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现代化征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职业教育

2021-04-13 13:48孟凡华刘丽杰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33期
关键词:结构调整体制改革职业教育

孟凡华 刘丽杰

摘 要 中国职业教育事业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1978-2012年,中国共产党指引下的职业教育实践与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职业教育以调整结构为主;二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幕开启,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启法制建设进程;四是进入新世纪,职业教育发展更加多元化,更加强调体系建设。纵观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一直深深烙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与创新历程之中,成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根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33-0019-05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与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职业教育事业也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不同的历史时期,适应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社会需求,党发展职业教育也有不同的政策和措施。

1978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教育的变革。本文以1978-2012年为研究区间,以中国共产党组织召开的重要会议或者颁发的重要文件为参照点,探寻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职业教育的历程与实践。

一、改革开放初期,职业教育以调整结构为主

改革开放前,受“文革”影响,我国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职业教育发展更是陷入困境。有数据显示,截至1976年,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专和技校)在校生约91万人左右,高中阶段职普比为15.4∶1[1],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艰难。“文革”结束后,教育发展状况受到党中央的高度关注。

(一)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注重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在1978年4月22日至5月16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要共同努力,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计划,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比例[2]。邓小平的这段讲话,为未来一段时间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定下了基调。遵照党中央的指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扩大各类职业学校的比例,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作出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的重大决策,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发展生产力。这一历史性转折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变革。

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的《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强调,“改革中等教育的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内容和途径是:改革普通高中的课程,普通高中要逐步增设职业(技术)教育课;将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各行各业举办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发展和办好技工学校;努力办好中等专业学校。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目的是“使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学生数在整个高级中等教育中的比重大大增长”[3]。

在国家政策的要求下,一些地方陆续开展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工作,举措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普通高中增设职业技术课及职业技术班;二是将一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并新办各类职业学校;三是平衡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比例,并实施中学阶段分流制度。这些举措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明确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同时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十二大”报告强调,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十二大”报告的定位是“加强”,即“加强中等职业教育”[4]。改革开放初期,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一脉相承。

(二)試办短期职业大学,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改革开放初期,在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同时,为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对各层次人才的需要,国家开始试办短期职业大学。我国第一所职业大学于1980年8月在江苏省南京市成立,即金陵职业大学。此后,一些短期职业大学陆续在各地申办。数据显示,1980-1984年,我国短期职业大学发展到84所,设置专业200个以上,在校学生近5万人[5]。短期职业大学体现出收费、走读、短学制、职业性、不包分配等特点,是一次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打破了当时高等教育的“办学常规”,具有一定的超前性[6]。

此外,改革农村学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也是这一阶段的发展重点。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改革农村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振兴农村经济,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措施”[7]。要求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统筹规划,有步骤地增加一批农业高中和其他职业学校。除在普通高中增设职业技术课,开办职业技术班,把一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农业中学或其他职业学校外,还要根据可能,新办一些各类职业学校[8]。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党中央的政策引领下,改革开放初期,职业教育的改革目标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扭转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现实,经过几年的发展,中等教育结构得到初步调整。截至1985年,中等学校在校学生共5168.3万人,比上年增加244.1万人。其中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达到416.5万人,占高中在校学生总数的比重提高到36%[9]。

二、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幕开启,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

职业教育在改革中发展并不断创新,中等教育结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办学主体单一、办学形式简单的问题。于是,相关的体制改革成为关注的重点,此外,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也首次提出。

(一)职业教育成为体制改革的重点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如何办的几个核心问题做了相关规定,包括办学体制多元化问题,政府职能与学校办学自主权问题,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等等。《决定》继续将中等教育结构调整作为一项主要目标,提出“力争在5年左右,使大多数地区的各类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招生数,扭转目前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10]。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幕由此开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是其中的一项重点,对其后一个时期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7月2日至6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探讨了未来一段时期职业教育的任务、工作方针和政策措施,强调要加强领导,改革体制,因地制宜,结合需要大力发展;并提出“到1990年前后,全国初中后职业技术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数大体相当”的目标[11]。

(二)初步提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1991年1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劳动部、人事部、财政部在北京共同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讨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中职学校增加招生规模;广泛发动和依靠社会力量办学,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制,采取中央和地方、教育部门和行业部门分级、分工的管理体制;大力提倡“校厂合一”的办学形式;国家扶持学校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和重点学校建设,等等[12]。以这次会议内容为基准,同年10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职业教育的第一个专门文件,即《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努力辦好现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并提出“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又能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13]。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教育的发展作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十四大”提出的是“积极发展”,要求“积极发展职业教育”[14]。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确立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明确要积极发展。

