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更广阔的课堂

2021-04-22 05:38吴非
关键词:教科书学会考试

吴非

中小学语文教育,很多属于常识,并没有艰深的知识系统,也并不需要很精细的教学技术,听、说、读、写,重在实践;不宜把简约平易的教学弄得太复杂,一旦繁复深奥,课堂教学很难有实效,不但学生感到枯燥无趣,教师也困苦不堪。中小学其他学科的教学也有类似问题。我的这个观点,让一些同行困惑。大家认为,既然职业资格证书上印的是“专业技术”,有职称等级,那就是“专业技术人员”,不能自我贬低。其实,中小学教师有职称之前,很多行业已经有了职称,在此之后,更多的行业也建立或完善了职称序列。但这些措施对长久地推动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多大作用,能否改良社会文化,我不敢下定论。

基础教育的任务并不复杂,除了基础知识能力教学,学校教育更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关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寻找并探究问题,积累方法和经验,这些是教育的“本”;至于应对考试的能力,只是“之一”(也谈不上是“末”)。如果学校教育一味地把对付考试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离开学校后缺乏自觉的学习意识,缺少创造的激情,那样的教育就是在制造平庸——熟练的平庸。接受大学教育后,絕大部分毕业生成为某个行业从事普通劳动的熟练劳力,而且有可能被智能机器轻易取代,这就不能不让人反思中小学校教育的得失了。

人们为何会满足于现行的教育?世界辽阔,历史久远,理应比教科书更能吸引学生,非常遗憾,现今的中小学教育像是要和世界隔离一样。学生在校学习,不断被教导“专心致志”,低头看书本,应付没完没了的考试,无法抬头展望世界。比如,作为规定的中学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一些地区竟然也安排在半封闭的专门建设的“实践基地”,甚至要求“家长签字”,以示对学生人身安全负责。教育界这类奇怪的现象,为什么人们都适应了?

和一些老年人谈基础教育的重要,回忆读中小学时的经历,当年的国民经济落后,教育标准相应比较低,特别是教科书和课堂教学,要求并不高,语、数、外一学期的作业本只有两本,每本几十页,大约只够当今中学生三五天的用量。后来经常被社会当话题的所谓“老三届”,其实根本没有学到太多知识。当年那一代人被称为“知识青年”时,其实文化知识也很有限,当时的教科书和教学难度之低,现今无法想象,这些,都有案可稽。值得注意的是,那一代人和先前几代人的共同之处,在于能较早地融入社会底层,在生产劳动中获得生存能力和经验。其中一部分有学习意识的人,在改革开放之初,抓住了最后的入学机会,补上了一些文化课。可以这样说:虽然在接受教育的黄金岁月失去在校学习的资格,但因为保持学习意识,善于学习,因而在一个思想文化贫瘠的时代,他们能把社会当作课堂,观察和思考,获取启示,即使万籁俱寂,他们也从未停止冥思苦想。所以,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知道了世界的辽阔,无论什么困难也毁灭不了他的求知欲。许多人也只受过义务教育,可是直到老年仍然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因为他在生活中善于学习,经历告诉他,事物的变化和人的智慧发展存在无限的可能。

那些农人、工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劳作,体现的是几千年来人们积累并发展的经验,远比教科书的描摹说明具体、形象和真实;农业、工业和传统手工业,劳动者的生存技术和体验丰富了他们的人生。1968年在乡村,我第一次拿起连枷,用它打豆枝,三五分钟就学会,觉得连枷很神奇,在没有电力机械的时代,的确无法找到比它更省力更简单的工具了!古人究竟是怎样设计出这样奇妙的工具的?第一个使用它的人是谁?为什么欧洲乡村也有类似的农具?当时不同文明并没有沟通(甚至也没有文字),凡此种种,令人遐想不已。半个世纪后,农业生产机械化展现出巨大威力,可是我仍然为那使用过千年的犁、耙、镰刀和碾盘而惊叹——因为没有那些简单劳动工具的开启,也就没有后来神奇的现代化机械。从劳动和学习中,一代人见证了人类智慧的发展。这样的体验,不是学校教给我们的,却成为我们最有用的生活记忆。

