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中心城市群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构建路径分析

2021-03-31 12:06李学工,杨立青
台湾农业探索 2021年5期
关键词:话语权层次分析法

李学工,杨立青

摘要:【目的/意義】对山东半岛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提升的研究,为其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及辐射黄河流域以带动整体经济提升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过程/方法】针对山东半岛在蓝黄两区特有的区位优势和农产品产销量大省和强省之条件,在对山东半岛食品冷链供应链基础状况及发展模式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选取话语权的测度指标,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蓝黄两区5家代表性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山东半岛蓝黄两区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未展现出较大差异,均处于中等水平,食品冷链供应链的创新度、柔韧度、延展度、共享度及关联度都有待提高,针对研究结果从创新驱动智慧化发展、增强柔韧度、提升延展度、助力共享能力提升、优化协同机制以提升关联度5个方面提出山东半岛中心城市群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构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山东半岛;蓝黄两区;食品冷链供应链;层次分析法;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F259.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21)05-0031-09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Discourse Power for the Supply Chain of Food Cold Chain

in the Central Urban Agglomeration of Shandong Peninsula

LI Xuegong,YANG Liq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Shandong 27682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Meaning】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of discourse power of the supply chain of food cold chain in Shandong Peninsula, it provide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its high-quality and highlevel development and its radiating to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verall economy.【Methods/Procedures】In view of the unique regional advantages of Shandong Peninsula in Blue and Yellow Areas and the condition of large and strong province in the production and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supply chain of food cold chain in Shandong Peninsula were firstly analyzed. Then, the measurement indexes of discourse power were selected, and the empirical analysis was made on 5 representative enterprises in Blue and Yellow Areas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ults/Conclusions】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great difference in the discourse power of the supply chain of food cold chain in Blue and Yellow Areas of Shandong Peninsula, and both of them were at the medium level. The level of innovation, flexibility, extensibility, sharing degree and correlation degree of the supply chain of food cold chain needed to be improved.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constructing the discourse power of the supply chain of food cold chain in the central urban agglomeration of Shandong Peninsula were put forward from five aspects, including driving the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by innovation, enhancing the flexibility, improving the extensibility, promoting the sharing capacity and optimizing the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to enhance the degree of association.

Key words:Shandong Peninsula; Blue and Yellow Areas; supply chain of food cold chai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discourse power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和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和增长极,尤其是大型城市群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且容易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及深度学习效应,其辐射能力有助于周边地区乃至更为广阔的区域形成以价值链延伸的行业供应链体系。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两大主体,青岛、济南作为蓝色经济区与黄河流域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两极,分别对蓝黄两区农产品食品冷链供应链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这是山东半岛独特的资源禀赋及地理区位条件所决定的。2020年1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会议强调黄河流域要走高质量与生态保护并驾齐驱的发展之路,并指出山东半岛在实现黄河流域发展目标的龙头作用。

山东半岛是我国农产品/食品生产大省和强省。一方面,以济南为中心的黄河流域下游(黄区)城市群拥有集约化、现代化的设施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产业集群,上中下游配套体系较为完整;另一方面,以青岛为中心的沿海地区城市群(蓝区),拥有3345 km的海岸线,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然而食品冷链供应链体系相对处于粗放化及非体系化的状态,特别是食品冷链供应链中农产品/食品制造加工的比例不高,信息及技术含量偏低。这是山东冷链供应链大而不强的一个关键的原因,直接导致其食品冷链供应链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都缺乏在该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有鉴于此,本文以山东蓝黄两区食品冷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以蓝黄两区经济的联动融合为契机,贯彻落实中央政府倡导的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双循环及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加快山东半岛腾笼换鸟、弯道超车及提质增效的步伐,借蓝黄两区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内生增长力和率先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得西方国家食品冷链供应链遭到重创,引起了我国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食品冷链供应链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因此山东半岛如何以创新谋求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打造山东半岛食品冷链现代供应链体系,不仅有助于加快山东半岛新旧动能转换,而且也将为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持。

