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习作教学起步指导摭谈

2021-04-15 16:27王兰兰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5期
关键词:有效指导

王兰兰

【摘要】在小学生习作起步阶段,以教材为基,以学生为本,采用学生喜欢并适合他们的方式,使得习作教学不架空,不跑偏,不低效,结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谈谈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中起好步,走稳路,并通过有效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习作起步  读懂教材  自由表达  有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5-0008-02

习作教学难,由来已久,特别是小学生习作起步阶段,该教什么?怎么教?教的“度”如何把握?……许多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去研究。2019年秋季,统编本教材在我市全面铺开使用,伴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如何在小学生习作起步阶段,以教材为基,以学生为本,采用学生喜欢并适合他们的方式,使得习作教学不架空,不跑偏,不低效,进而让学生走上习作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更需要我们去实践。笔者结合本校教师的实践与研究,谈谈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中起好步,走稳路,并通过有效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在读懂教材中起好步

教师起好步,学生才能更好地起步,而读懂教材是教师起好步的关键。统编版教材实行双线并行的单元结构,建构多板块、多层级的习作体系。从三年级开始,每册有一个习作单元,建立起精读、交流平台、小练笔、习作例文与大习作的联合体,改变了以阅读为中心的编排体系,改变了多年来语文教学实践中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教材习作突出了三个“指向”,即指向儿童,要求将儿童放在习作教学的中央,激励每一个孩子说童真的话,写童真的事,抒童心的情;指向生活,力求将习作与儿童的生活、成长建立起丰富的联结;指向实践,强调学生在习作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表达,习得言语智慧,实现习作能力的螺旋上升。因此,不管是教哪一个年级的老师首先要了解整套教材习作编排的特点和体系,再借助教材,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从情感和思维入手,触发言语动机,激活言语表达,培植习作信心,让学生在习作开始阶段轻轻松松地起好步。

二、在自由表达中走稳路

在习作起步时,教师要降低难度,放缓坡度,要低平些、宽松些,学生才能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实现自由表达。

1.改进“两课”。“两课”指的是作前指导课和作后评赏课。三年级起的习作课要坚持作前的指导和作后的评赏,以确保习作不被阅读和练习所替代。作前指导课,教师应创设情境,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适宜情感自由倾泄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情感倾吐与交流的欲望,让学生敞开心扉,一吐为快。作后评赏课,有别于讲评课,教师应改掉“话霸”恶习,让学生站立在课堂的中央;评要评在训练的点上,评在教学的目标上;课上要突出的是“赏”,欣赏学生的童言韵语,欣赏学生的童心真情,还要引导学生之间学习互相欣赏,多发现同学的优点,让学生逐步把写作文当成是对生活的一种倾吐,对生命畅达的表白,感受表达的自由。

2.倡导“两记”。大力倡导学生设立专门的本子来写“日记”和“读书笔记”。不拘形式坚持每天记“日记”,长则几百字,短则一两句,练的是写作的习惯,记的是鲜活的语言。“读书笔记”重在摘抄,将每天阅读中的好词佳句随时记录,好记性不如爛笔头,摘抄多了,脑中的词汇库自然就丰盈充足。

3.坚持“两性”。课标指出:“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因此,教师应还学生作文以“灵性”和“弹性”。《中国教育报》曾刊登了一篇关于“理想”的短文,其中论到了一篇二年级学生写的作文《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就都不怕了……对于这样的作文,老师给的是大大的红叉,还是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有老师的思想解放了,眼中看到的是孩子,让孩子保持他们的天性,让评改作文的尺度再宽一些,孩子们写的东西才能丰富起来。

三、在有效指导中提高

当然,仅有起步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应该给学生设置一定的高度,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起跳,逐步学会更好、更生动、更有个性地表达。而且,自由作文并不等于自流作文,需要老师的有效指导,让学生的习作能力不断提高。

1.注重思维的训练。思维是习作的核心,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力的激发和培养,让学生在习作体验中发现、探究、运用,在经历中发现语言的密码,让思维伴随习作全程。思维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扩词、用词造句、多种联想、变换游戏、思维导图、多角度切入写作文等。引导学生通过联想促进思维的发展,比如“水滴”可以这样联想:水滴——云朵——飞机——莱特兄弟——美国——特朗普——疫情甩锅——大选落败……再用上联想的词语编一个故事。再比如“苹果”,可以想到苹果的颜色、形状、大小、味道;想到苹果从一朵小花长成红彤彤的大苹果的过程;想到会说话的、会跳舞的、会哭的、会笑的苹果;想到像苹果一样的小孩子红扑扑的脸蛋;想到苹果“平平安安”的寓意,红苹果代表成熟,青苹果代表苦涩;想到苹果家族的生老病死;想到苹果与梨、花生、土豆的不同;想到上甘岭战役中被通讯员捡到的苹果;想到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长在伊甸园里被亚当和夏娃偷吃的苹果;想到苹果手机和创始人乔布斯……这样的训练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开掘学生的大脑,让学生的心智活动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境地。

