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预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价值

2021-03-30 04:54陈金来张菊英赵津辉
检验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天津医科大学二聚体血清

陈金来,张菊英,秦 红,赵津辉

(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天津 300211;2.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科,天津 300211;3.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天津 3002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临床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可引起全身不良反应,死亡率也较高[1-2]。目前,COPD是世界范围内因慢性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其患病率和致残率较高,现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医疗卫生问题[3]。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可发生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等严重并发症[4]。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可特异性反映机体高凝状态或继发性纤溶亢进[5]。D-二聚体水平较高可能导致COPD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预后。肺功能相关指标常被作为诊断COPD的金标准[6-7]。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老年COPD患者越来越多,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目前,老年COP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探究D-二聚体对预测老年COPD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分析老年COPD患者D-二聚体、肺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探讨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预测老年COPD预后的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67例COPD患者,其中男115例、女72例,年龄(69.35±9.83)岁。收集所有患者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等临床资料。本研究通过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4]及文献[7]标准;均经胸部X线、肺功能等检查确诊;年龄≥65周岁。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心、脑、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或严重并发症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资料不全者。

1.3 研究方法

采集所有患者入院次日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3 000×g离心10 min,离心后取上清液分别置于-20 ℃冰箱保存备用。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进行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凯博生化试剂有限公司。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肺功能检测,测定前首先吸入400 μg沙丁胺醇,休息15~20 min后进行检测。肺功能采用HI-101型肺功能测定仪(日本CHEST株式公社)检测。记录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cacity,FVC)、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as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olume,FEV1pred%),测量3次,取平均值。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包括抗感染、祛痰、吸氧、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患者出院后采用查阅病历或电话方式对其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最晚随访时间为2019年1月,记录患者死亡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2组间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2个变量之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2组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COPD患者基本资料分析

根据文献[7]标准,将老年COPD患者细分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组(82例)和AECOPD组(85例)。2组性别、年龄、血压、心率、吸烟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及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AECOPD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SCOPD组(P<0.01)。AECOPD组FEV1、FVC、FEV1/FVC、FEV1pred%均显著小于SCOPD组(P<0.05)。见表2。

表2 2个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及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2.3 老年COPD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肺功能相关性分析

进一步分析老年COPD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发现老年COPD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FEV1(r=-0.87,P=0.03)、FVC(r=-0.75,P=0.02)、FEV1/FVC(r=-0.94,P<0.01)、FEV1pred%(r=-0.63,P=0.01)均呈显著负相关。见表3。

表3 老年COPD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及肺功能相关指标相关性分析

2.4 血清D-二聚体对老年AECOPD患者的诊断价值

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D-二聚体诊断老年AECOPD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0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0.732~0.864,血清D-二聚体对老年AECOPD患者有较好诊断价值。见图1。

图1 血清D-二聚体诊断老年AECOPD的ROC曲线

2.5 不同血清D-二聚体水平老年COPD患者生存情况分析

根据D-二聚体血清平均水平,把老年COPD患者分为高水平D-二聚体组(90例)、低水平D-二聚体组(77例)。高水平D-二聚体老年COPD患者死亡率为31.11%(28/90),中位生存期为(9.17±0.54)月;低水平D-二聚体老年COPD患者死亡率为16.88%(13/77),中位生存期为(11.58±0.64)月,2组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图2。

图2 老年COPD患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随人口老龄化、大气污染、吸烟等因素影响,老年COPD患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COPD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第4位,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将上升至第3位[8-9]。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COPD患病率高达8.2%[4]。宁夏居民2015年死因监测数据表明,50岁以上人群中,COPD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85岁达高峰,农村高于城市、汉族高于回族[10]。老年COPD患者常合并1种或多种疾病,是COPD疾病高发人群,随病情发展,可导致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肺功能障碍,进而引发更多合并症,如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二氧化碳潴留等。此外,由于长期缺氧、缺血、二氧化碳潴留,可引发红细胞增多、血小板聚集,导致患者全血黏度增加。D-二聚体是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的重要标志物[11]。目前,关于D-二聚体与COPD相关性的研究较少,因此探究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预测老年COPD患者预后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发现,AECOPD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SCOPD患者(P<0.01),与程彬彬[12]和周清等[13]COPD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D-二聚体水平对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发展十分重要,也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本研究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D-二聚体AUC为0.802(95%CI为0.732~0.864),对老年AECOPD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彭春[14]的研究结果表明,D-二聚体水平越高,COPD病情越严重,预后也越差,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提示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临床指标,及时监测COPD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评估病情有重要意义。

肺功能检查可评估气流受限程度,也是进行肺功能分级的重要指标[15]。FEV1、FVC、FEV1/FVC、FEV1pred%作为反应肺功能的重要指标,与COPD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6]。本研究通过分析SCOPD、AECOPD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发现AECOPD患者FEV1、FVC、FEV1/FVC、FEV1pred%均显著低于SCOPD患者。进一步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FEV1、FVC、FEV1/FVC、FEV1pred%的相关性,发现D-二聚体水平与肺功能相关指标均成显著负相关,这与杨艺等[17]和赵华等[18]的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D-二聚体水平可反应COPD严重程度,结合肺功能相关指标对评估患者病情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高、低水平D-二聚体老年COPD患者生存情况,发现高水平D-二聚体老年COPD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低水平D-二聚体老年COPD患者,而中位生存期显著低于低水平D-二聚体老年COPD患者。有研究共纳入151例COPD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缓解组,死亡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19],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D-二聚体水平是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高水平D-二聚体常预示不良预后。

总而言之,老年COPD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肺功能相关指标呈显著负相关,急性加重期水平显著升高。D-二聚体对老年AECOPD患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天津医科大学二聚体血清
天津医科大学简介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天津医科大学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简介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稿约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