1文献回顾及评述

1.1食品冷链供应链研究

食品冷链供应链研究主要是集中于食品冷链的现状及效率提升问题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张计划[1]论述了我国当前冷链物流的现状,提出结合政府机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品牌化、第三方物流的建议;杨博等[2]提出在技术充分支撑的作用下推进冷藏供应链的协同发展;翁心刚等[3]指出冷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是未来冷链供应的发展方向,是突破当前冷链困境的关键;Anderson等[4]强调冷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李玉婷等[5]强调食品冷链物流中心是冷链系统高效运作的关键环节,并提出食品冷链物流中心高效运作的建议;席悦[6]指出突破技术壁垒,促进冷链供应链升级;Chen[7]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分析得出冷链物流智能配送优化智能算法;吴冬燕等[8-10]提出利用RFID-EPC等技术实现食品安全的全程把控;Wu等[11]研究得出,FMEA方法可以有效诊断食品质量和冷链供应链的安全风险。

1.2山东半岛冷链物流研究

黄延星等[12]提出一体化、信息化、服务化、标准化、绿色化是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肖长刚[13]認为物流企业之间缺少联合、地方政府对企业的保护主义、冷链物流市场的空缺是山东物流产业绩效走低的主要原因。

1.3食品业冷链供应链话语权问题研究

话语权研究大多集中于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国际政治、语言传播及制造业等领域,鲜有对冷链及其供应链的研究。王海忠等[14-15]研究中国制造的话语体系,提出相关战略以提升中国制造国际品牌形象;何明珂等[16]认为供应链的核心表现为4个结合,即整合与优化的结合,灵活性、弹性与韧性的结合,专业化一体化的结合,平台化与生态化的结合;林洲钰等[17]从国家标指定的话语权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系列影响话语权构建的假设,随后利用泊松回归对假设进行了检验。

综上所述,学界有关话语权研究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科学技术领域、国际社会以及经济发展领域。具体产业领域目前仅有1篇文献涉及到蔬菜供应链的话语权问题,然并未就话语权构建问题展开深入研究[18]。针对山东半岛冷链供应链发展态势及方向,学界的研究集中在冷链供应链的现状分析与优化问题,对于如何构建冷链供应链的话语权,目前尚无相关研究。鉴于此,本文在综合分析济南与青岛两大城市群食品冷链发展现状基础上,尝试建立衡量其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的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多个食品加工企业话语权进行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山东半岛食品业冷链供应链话语权的构建提出对策建议。

2济南与青岛两大城市群食品加工业冷链供应链的发展演进食品冷链供应链是指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购或者捕捞后,在产品加工、储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19]。而山东半岛冷链食品板块主要有由2部分组成,以济南为中心黄色经济区的沿黄河流域下游城市群的生鲜农产品冷链供应链板块和以青岛为中心蓝色经济区城市群的水产品/食品冷链供应链板块。

2.1黄色经济区食品冷链供应链模式及发展

山东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流通大省和消费大省,特色农产品极其丰富,素有“全国农业看山东”之说。近几年来,山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力强劲,全省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企业6264家,同时形成了南临沂、北寿光、西聊城3个辐射全国的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20]。2013-2018年全国冷藏车增量排名中,山东位居第二,生鲜食品的腐蚀率、货运量都得到明显改善,山东在冷链基础设施设备方面优势显著。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在政府发挥举全国之力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下,我们经受住了考验,但也暴露出我国冷链供应链无论在设施设备、安全把控、技术创新、信息共享等方面,还是在运营管理、人才储备及手段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薄弱点。

山东半岛农产品食品冷链供应链的运营模式主要有3种形式(表1),其中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冷链供应链模式与山东走农业产业化之路的决策高度吻合。但目前冷链供应链相对薄弱或碎片化、孤岛化,限制了农产品食品冷链供应链的发展,无法确立山东农产品食品冷链供应链在国内外显著的优势,更不要说在全球拥有行业主导权和话语权。

2.2蓝色经济区食品冷链供应链模式及发展

海洋产业中与食品业冷链供应链相关的主要有海洋渔业、海洋海藻海菜业以及辅助两者流通的信息技术产业以及零售批发业。山东半岛海岸线长度居我国第三位,蕴含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不仅是黄河流域经济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还是我国长三角以北最优良的深水港发展区[21]。但其海洋产值占比与资源优势极度不匹配,与海洋经济有关的海产品冷链供应链在智慧化、绿色化也存在诸多问题。其冷链供应链的模式主要有3种(表2),主要为以生产方或加工方为核心的冷链供应链模式,辅之少量的另外2种模式。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模式承担了整个食品流通过程中的任务,拥有高效的信息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是物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还尚未成熟。

