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织红细胞参数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意义

2021-03-30 04:54冷德国于谨铭
检验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网织红细胞入院

冷德国,于谨铭,曹 程,徐 慧

(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 淄博 25540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酒精和胆结石等多种原因激活胰腺酶而引起胰腺实质损伤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以严重腹痛为特征,疼痛可能位于上腹部或蔓延至背部。AP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重度,大多数患者属于轻度自限性疾病,约20%的患者属于重度AP。胰腺酶进入血液可引起远端器官损伤和广泛全身炎症反应,危害生命。因此,AP的早期诊断及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AP临床症状多为典型的腹痛、恶心、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但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并不一致。寻找新的检测指标对于早期诊断AP仍是十分重要。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是晚幼红细胞从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的过度细胞,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在炎症因子刺激下,RET生成过多并被释放到外周血循环中,可导致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升高。多项研究结果表明,RDW与AP早期诊断、严重程度评估以及预后密切相关[1-3]。RET参数与RDW变化密切相关,RET参数根据RET荧光强度与胞质内RNA量可分为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igh fluorescence reticulocyte,H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edium fluorescence reticulocyte,MFR)、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ow fluorescence reticulocyte,LFR),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mmature reticulocyte fraction,IRF)。RET参数在临床疾病诊断、疗效观察中有重要作用[4]。本研究通过分析外周血RET参数水平,评价AP中RET参数的临床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AP患者86例(AP组),其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54.05±11.11)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51例)和重症组(35例)。AP患者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5]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排除有肿瘤病史、铁抵抗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代谢紊乱或炎症性肠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了常规治疗及护理;住院期间死亡7例,均为重症患者。选取50名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8名、女22名,年龄(55.06±11.05)岁。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通过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抽取所有研究对象2 mL外周血于含乙二胺四乙酸的抗凝管中,充分混匀后采用XN 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日本Sysmex公司)检测RET及其相关参数,包括网织红细胞绝对值(the absolute value of reticulocyte,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the percentage of reticulocyte,RET%)、IRF、LFR、MFR和HFR。以上操作均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RET参数对AP的诊断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RET参数水平比较

AP组患者RET#、RET%、IRF、MFR、HFR,以及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均高于对照组,LFR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AP组和对照组RET参数水平比较 ±s

表1 AP组和对照组RET参数水平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同组第1天比较,#P<0.05;与同组第5天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RET#/(×109/L) RET%/% IRF/% LFR/% MFR/% HFR/%AP组第1天 86 55.05±12.17* 1.74±0.40* 8.55±2.86* 90.67±3.54* 7.64±2.94* 0.89±0.31*第5天 79 66.98±12.19*# 2.04±0.37*# 11.55±2.38*# 84.04±3.37*# 9.68±2.54*# 1.35±0.30*#第10天 79 61.80±12.31*#△ 1.94±0.37*# 9.84±2.34*#△ 86.58±3.40*#△ 8.39±2.48#△ 1.11±0.30*#△对照组 50 44.57±13.49 1.41±0.27 5.67±2.32 93.59±2.55 5.26±2.32 0.47±0.25

轻症组和重症组患者入院第1、5、10天血液RET#、RET%、IRF及HFR均升高,LFR均降低,且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患者第10天RET#、RET%、IRF、MFR、HFR较第5天有所下降,LFR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患者RET%第1、5、10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和表2。

表2 轻症组和重症组AP患者RET参数水平比较 ±s

表2 轻症组和重症组AP患者RET参数水平比较 ±s

注:与同组第1天比较,*P<0.05;与同组第5天比较,#P<0.05;与轻症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RET#/(×109/L) RET%/% IRF/% LFR/% MFR/% HFR/%轻症组第1天 51 47.12±7.23 1.52±0.29 7.74±2.41 91.46±3.32 5.87±1.83 0.78±0.22第5天 51 59.99±7.07* 1.98±0.39* 11.02±2.32* 85.86±2.22* 9.44±2.63* 1.26±0.23*第10天 51 55.08±7.74*# 1.85±0.37* 9.46±2.41*# 87.14±3.32*# 8.13±2.59*# 1.03±0.23*#重症组第1天 35 66.62±7.83△ 2.06±0.31△ 9.73±3.08△ 89.53±3.57△ 10.23±2.25△ 1.04±0.36△第5天 28 79.70±8.79*△ 2.16±0.33△ 12.53±2.20*△ 80.72±2.44*△ 10.11±2.34△ 1.51±0.36*△第10天 28 74.03±9.29*#△ 2.10±0.32△ 10.54±2.06#△ 85.55±3.35*#△ 8.86±2.24*#△ 1.26±0.35*#△

