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云教研”及其机制的建构

2021-03-19 20:45孙荧荧王海福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研学校教育

孙荧荧 王海福

摘   要

互联网+背景下,云教研机制有其建立的必然性与可行性。研究聚焦互联网+时代教研政策,从三大转变层面理性分析了学校“云教研”的价值表现,从教研理念、教研状态、教研资源等方面论述了学校“云教研”的应用现状,最终尝试提出云教研机制的建构路径:基于实证范式,统一教研认知理念;基于线下互联,健全共同教研架构;基于支持要素,建立优质供给体系。

关键词

互联网+背景  “云教研”  教研资源

当前,学校教育教研所面临的环境处在急速动态变化中,教育教研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与依赖更为凸显,教育教研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指出,新时期要“创新教研工作方式,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这是国家层面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研领域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互联网+背景下全新教研模式探索的积极倡导。以云教研为代表的“互联网+教研”模式正成为学校教研突破传统、走向创新的主动尝试,其以开放、交互、生态为特点,是链接线上线下、整合教研资源的智能教研模式。聚焦云教研模式的应用优势,对其实践机制的建立展开探索,将为现代教研蹚出新路提供可行方法。

一、学校“云教研”的价值表现

1.经验教研转向实证教研的理念导引

学校教研是破除新问题、找到新方法的教育探索活动。然而不少教研者始终推崇经验教研,将主观经验作为教育发展的依托,缺乏实证数据支撑与实践论证,这使得问题研究停留于表层,问题处理不够科学。AltSchool创始人扎克伯格指出,个性化、智能化、数据化将成教育“标配”。互联网+背景下,云教研模式强调去个人化、去经验化,要求从实践问题出发,通过前期调研等方式搜集、整理、分析相关数据,以确定教研主题、教研步骤、教研方法等,在方法论证与现实问题之间搭建起互动桥梁。云教研体系中,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获取更为复杂、海量、准确的数据信息,将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决策与改进参考。基于精准的教研目标定位、教研数据资源,对数据进行科学缜密的论证运用,将为现代学校高质量教研提供充分支撑。

2.粗放教研转向精准教研的范式建构

传统学校教研更加倾向于行政命令式的教研命题和教研组织。而由此扩散开的教研,限于教研思想理念的分化,学科、学段差异,教研场地分散等,始终处于粗放实施状态。云教研模式突出了互联网平台对分散式教研行为的聚合,将教研平台与教学平台、管理平台对接起来,无论是教育案例还是教研经验都能实现云平台存储,基本实现了问题提出科学化、问题研究精准化、问题经验共享化。这些教研数据还能运用于其他相近课题的研究中,加上平台数据即时化搜索功能,学校教研成果价值在不断扩展中。经验共享导向下的云教研,为教研者培养良好的教育大数据储存、整合、分析习惯创造了平台条件与实践机会,学校教研将最终完成由单打独斗“粗放式”教研向共建共享“精准化”教研转向。

3.機械教研转向智能教研的资源聚合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教研视为学校品牌化、内涵化发展的关键要素。与传统教研不同,云教研突破了黑板、粉笔、讲台的限制,其教研空间不断扩展,教研资源不断积聚,成为便捷化、普适化、智能化的教研新模式。一方面,云教研可借助于微信、钉钉等非专属性APP进行,真正将教研工作融入生活场域中,教师教研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云教研推崇名师引领、鼓励联合探究,采用网络直播、观看录播、实时互动等参与方式,不仅为学校教研提供了随时随地协同教研的平台,为其提供了教研引领专家,更为不同教研视野下的教研行为提供了开放交流空间,尤其对于教研队伍薄弱的微型学校,形成抱团教研与动态教研的条件供给。云教研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甄别取舍海量的互联网资源,在局域空间内建立起符合课程版本、教学需求的资源库,实现供需智能对接、高效利用。