总体而言,山东在农产品及海产品方面拥有极大的资源优势,强劲的经济实力也为其食品冷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然而由于我国冷链产业起步晚、海洋资源利用率低、冷链供应链体系及扶持政策等方面的缺失,使其食品冷链供应链发展受到制约,还缺少在国内外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3食品业冷链供应链话语权测度指标的综合考量3.1话语权的内涵

话语权是一种现实的权力,包含2个层面,即话语内容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及其产生的现实影响与作用。从权力运作的现实情况来看,话语权一般掌握在拥有经济权力、政治权力、文化权力及社会权力的主体手里,也可能掌握在拥有优势资源、价值取向及行业标准的主体手里,或者掌握在创造平台、提供服务的新闻媒介的控制者手中。话语权是一种话语主体的潜在的现实影响力,是“对他人施加影响”,是话语主体影响、控制、支配其他话语的权力[22-23]。随着时代的进步,话语权的内容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弃之糟粕、取之精华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因此,话语权掌控者需要对环境变化及时作出准确反应,及时调整战略方向、进行技术革新、制度完善等,才能恒久保持其话语权的地位。

食品冷链供应链代表的不仅仅是单一的产业,也不局限于一个行业,而是一条完整的、纵横交错的产业链和纵横向交错的价值链。其产业链主要包含陆域农业和海域农业等农产品/食品产业,也包括农产品交通运输业、农业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部门。山东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的获得就意味着产业链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围绕食品企业,依据发挥的作用不同,或拥有经济权力、政治权力、文化权力及社会权力,或掌握了优势资源、价值取向、行业标准,亦或者能够控制舆论导向,并能够充分应对外界环境与内部状况的变化。通过产业链中各组成部分作用的发挥形成整个食品冷链供应链在全球的话语权,通过行使话语权这一现实权力,实现“说了有人听,听了有人信,信了有人做”的目标,成为食品冷链供应链的标杆。

3.2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的测度指标

基于上述两大城市群食品加工业冷链供应链发展分析及话语权内涵界定,结合山东半岛实际状况,对其话语权指标选取多维度及多视角的方法,秉承指标可操作性与代表性的原则,构建山东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的测度指标体系(表3)。

具体指标如下:(1)创新度。创新度代表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等培育创新的能力。其二级指标包括专利申请件数、科研经费、科研人员数量、企业合作科研院所数量。(2)柔韧度。柔韧度的概念来源于材料的物理属性,代表材料抵抗变化的能力。在此,将柔韧度应用于食品冷链供应链,表示针对内外界环境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的能力,是一种针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其二级指标包括高层管理人员的政治与社会敏感度、突发事件处置效率以及资产负债率。(3)延展度。延展度最初用来形容物质的机械属性,表示材料在受力而产生破裂之前,其塑性变形的能力。在食品冷链供应链领域借助于科技延伸产业链、扩展供应链的网链结构,再次借用延展度的概念,表示食品冷链供应链拓展空间、延展链条、拉伸价值创造的程度。其二级指标包括市场需求响应能力(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的应急处理能力)、挖掘市场空间及價值再造(拓展经营范围,分担风险,进行价值再造)、先进技术融合程度(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先进技术以增加其应对突发事件的塑性可变能力)、应急物资储备量以及流动资产周转率。(4)共享度。共享意味着信息公开使用、要素开放流动,以使各方均获得价值并协同合作的能力。是其二级指标包括财务报表信息完整度、沟通模糊度(企业管理人员对外信息交流时含糊不清的程度)、要素流通度。(5)关联度。关联度包含2个层面,一是纵向的关联(供应链上下游之间协同协调发展),二是横向的关联(更多的地区、行业参与到供应链的链条)。冷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是未来冷链供应链的趋势[24],此外食品冷链供应链上中下游各环节相互耦合、相互依存及协同发展的程度。因此冷链供应链的关联度对于话语权其构建尤为重要。其二级指标包括食品冷链供应链链条上的企业联盟度、行业协作度、城市数量及成员类型。

3.3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模型设计

3.3.1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26-27]是一种将所研究问题分为多个层次的评价指标并进行赋权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构建判断矩阵。借助Satty的1-9标度法(表4),通过专家打分来比较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2)求解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利用步骤(1)形成的判断矩阵,计算各级指标判断矩阵所对应的最大特征值(λmax)和特征向量(Mi),随后对特征向量归一化处理作为对应层次指标对于其隶属指标的模糊权重向量(Wi)。(3)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的结果需要利用一致性比率来检验。如式(1)、式(2)所示。