重症组死亡与存活患者入院时RET参数比较结果显示,死亡患者有较高的RET#、RET%、IRF、MFR、HFR水平以及较低的LF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重症组死亡与存活患者入院时RET参数水平比较 ±s

表3 重症组死亡与存活患者入院时RET参数水平比较 ±s

注:与存活患者比较,*P<0.05。

患者生存状况 例数 RET#/(×109/L) RET%/% IRF/% LFR/% MFR/% HFR/%死亡 7 77.83±2.06* 2.31±0.39* 13.89±2.51* 85.45±2.25* 13.86±1.32* 1.35±0.27*存活 28 63.82±5.97 2.00±0.26 8.69±2.22 90.55±3.09 9.32±1.30 0.96±0.34

2.2 IRF、LFR及HFR水平对AP的诊断价值

以AP(无=0,有=1)为因变量,RET#、RET%、IRF、LFR、MFR和HFR为自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IRF、LFR及HFR 3个危险因素,结果显示IRF、HFR与AP病情呈正相关,LFR与病情呈负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RF、LFR、HFR联合检测诊断AP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22,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92%,均高于单一参数检测。见表4和表5。

表4 AP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表5 IRF、MFR、HFR单独及联合检测对AP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临床通常使用Ranson、APACHE II等评分预测系统来评估AP严重程度,但此系统涉及项目多、耗时长,不利于AP早期病情判定[6]。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能早期判断急性胰腺炎,但可能会低估病情严重程度[7]。早期确诊及有效治疗是降低AP患者死亡率的关键。在炎症因子刺激下,不成熟红细胞和RET会过多生成并被释放到外周血循环中,可引起血液红细胞、RET及相关参数变化。RDW作为早期预测AP患者死亡风险较好的指标,其升高程度与RET生成密切相关[8]。SALOMONE等[9]的研究结果显示,AP患者炎症因子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升高与RET参数变化直接相关。

有研究结果显示,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诊断AP的AUC较大,且与测定结果呈正相关,对AP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0]。本研究重点检测了86例AP患者、50名健康对照者的RET参数水平,结果显示AP患者RET#、RET%、IRF、MFR、HFR均高于健康对照者,而LFR低于健康对照者;轻症及重症AP患者入院第1、5、10天RET#、RET%、IRF、HFR均升高,LFR均下降,且重症患者上述参数水平变化高于轻症患者,提示RET参数变化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本研究中,AP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了常规治疗及护理,轻症及重症患者入院第10天RET#、RET%、IRF、MFR、HFR较入院第5天有所下降,LFR有所升高,表明AP患者RET参数水平的变化可提示疾病的转归。轻症、重症AP患者第1、5、10天RET%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而IRF,特别是HFR变化明显,说明IRF和HFR敏感性比RET%更高。IRF是未成熟RET与总RET(LFR、MFR、HFR)的百分比,可总体反映骨髓造血活跃状态,是骨髓造血的一个敏感指标,IRF、MFR、HFR升高,LFR降低表明AP患者造血功能活跃,可能和炎症发生时被释放的各种炎症因子影响骨髓造血功能有关。AP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炎症过程,引起RET参数水平变化的具体原因仍不明确。

RET参数变化在骨髓移植监测、贫血性疾病诊断和疗效观察中展现出了重要价值,此外,RET参数在监测肿瘤患者化疗疗效中也有重要意义[11-13]。本研究中,IRF、LFR、HFR单独和3项联合检测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单一参数检测,对早期诊断AP和评估AP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也最大。

本研究是回顾性临床研究,样本数量有限,患者不同治疗情况也会影响RET参数检测结果,因此还需更多临床样本、前瞻性基础研究明确AP患者RET参数变化机制,后续研究将联合现有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检测指标进一步比较RET参数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AP患者外周血RET#、RET%、IRF、LFR、MFR、HFR水平变化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外周血RET参数检测快速、方便、安全,在AP发病时联合检测IRF、LFR、HFR对AP早期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网织红细胞入院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血液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全国网织红细胞计数参考区间和决定限现状调查与分析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一例与附红细胞体相关的犬脾脏肿大的诊治
网织红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