二、学校“云教研”的现实耦合

1.教研理念难消传统烙印

现代学校教研大多为行政式教研,僵化保守、缺乏活力。一是课题教研习惯自主命题,教师领取课题任务后展开教研。如此教研处处以学校意志为尊,尤其大部分学校将教研列入年终考评或晋职晋级考核中,教研者更是认为学校决策便是权威,容不得挑战与侵犯。二是现场教研习惯演练包装。在以公开课为主的现场教研中,示范授课者往往认为课例要反复打磨、课堂要力争精彩。如此理念下,教师成了常态课的优秀包装者,教师在课堂组织得异彩纷呈,学生在台下配合得游刃有余,而听课评课者往往为精彩的课堂欢欣鼓舞。包装唯美的示范公开课下,失去了问题发掘的机会与现场教研的必要性,教研活动组织看似完美实则徒耗教研时间资源,属于低效教研。三是结对教研习惯经验主义。大多学校推崇“以老带新结对”“经验式教研”。老教师理所当然成为新教师的“引路人”“师傅”,信誓旦旦地将既往教学教研的经验传授或演示于新教师;新教师则成为欣赏老教师风采的旁观者与反思者,并且对于学校所学教育理论产生怀疑,逐步处处与老教师看齐,成为老教师经验的复制者,最终不免沦为“靠经验吃老本”教学教研的角色。

2.教研状态呈现多极分化

由于问题产生源头的不确定性,问题教研者意识能力的不同,教研状态不免产生差异,教研效果难尽如人意。一是专家教研“不接地气”。教育专家是理论教育领域权威性强的课题研究者,其精辟的理论大多基于实践调研与成果检验。不过,同样的命题,不同的学情,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专家教研习惯于将理论研究中的经验“打包发送”,而这些经验应用于实际教育中“是否会水土不服”尚属未知,倘若教研者一味照单全收、全盘移植,不免产生“东施效颦”“南橘北枳”之效果。二是同级教研“研教分离”。教研是服务于教育管理活动的,如果离开了教育需求,教研行为价值将大打折扣。一些教研主题或课题的拟定,仅凭难易程度而定,脱离了教学管理,教研指向随意性强,越容易出成果的教研越是首选;有的教研课题选择教育热点,同样与本校实际相剥离,即便研究出大量的方法策略,其于本土应用的适应性、可行性也难以保证。校际间教研则各谈各经验,即便有名师,基于对方校情学情之上的教研探讨不多。三是自主教研“闭门造车”。不少教研者粗浅地认为,自主教研就是个人教研,既不要专业引领,也不会与同伴互动,成了名副其实的“草根教研”。殊不知,这样的教研既没有专业理论高度,又不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很难获取真正可用的教研成果。

3.教研资源缺乏优质供给

当前传统学校教研易受制于时间、场地等外部因素,缺乏制度条件等保障,在资源供给层面质量不高。一是教研机会缺乏。传统教研一般局限于线下场域,大多为“面对面”的交流研讨,而由于教研者同时又是学科执教者,教研者能够同时“坐下来”的机会不多。在一些大校,教师教学任务较重,可用于教学研究的时间不够;在微型学校,虽然教师教学压力减弱,但限于同科教师数量的不足,评课议课往往效果不佳,有的甚至成了两个人的教研,教研氛围难以形成。二是教研资源不足。由于缺乏规划建设,教研资源大多处于碎片化状态,或即便存储教研室或上传资源库,也因未及时维护处置,造成低质、重复资源出现;由于教研开展成效限制,部分學校缺少可与兄弟校交换共享的教研资源,导致校际教研活动开展受阻。三是技术投入不够。当前,在国家标准化学校建设中,不少学校已经基本完整配备电化教学设备,其也为学校教研的多元开展提供了硬件条件。但这些硬件条件相对高标准教研活动需求来看有些“软”,信息化教学教研的技术软实力尚处于低水平层次。同时,学校教研中信息技术运用不够,海量教学资源的处理不及时、不专业、欠妥当,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多元化需求,对教育教学的支持借鉴有限。