2.进行方法的点拨。课标指出:“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进行取材指导,开拓学生选材的思路,可以用例举法,激发学生通过联想从记忆仓库中提取写作材料。构思时,可以引导学生想明白要告诉别人什么,哪些内容写具体,哪些内容少写甚至不写,要按照什么顺序写才能把意思说明白。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追忆生活,以娓娓谈话唤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和感受的再现。比如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时,你平时喜欢玩什么?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回忆一下,当时你是怎么玩的?把你玩的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想一遍。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描述、提问、追问等形式,唤起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打开写作的思路。在学生起草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发现共性问题,要及时在班上作集体指导。对于班上一些基础稍稍薄弱的孩子,我们仍可以为他提供范文,模仿也是学习的一个原始过程。

3.珍视独特的感受。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课标也倡导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更珍视学生个体不同的感受与表达。比如在学习《开天辟地》后,我让学生进行小练笔: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眼睛变成了_____;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_____;他的_____变成了_____……学生纷纷举手交流,有的写他的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有的写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岸边的垂柳……這时,一个小男孩说:“盘古倒下后,他放出的屁变成了PM2.5。”全班哄笑,有些学生还小声补充着:“他的尿变成了……他的眼屎变成了……”哈哈哈,笑声不绝于耳。待笑声停止,我略作严肃状,把声音提高八度,对着全班说:“这个句子我要狠狠地——”略作停顿,眼睛扫视了全班一遍,“狠狠地——表扬!”同学们先是一惊,而后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他们不知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想一探究竟。“一是这个句子极有创意,又具时代感,PM2.5可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名词啊!二是我对这个句子也有不同的理解,试想一下,盘古把整个身体都献给人类,他不可能让自己的屁给大气造成重度污染啊,我倒觉得他的屁如果变成臭氧层更合理些;三是我要表扬第一位把屁与PM2.5联系起来的同学,至于其他的如尿变成什么,眼屎变成什么的,那就是拾人牙慧,毫无创新之处了;第四我希望你们回去再深入研究一下屁与PM2.5究竟有多大关系,你总不能不让人放屁呀!”说完,全班一片掌声。宋代谢枋得在《文章轨范》“放胆文”的引言中写道:“凡作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试想,如果教师不鼓励,不放胆,不珍视,这样精彩的句子怎会出现在作文中呢?

4.加强信心的培养。崔永元在《我的语文为什么比数学好》讲述自己的一件往事:“我上小学的时候碰到一个语文老师和一个数学老师,语文老师没事就夸我。我写的作文其实也是有套路的,就说学校运动会,我就说枪声一响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大家都这么写,然后老师就在底下用红笔画一下,打一个感叹号写着‘精彩’。然后我觉得我和鲁迅差不了多少,年龄比他小,文笔也差不多。……我就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觉得写作文挺有意思的。”央视“名嘴”崔永元会说话,善表达,这与他小学语文老师对他从小表达的兴趣与信心的呵护是分不开的。崔永元这样的例子可谓多矣,对一个孩子来说,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固然重要,但保持兴趣与信心更为重要。兴趣与信心是学生作文的驱动力,是学生放胆表达和自如作文的支撑。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激活维持学生习作的兴趣,培植呵护习作的信心。

在习作开始阶段,做好起步的扎实指导,还要构筑阅读与习作的绿色通道,架设生活与习作的通达桥梁,让作文真正成为学生表现生活、展现生命风采表情达意的需要,实现从自由作文到个性作文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俊祥.让每一位儿童都成为作者[M].思维是这样“炼”成的.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7.

[3]李冰霖.自由习作这样教——小学作文指导新法式[M].自由习作的指导策略.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3.

[4]汤瑾.小学语文教学[J].童本取向,思趣写作,2020,4.

[5]谈永康.小学语文教学[J].小学生生态作文教学四主张,2020,9.

猜你喜欢
有效指导
襄助文章成锦绣
立足生活,点亮文字
有效指导幼儿活动区游戏研究
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有效指导促成长, 潜心研究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