设情景,激发兴趣:情景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意义与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 2017(17):90-91.

陈静. 浅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0(05):34-35.

刘继华.新时期下小学数学课堂提出有效问题的能力培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04):25-28.

猜你喜欢
生活元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应用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关于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生活元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