三、学校“云教研”机制的建构

1.基于实证范式,统一教研认知理念

实证主义理论认为,实证范式是基于经验主义、客观主义、自然主义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规范。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云教研以实践为基础,推崇学科“科学化”,是典型的实证范式教研。一是要准确理解“云教研”的实证属性。一方面,云教研以海量数据作为教学管理行为选择的依据,实现了从传统教育信息的主观判断到实证研究、量化论证相结合的数据诊断,是教学课题选择及评价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云教研实践过程中,要利用规范研究方法对现场数据进行科学采集,并据此获取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结论与经验。因此,云教研是科学严谨的教研,是精准对接教学实践的教研。二是要科学认识“云教研”的价值属性。2017年全国教研工作会议强调,面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教研工作必须实现转型。“云教研”显然是新形势下教研转型的典型模式。新时期要始终遵循国家教研改革导向,坚持“以生为本”的教研准则,深度关注现实问题和需求,针对现代学校教研的现状及特点精准施策,逐步在理念、内容、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等方面形成固定范式,实现学校教研“三大转变”,即经验教研转向实证教研、粗放教研转向精准教研、机械教研转向智能教研。三是要高度统一“云教研”的形态属性。首先,要建立共同教研愿景。即确立教研价值、使命与目标,激励教研成员将个人研究与组织研究统一起来,进而解决“研究什么”“为何研究”“怎么研究”等关键问题,以成果经验服务学校教育发展。其次,要建立共同教研制度。本着“互助教研”原则,针对教师“传帮带”需求,建立导师、骨干教师、新教师为主体的互助帮带教研制度;针对示范课效应,建立名师讲课、老师习课、共同评课的协作式学习研究制度;针对教研成果应用,建立“网络讨论、成果共享”的互助交流教研制度;针对教研驱动需求,建立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行的绩效考评制度。最后,要建立共同教研计划。计划既要体现学校教研意志,又要结合教师个人意愿,兼顾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问题研究实际,为教研活动指明方向、明确规范。

2.基于线下互联,健全共同教研架构

云教研模式并非脱离线下的单纯在线教研。从多层级视角探讨教研共同体的建构路径,其基础必须是线下互联、了解实践现状。一是实施导师教研,建立师徒共同体。一方面可寻求与领域内专家,联系高校教育导师与学校教师结成师徒关系,邀请其定期到学校现场诊断,综合运用课题式教研、讲座式教研、问题式教研方法,于实践中指导研究方法,从理论上打磨思想高度;另一方面可寻求与国内名校名师建立互助关系,利用毕业年级复习、重点课题研究等契机邀请其入校参与并就研究细节做出精准指导,同时在网络探讨解决即时性教学教研问题。二是优化扁平教研,建立名师共同体。要摒弃行政思维,摈弃师徒辈分,精简教研参与层级,实施分工明确、并行共进的教研合作模式;要鼓励学校培育教研名师,并在校际间建立名师教研团队,作为区域间学校教研活动开展的科学引领;要创造同课异构、网络录播等教研机会,利用微信群、钉钉群等平台,邀请教师主动加群参与到教研探讨、成果共享中。三是要推进学习教研,建立成长共同体。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主学习,尤其是对先进教育理念、教育理论、教育经验的分析、理解与学习。建立专门学习群或学习共同体,定期设置教研主题,鼓励教师自主搜索、购置相关资料,互为传送、共同学习;随机在QQ、微信、钉钉等群推送理论性著作或优秀教研经验,为教师增长教研本领提供理论范本。

3.基于支持要素,建立优质供给体系

云教研模式的实践,需要云平台、云资源、云技术等要素的优质供给。一是云平台供给层面,要创新利用国家层面提出的“教育管理平台”“教育资源平台”,有效整合班班通、多媒体及智慧校园系统等技术手段,建立基于云服务的教学管理数据平台,以便从教育云端获取原始教育素材、优质直播录播视频等,并将其适配应用于不同的教研需求中。同时,要建设打造学校或联合学校官网、云备课空间、云存储库,或注册统一的电子邮箱、百度云等账号,打造资源存储空间。二是云资源供给层面,利用好平台空间,用以相关学科教研资料及经验资源的分享下载。同时,对各种云空间进行科学分类,如在线直(录)播视频、教研课题资料、课题研究成果等,按性质、按类别上传资源,以便搜索下载、快捷取用。三是云技术供给层面,互联网系统管理员与维护员要对不同云空间平台进行流程熟悉与技术学习,严格管理账号密码,确保云平台使用安全;教研人员要了解在线视频直播、录播等设备使用要领及技术要求,熟练使用问卷调研系统、教研评价系统等,为云教研的高效开展形成能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卢小陶,丘苑,吴译怡,等.云课堂教学文化的内涵、特征及生成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9(04):5-8.

[2] 王鶄,杨倬.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以华师云课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04):85-89+102.

[3] 胡玫.未来教育呼唤新的教研思维与技术[J].人民教育,2019(Z2):113-114.

[4] 洪亮.大数据时代校本教研转型策略及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5(07):78-81.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教研学校教育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