CI=λmax-nn-1 (1)

式(1)中,n为判断矩阵的的阶数;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当矩阵阶数n=1~11时,RI分别为0、0、0.58、0.90、1.12、1.24、1.32、1.41、1.45、1.49、1.51。

CR=CIRI(2)

式(2)中,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一致性好,否则需要对判断矩阵做出调整。

3.3.2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28]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定性的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还可以确定隶属度函数使不可比的量化指标具有可比性,并且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对容易掌握,对多因素的问题评价效果较好,同时更接近于我们的思维习惯和描述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综合评价指标集。指标集实证影响评价对象的各种指标形成的集合,通常用U来表示,U=(u1,u2,…,un)。(2)确定综合评价评价标准集。评价集是针对各评价指标所对应评价对象的评价标砖的集合,通常用V来表示,V=(v1,v2,…,vm)。(3)确定评价指标的模糊隶属度矩阵。U×V→0,1,rij=Rui,vj,其中R为评价指标集U到评价标准集V的一个模糊隶属关系,rij=评价人数/参与评价的总人数。(4)模糊综合评价。将隶属度矩阵R与评价向量V进行模糊运算得到各级指标的评价得分,并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计算得到所研究问题的综合得分。

3.4实证分析

3.4.1实证对象与数据来源山东省是农产品与海产品生产和流通的重要地区,也孕育了众多的冷链物流企业、冷链物流园区、冷链物流中心等,我们选取了黄色经济区的龙大集团、家家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蓝色经济区的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有限公司、山东鲜海汇海产品有限公司、希杰荣庆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2019年山东半岛中心城市群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进行分析。相关数据的获取是由5位专家结合自身经验以及课题组整理的资料针对2019年相关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分值和相对重要程度。

3.4.2测算结果

(1)各级评价指标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对山东半岛食品中心城市群冷链供应链话语权测度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进行判断矩阵构建,计算其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指标话语权X、创新度A、柔韧度B、延展度C、贡献度D、关联度E的CR值分别为0.0104、0.0172、0.0089、0.0095、0.0176、0.0235,均<0.1,表明各级评价指标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将上述指标的权重值进行汇总,得到结果如表5所示。(2)评语集及模糊隶属度建立。本文根据相关文献将评价语分为5个等级,依次为非常好、好、中等、差、非常差,对应分值依次为100、80、60、40、20,对于各指标的隶属度,本文基于德尔菲法进行确定。鉴于篇幅,本文省略5个实证对象的隶属度。(3)样本模糊综合评价。结合上述得出的隶属度,将各指标对应隶属度与评分情况相乘,计算得出各样本各指标的得分情况,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出的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而计算得到各样本的综合评价得分,具体见表6。为了更好地理解总体指标的发展水平及优劣势,对总体指标及各级指标的发展水平进行层次划分,当分值处于0~20时,发展水平对应等级为非常差;当分值处于20~40时,对应等级為差;分值处于40~60时,对应等级为中等;分值处于60~80时,对应等级为好;分值处于80~100时,对应等级为非常好。

3.4.3测算结果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发现,山东半岛食品冷链供应链的供应链话语权指标体系的构成中,创新度的作用尤其显著,其中专利申请数成为影响创新度的重要因素,可能原因在于科研经费科研人员数量、企业合作科研院所数量都是专利申请件数的原因性指标;其次是延展度和关联度,细化到二级指标发挥关键作用的指标包含挖掘市场空间及价值再造、先进技术融合度,以及供应链成员类型,因此这些指标应当是山东各地区提升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首要考虑的对象。

