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课堂指示性用语研究

2021-03-21 11:39
现代交际 2021年4期
关键词:用语阅读课汉语

范 悦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00)

教师的指示性用语是课堂教学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指示性用语不仅是组织教学的工具,更是学生学习目的语的参考,这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师指示性教学用语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研究、归纳其特点的必要性。初级阶段课堂上的学生刚刚接触汉语,需要教师的引导,但是教师很难用汉语对学习内容、教学安排等进行充分说明。此时,简明、直接的指示性教学用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起到指示、说明的作用,还可以创造良好的汉语环境,为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课堂指示性用语特征

根据腾讯视频以“打车”为主题的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的教学内容安排,选取前20分钟的视频内容,分析、归纳其特点,发现汉语教师依次介绍了如下内容:

建筑名称:咖啡厅、超市、商场、邮局、天安门、学校、饭馆儿等

情景对话:“你去哪儿?”

“我去……”

“……在哪儿?”

“……在……附近。”

方位用语:“东、南、西、北”“掉头、右/左拐、停车、一直走”

该课堂前半部分用时20分钟左右,主要是以对话形式进行情景问答。其中有关的指示性用语出现的频次见表1。

由表1可见,教学内容实用简单,教师用问答、对话的形式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因此鼓励性的指示性用语“好,很好”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教师几乎每让学生对话一次,就会用诸如此类的鼓励性话语表示肯定,使学生的自信心高涨;同样,在教师起主导作用的课堂中,引导性指示性用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教师多次重复“接下来我们看这个,一起说”等,能够把握、掌控学生知识点的注意力;而提示性用语使用次数并不多,除了“对/不对”,次数均等于或少于5次,说明该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口头鼓励,对学生的某一正确表达进行强化,以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且该教师侧重的是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肯定,尽管有时会使用“对/不对”,但多数为输入性纠正,即直接告知学生正确的表达形式。孙德金在其《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刍议》中指出,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受限性。对于初学者而言,这种受限性比较明显,因为初学者对汉语的了解有限,而教师要照顾到不同学生的语言能力,这就限制了汉语教师的教学用语选择。可以说,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指示性用语与教学用语受限性有关。根据以上视频案例,简要归纳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指示性教学用语的特点及使用要点如下:

表1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指示性用语类别及频次

1.用语简单直白,避免过于书面化

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教师所用教学用语力求简单明了,避免喧宾夺主,导致学生纠结、揣摩教师复杂的指示性用语而无心听课。教学所用的单词、语句力求简明,尽量将复句拆成单句甚至词汇,用简单的词汇表达意义,使留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从案例中可以看到,该教师使用的都是简单的、口语化的指示语,如“(请)再说一遍”“跟我说”“很好”“我们注意”等。既能引起学生注意,又能把控课堂节奏,使教学顺利进行。

2.用语具有稳定性,避免频繁变动

鉴于受限性影响,教师教学中不应频繁变动指示性用语,因为初学者熟悉指示性用语需要一段时间。当学生努力适应了某一指示性用语,如“上课/下课”时,教师突然变换语言,如“开始上课/本节课结束了”,会让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视频中教师在20分钟的教学中一共使用了3类、11种指示性教学用语及带有教师个人风格、语言习惯的词语,显得有些多而复杂。

3.注意用语与课程性质结合

视频案例以口语教学为主,提供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用中学”,以此来习得并熟练运用第二语言(汉语)的日常表达。指示性用语教学包括重复性、鼓励性内容,如“(请)再说一遍”“跟我说”“一起说”等。而在以输入为主的听力课、阅读课上,此类诱导学生进行有效输出的指示性用语明显会少许多。以北京语言大学阅读示范课“北京的四合院”教学短篇(时长约为14分钟)为例,总结阅读课教师指示性用语的种类、出现频次见表2。

对比表1口语课和表2阅读课的指示性用语统计发现:阅读课上指示性用语中明显新增了3个引导性长句,“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做练习,请大家看屏幕。”“这是我给你们的例子,下面有五个例子,你们自己做,现在就在纸上做。”“大家都写完了,下面呢,看看你们都写得对不对……第一个来,到这来写,拿着这张纸,你们看看自己写的和他写的一样不一样。”这三句的主要作用为串联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完成接下来的阅读任务。就二者输入性纠正,阅读课较为频繁地使用了“对吗/对不对”这一问句,目的是对学生的表达进行及时纠正,但多为输出性纠正中的隐形纠正,即教师通过澄清请求,希望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错误并通过互相帮助而得以纠正。