生活中充满教育教学的资源,无数富有智慧的奇妙创造就在我们身边,教师要有教育意识,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观察和思考。菜农说,蔬菜大棚里留些杂草,可以保持必要的湿度;菜市场的小贩说,空闲时把菜理好,绝大部分顾客就不会再挑拣了(否则双方都有损失);家庭主妇说,食用蔬菜那些难以清洗的部位,可以用盐水浸泡……中小学教科书上不可能教这些知识,但是它体现了有用的劳动经验和智慧。现在多数学生不进厨房,其实失去了很好的学习机会:为什么要用调味品,蔬菜怎样搭配,怎样和面,怎样给食品加热,怎样注意厨房用火用电安全,等等。生活中的很多难题(不会被列为考题),在这里不但迎刃而解,还能举一反三,延伸迁移;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形成的经验要比考试有用。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不能脱离社会生活。当我们告诫学生,学习要“善假于物”时,应当引导他们关注世界并思考一切。来自好奇心的观察与发现,探究过程中层出不穷的困惑与迎刃而解的乐趣、在认识和检验常识的过程中不断的实践验证与进一步的发现等,锤炼出思维的敏锐,孕育了创造的激情。许多不可思议的先进技术显示了专业工作者非凡的思考,给人新的启示。20世纪80年代,我和学生第一次得知“反应装甲”时,都很震惊:为防止坦克被穿甲弹击穿,设计者在坦克重要部位挂满装置炸药的金属护甲,让来袭的穿甲弹提前爆炸,以保护坦克主体。这个例子给我和学生很大启发:即使“守”,也有许多不同的思路与方法,减少损失与伤害的方式还有哪些呢?比如,接种疫苗;比如,为扑灭山林火灾,消防队员会先烧出一条隔离带……更久远的古代,中国的贤人还想到《子产不毁乡校颂》《邹忌讽齐王纳谏》,其实都是一个道理——“两害相权取其轻”。“智者”所以智,是他们善于学习联想,善于类比推理。学生从中可以看到,真正有价值的思维方法并没有学科边界。

很多工业设计,给人丰富的启示和想象,让我们知道,中学教科书不过是基础知识,用宝贵的学习时间去死记硬背那些知识,很可怜,也很可惜。许多考试考不到的知识能力,恰恰是生存的必需。当我和学生谈到这样的问题时,部分学生能认同,也有部分学生认为那是未来的任务。这就显现出了教育认知的差异,也是思维力的差异。人们从生活中学到的知识、获取的能力,应当超越学校教育和教科书,否则学习没有意义,因为他没有“学会学习”。

教师要教的,远远不止是课本与考试。有价值的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更广阔的课堂,从一切可能的地方发现学习资源。一张毕业文凭只能代表在校学习的某一段经历,在某些社会状态下能成为“通行证”,但未必能证明他的生存能力。有些人,学到中学就不想上大学了,因为他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与智慧的确已经让他懂得如何去学习。而那些在名校读了一两年就辍学的发明家,学校的课程满足不了他,因为他已经“学会学习”,有更广阔的课堂了。

“学会考试”不能证明“学会学习”。大量的时间,原本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学生不但要学会学习,学会劳动,还要学会休息,学会珍惜生活,学会平淡从容,学会冥想静思……人生用十几年的时间忙于对付各种考试,这是多么无奈的选择!

如果教学不善于联系生活、认识世事,学习必然枯燥无味。我感到奇怪的是,学生从小学诵读古代诗词文章,明白很多情感和道理,理应更加重视生活,观察世事,时时处处有所感悟,何以感受不到学的趣味呢?比如,中学能接触的《庖丁解牛》《圬者王承福传》《种树郭橐驼传》等,是前人最宝贵的经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启示。如果只学会“一词多义、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就以为“过关”“达标”“合格”,高考结束便把脑袋格式化,和不学不读又有多大区别呢?还不如庖丁、圬者和种树橐驼。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教师都理应有更广阔的视野。

人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做很多事。当人从自己从事的活动中获得满足时,他对世界会有独特认识。善于学习的人,在生活中能更多地领略趣味,有克服困难的智慧,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持续探索,不断地拓展学习的领域。

猜你喜欢
教科书学会考试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学会分享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藏起来的教科书
你考试焦虑吗?
学会分享
准备考试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