结合层次分析法的结果,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发现,5个山东代表性食品企业整体上并未表现出较高的话语权水平,蓝黄两区也未表现出极大差异,进一步揭示出山东半岛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也处于中等地位(平均得分59.6),具体表现为中等程度的创新度(平均得分58.2)、延展度(平均得分57.2)以及共享度(平均得分57.8),好等级的柔韧度(平均得分68)及关联度(平均得分66.6)。细致来看:(1)就创新度而言,5个样本在对创新度有重要影响的指标专利申请件数上都没展现出优势,科研经费、科研人员、合作科研院所数量也没有得到合理扩展,未形成专利申请数量得到有效提升的基础;(2)就柔韧度而言,5个样本的二级指标分值略高于创新度中各二级指标的分值,然由于柔韧度对话语权提升的效应不显著,削弱了其二级指标度对话语权的影响;(3)延展度是影响话语权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5个企业在其二级指标中也都得分较低,一方面表明技术产业化程度低下,这也是现在众多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表明企业运营有待改善,以提升产品市场空间、价值、资产周转速度以及应急事件处理能力;(4)就共享度而言,信息等要素的共享是当今倡导的助力企业发展的新途径,然由于利益分配问题,技术难度,企业的顾虑等限制了企业进行要素共享的进程,这也可能是5个样本构成共享度的各二级指标得分较低的重要原因;(5)关联度也是影响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的关键指标,5个企业的关联度得分都略高于其他4个一级指标,一方面显示各企业的联盟意识逐渐增强,另一方面显示各企业也在逐渐拓展业务范围,逐步形成大开放、大联盟、一体化之势,然而各二级指标得分较低,仍需进一步改善。

4构建山东半岛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的路径4.1创新驱动食品冷链供应链智慧化发展

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山东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的核心要素。首先,政府与企业因主体制宜,携手扩大创新资金、人员的投入,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为创新产品的成功研制奠定坚实的资金及人力基础;其次,以政府做连接或企业自身增强与专业研发机构之间黏合度和连接性,提升研发技术产品化的进程;最后,企业内部建立适宜创新的组织结构,激励员工产生新想法。

4.2增强食品冷链供应链柔韧度

外部环境的动态性特征对食品冷链供应链的柔韧度提出了要求。首先,培养高层管理人员的政治与社会敏感度,定期组织高管人员分批次外出学习,了解市场需求与政府动态,及时应对市场变化,提高食品冷链供应链抵御环境不确定性的抗击打能力;其次,规范企业应急预案制定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降低突发事件的波及范围及程度;最后,根据企业发展生命周期,适时调整企业资金结构,为提高食品冷链供应链上的企业的柔性和韧性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

4.3提升食品冷链供应链延展度

首先,推进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食品数字化信息平台,深入挖掘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应用,促进生产、流通、消费等多方面的紧密合作和高效协调,提高食品冷链供应链整体运营效率,科学化、规范化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和挖掘市场空间进行价值再造的能力。其次,强化供应链弹性管理思想,重视对供应链变化期的管理,加速縮短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时间,提高食品冷链供应链的快速响应能力和调整能力[29]。最后,进一步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推进技术产品化的进程,增强食品冷链供应链的先进技术融合度。

4.4促进要素扩散,助力食品冷链供应链共享能力提升

共享要素的内容包括“信息、资源、技术、人才、机制”,通过政府激励政策等手段倡导共享经济新模式,以不损害各自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为前提,扩大财务报表及信息沟通的透明度,推动要素在不同主体,不同区域之间的流动,实现资源在空间范围上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要素的功效[30]。推进要素共享进程的同时,科学设置共享标准及范围也是需要考虑的重点环节,严防部分企业借助要素共享之势搭便车,侵害其他企业利益,造成假繁荣的景象。

山东半岛的核心要素主要集中在青岛和济南,要充分发挥两中心城市在山东半岛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各个主体积极参与到山东半岛冷链供应链话语权的建设当中,形成“一盘棋”的新发展格局意识和指导思想,促进山东半岛食品冷链供应链整体实力的提升。

4.5优化两大城市群食品冷链供应链协同机制,提升其关联度

首先,两大城市群食品冷链供应链各成员改变以往零和博弈的局面,搭建合作联盟,形成共赢局面,增强食品冷链供应链企业之间的联盟度;其次,实施“以陆促海,以海带陆”的发展思路和导向,基于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牧场、海上粮仓”实现黄色经济区与蓝色经济区的无缝对接及高度协同,提高山东半岛食品冷链供应链的附加值,同时增强食品企业与政府、科研机构等相关主题之间的联系,提升其行业协作度,丰富其供应链成员类型;最后,发挥山东“陆海经济携手同进”产生的经济效应、范围效应及辐射效应,借助一带一路等相关政策实现山东与国内及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与合作交流,增强国内外冷链食品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尤其是强化其之间的关联度,将山东食品冷链供应链模式根植于国内及国际市场,拓宽山东食品冷链供应链的城市覆盖范围,促进山东半岛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的全面构建。