表2 对外汉语阅读课指示性用语类别与频次

总之,输入性对外汉语阅读课堂中,教师指示性用语的句子形式变化更多,更复杂,要求更多,鼓励性指示用语频次偏少仅27次。且阅读课中指示性用语的出现并不紧密,视频中,根据阅读任务安排,如需要学生完成相应练习,学生自己默读、朗读等,教师角色在中途会有较短时间空缺。该视频中7分30秒处至8分30秒、9分58秒至10分15秒……视频中的课堂环节设计共计5处空白,分别安排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和上讲台练习。

但是由于所搜集的教学案例较少,无法明确指出不同课程各自具体标志性的指示性用语,这里仅简单提及口语课与阅读课的区别。

二、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课堂指示性用语对学生的影响

根据学生课堂的动态观察总结了指示性用语对学生的影响。课堂上,几乎都是在教学新内容,教师也全程没有使用学习者的母语,而是利用简单的目的语和肢体语言和学生沟通。学生课上注意力集中,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情景对话中除了个别发音有问题,整体表现良好。当教师说出鼓励性指示用语表扬、赞美学生时,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而当教师运用提示性指示用语时,如教师说“不对”,学生即刻表现出十分疑惑的状态,甚至会有气馁表现。根据自身教学经历,反思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指示性教学用语对学生(尤其是初学者)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指示性教学用语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首先,简单的课堂指示性教学用语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并且无障碍地理解教师思路,跟上教学进程。在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够基本上理解教师在课堂上的用语,整节课中注意力会较为集中,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使学生收获感增强;同时,直接的指示性教学用语能够第一时间传达教师的指示,缩短额外的不必要时间,提高课程进度和质量。如“把书翻到30页”的说法可以是“请把书翻到第30页”,也可以是“把书打开,翻到30页”,还可以是“我们看第30页”等,相比之下,在初级阶段,用“我们看第30页”做指示性教学用语比较适当。而且,口语化的指示性教学用语更容易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更积极,课堂融入性更强。稳定的教师用语的不断重复使学生较快接受某一类教师常用的指示性用语。如在给留学生们布置听写任务时,一开始他们并不能够理解什么是“听写”,如果教师每节课都布置听写任务,并且重复“听写”一词,随后当教师说到“听写”时,留学生第一时间就能明白,整节课也会顺利地进行下去。

2.指示性教学用语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鉴于学生汉语水平与能力,对外汉语初级教学课堂中教师所用的教学用语具有受限性。首先,学生学习的课堂指示性用语输入不够丰富,进度较慢,效率相对差强人意。其次,多样化的教师用语可能混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问题便会从教学内容转移到教师用语上。再次,太过复杂的教师用语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吸收,反而会使学生心里产生畏难情绪,消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排斥与教师的融入和情感交流。如果指示性教学用语与课程内容相关不大,又很难记忆,会造成学生学习难、学不会、不想学,只好放弃的恶性循环。因此,需要教师正确使用课堂教学用语,关注学生对这些用语的接受情况及消极影响,及时调整和纠正不适合的教师用语。

三、结语

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课堂中,指示性教学用语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甚至有时学生听不懂也可以根据教师手势、身边同学的动作而领会意思,而且指示性教学用语大多是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不确定性很大。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风格、个人情感等都是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但是,优秀的对外汉语课离不开直接、清晰的教学用语,并且这些教学用语贯穿课堂始终,承上启下,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故而带动整体课堂进程。教师应像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一样设计好指示性教学用语,提前了解学生的汉语水平,制定相关课堂计划,明确哪些词语、句子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哪些用语又是需要避免的;如何使用该教学用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及如何使用文明用语,等等,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对外汉语教师的“必修课”。

猜你喜欢
用语阅读课汉语
学汉语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初中英语文学小组合作阅读课例探究
人教版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礼貌用语大家学!
网聊用语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