从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开始,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促进了教育领域的改革,反映到职业教育领域,中等教育结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统计数据显示,1992年我国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招生占高中教育的比重已达到53.8%,在校生比重达到49.2%[15]。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启法制建设进程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增大及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相关法律的缺失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痛点”。本阶段以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时间起始点,至新世纪之前。这一阶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国教育走上快车道,职业教育也开启了法制建设的进程。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在十四大“要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鼓励自学成才”[16]的要求指引下,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了20世纪90年代教育领域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规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二是要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积极发展;三是形成全社会兴办多形式、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强调“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都要主动适应当地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要在政府的指导下,提倡联合办学,走产教结合的路子”[17]。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对于职业教育,提出“大力发展”的要求,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优化教育结构”,要求“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各种社会教育要更多地面向市场需求,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18],职业教育开启“大力发展”的通道。

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江泽民在会上强调,“要大力发展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调整教育结构的关键环节是要多办一些各类职业学校,培养大量的初级、中级人才”[19],对职业教育的地位给予充分肯定。

(二)职业教育开启法制化进程

1996年,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开启了我国职业教育依法治教的进程。《职业教育法》共计5章内容40个条款,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体系结构、方针原则、办学职责、管理体制等内容进行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深刻影响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的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0]。这一条款不仅明确规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完整体系的具体内涵,而且第一次以法典的形式确定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合法地位,对于我国高职教育产生巨大的鼓舞及推动作用[21]。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努力办好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篇大文章。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已经有了发展,但总体来说,还刚刚开始做,各地各部门要狠狠抓它十年、二十年,必会大见成效。”[22]会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下发,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进入到各类职业学校教育中,对下一阶段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进入新世纪,职业教育发展更加多元化,更加强调体系建设

1999年,高等教育领域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对职业教育形成了一定冲击。数据显示,1999年,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学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有所减少。全国高中阶段职业教育(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招生375.3万人,比上年减少66.96万人;在校生1115.39万人,比上年减少97.31万人[23]。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在此背景下,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职业教育受关注度更高。本时间段以新世纪为起始点,至2012年止。这一阶段,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先后召开,对职业教育有不同的定位和要求。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发,统领了其后很长一段时间职业教育的发展。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要求,即“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同时,大会对教育创新、教育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提出规划,强调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可以说,新世纪初,十六大的召开为职业教育发展定下了基调,并将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十六大”召开前,2002年7月28日至30日,国务院组织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确立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会后颁发《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两个重要的配套文件:教育部、国家经貿委和劳动保障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作用》和劳动保障部、教育部和人事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对新世纪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24]。

2004年6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在江苏省南京市联合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会后由国务院转发各地。

2005年11月7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被提到了空前高度。会议首次提出,要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次提出要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并且明确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带头投入100亿元;首次强调职业教育要关注个人需求,要资助困难家庭子女;首次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并以“四项工程”“四大计划”“四项改革”等非常具体切实的措施来保证职业教育的发展[25]。会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印发。

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及三个重要文件,秉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如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教育教学改革等做了明确要求,奠定了新世纪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6]。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会议正式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划未来一个时期全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是“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吸引力四方面提出发展任务[27]。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开启。

五、余论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纵观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实践,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到1985年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大幕的开启,再到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再到新世纪后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深深烙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与创新历程之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参 考 文 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司.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简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51.

[2]董衍美.1978年以来全国教育工作回顾[J].职业技术教育,2018(30):10-13.

[3]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Z].国发[1980]252号,1980-10-07.

[4]胡耀邦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2-09-02)[2021-10-18].http://news.cntv.cn/china/20120902/101650.shtml.

[5][6]张爱军,王千弓.全国首批短期职业大学的建立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影响——以江汉大学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6(6):93-96.

[7][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Z].1983-05-06.

[9]国家统计局.198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1-21)[2021-10-18].http://www.cfen.com.cn/sjpd/hg/201601/t20160121_1654278.html.

[10]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Z].1985-05-27.

[11][12][24][25]里程碑记——关于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报告[J]. 职业技术教育,2006(9):16-37.

[1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Z]. 国发[1991]55号,1991-10-17.

[14][16]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2-09-02)[2021-10-18].http://news.cntv.cn/china/20120902/102545_4.shtml.

[15]199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6-03-23)[2021-10-18].https://www.edu.cn/edu/tjsj/zhsj/jiao_yu_fa_zhan/200603/t20060323_11632.shtml.

[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Z].1993-02-13.

[18]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Z].1993-11-14.

[19][22]改革開放以来的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EB/OL].(2010-07-16)[2021-10-18].http://edu.cnr.cn/eduzt/jygz/hg/201007/t20100716_506746816.html.

[20]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EB/OL].[2021-10-18].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wbl/zcfg/flfg/259152.shtml.

[21]俞仲文.《高等教育法》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强大动力[J].高教探索,1998(4):11-13.

[23]教育部.199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12-17)[2021-10-18].http://www.sxjybk.com/info/1302/16528.htm.

[2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EB/OL].(2007-10-25)[2021-10-18].https://news.sina.com.cn/o/2007-10-25/011912781631s.shtml.

[2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猜你喜欢
结构调整体制改革职业教育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研究
机电类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
浅析“互联网+”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