5结语

基于话语权的分析及解读,考虑到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及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要求,构建了具有网络层级结构的测度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山东5家代表性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及研究。研究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可以确定各级指标相对于其所属层级的权重,进而可以针对性地给出实现目标问题的具体路径,然而层次分析法在构建判断矩阵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是本文的局限之处。结合层次分析法的结果,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山东半岛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处于中等阶段,食品冷链供应链的创新度、柔韧度、延展度、共享度及关联度都有待提高,需要在政府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下,各行各业协作发展,推进其创新度、柔韧度、延展度、共享度及关联度多项指标多维度的综合提升的进程,逐渐形成食品冷链供应链的山东模式、山东标准、山东样板。

参考文献:

[1]张计划. 我国食品冷链的困境与对策[J]. 特区经济,2005(6):269-270.

[2]杨博,赵刚. 冷藏:落后的链条及其重构[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14):38-40.

[3]翁心刚,安久意. 冷链协同机制研究[C]// 工程和商业管理国际学术会议,2011:4.

[4]ANDERSON D L, LEE H. Synchronized supply chains:the new frontier[J].ASCET,1999 (1):12-21.

[5]李玉婷,何静. 京客隆食品冷链物流中心统筹规划研究[J]. 中国渔业经济,2016,34(6):89-95.

[6]席悦. 技术驱动冷链升级[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8(13):40-41.

[7]CHEN Y. Intelligent algorithms for cold chain logistics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based on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analysis[J]. Journal of Cloud Computing, 2020, 9(1):1-12.

[8]吴冬燕,李邓,吴阳江,等. 基于RFID-EPC技术的食品冷链追溯系统[J]. 食品工业,2017,38(4):238-240.

[9]吴冬燕,陈园园,石瑞华,等. 基于Android平台的食品冷链智能监控溯源系统[J]. 食品工业,2016,37(8):248-251.

[10]赵长青,傅泽田,刘雪,等. 食品冷链运输中温度监控与预警系统[J]. 微计算机信息,2010,26(17):27-28.

[11]WU J Y, HSIAO H I.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risk diagnosis in the food cold chain through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J]. Food Control, 2021(120):107501.

[12]黄延星,毕鹏飞,李敏,等. 山东荣成口岸冷链物流发展情况探析[J]. 轻工科技,2016,32(2):123-124.

[13]肖长刚. 山东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及发展对策[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12):54-55.

[14]王海忠,李骅熹. 提升“中国制造”国际品牌形象的国家战略[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3):194-208.

[15]宋玉书,徐佳. 品牌传播:重建中国制造的新时代形象[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3):117-125.

[16]何明珂,王文举. 现代供应链发展的国际镜鉴与中国策略[J]. 改革,2018(1):22-35.

[17]林洲钰,林汉川,邓兴华. 什么决定国家标准制定的话语权:技术创新还是政治关系[J]. 世界经济,2014,37(12):140-161.

[18]何美丽.蔬菜供应链中的话语权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

[19]方昕. 中国食品冷链的现状与思考[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4(9):55-59.

[20]贺国杰. 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构建及优化[J]. 物流技术,2014,33(17):341-343.

[21]肖汝琴,陈东景.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群空间联系定量研究[J]. 经济地理,2014,34(8):75-80.

[22]孙吉胜. 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塑造与提升路径——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实践为例[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3):19-43,156.

[23]吴志成,李冰. 全球治理话语权提升的中国视角[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9):4-21,154-155.

[24]汪义军,欧晓明. 生鲜农产品电商供应链协同模型的构建[J]. 财会月刊,2019(23):153-157.

[25]GUO W, YU T, GIMENO J. Language and competition: Communication vagueness, interpretation difficulties, and market entr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7, 60(6): 2073-2098.

[26]张淼,杨有秀,程工,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能手机恶意软件静态检测及评价模型(英文)[J]. 中国通信,2012,9(12):144-152.

[27]李俊.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交通人性化水平的評价[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8):175-178,204.

[28]杨永清,杨灯,余取. 基于不确定AHP的桥梁加固方案模糊综合评价[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9,54(2):219-226,216.

[29]王海南,宁爱照,马九杰. 疫情后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路径与策略[J]. 农村经济,2020(10):107-113.

[30]李琳,刘瑞. 创新要素流动对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实证[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6):56-63.

猜你喜欢
话语权层次分析法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AHP—GRA的工程施工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研究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婚姻里的“话语权”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