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三自”品格新青年

2021-04-22 17:49顾润生徐飞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1年2期
关键词:德育课程立德树人

顾润生 徐飞

【关键词】立德树人;新时代青年;德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5-0027-02

【作者简介】1.顾润生,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南京,210013)德育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政治特级教师;2.徐飞,南京市中华中学(南京,210019)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南京市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

顾润生:请分别介绍一下学校提出的“三自”品格教育的内涵、价值追求以及项目实施的基础。

徐飞:我们所说的“三自”品格,是指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高中生要具备“自立、自省、自强”的品格。具体地说,“自立”就是指学生逐渐摆脱过去依赖的人或环境,形成内在的自我力量,自主判断、行动,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责任,最终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自省”是指成长过程中,学生要正确自我认知,善于自我分析,理智地找出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不断地修正自我;“自强”是指成长过程中,学生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充分发展潜能,形成强烈的自我发展的动机和愿望。学校涵育“三自”品格的价值追求就是培养有志向、勇担当、敢创造的新时代青年。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中华中学一直秉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积极开展德育工作,项目实施的基础扎实。

一是学校校本德育课程体系相对完整。目前,我们已经开发了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生涯规划课程、生活技能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社团活动课程、社会實践课程等六大类德育校本课程。

二是德育实践和研究工作效果显著。学校创新德育管理网络,架设多种合作桥梁,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学校连续举办了七届实战性很强的班主任和生活教师基本功大赛;连续八年成功举办了“家长开放日”品牌活动。

十年实践,助推了学校德育科研。学校先后成功申报省市级德育规划课题三项,其中市级规划课题“基于都市型寄宿制高中背景下学生‘三自品格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得到专家高度认可;正式出版发行《都市型寄宿制高中的“三自”品格教育实践研究》一书;项目“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行管理、自信成长——中华中学德育实践探索之路”和“打造特色家校共育新模式——都市寄宿制高中家长开放日”系列活动的构想与实施,先后获南京市德育创新一等奖。

十年实践,助推了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相继涌现了“全国最美中学生”“南京市儒雅少年”等优秀学子;学校现有南京市德育工作中心组成员2名、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5名、南京市德育优秀青年教师5名、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奖教师5名。

顾润生:“涵育‘三自品格的学生发展中心建设”的主要建设内容有哪些呢?

徐飞: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建设:

一是制定“一份规划”,指导每位学生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规划。学校开设课程,定期组织活动,指导学生思考“我是谁”“我想干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适时向学生和家长开设相关讲座,帮助大家了解高校专业要求和未来发展方向;开展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了解不同职业的基本情况、发展过程、行业前景、工作要求和社会责任,了解自身职业倾向,形成适合自己的规划;指导学生绘制生涯规划蓝图,并签订生涯规划契约书,成长导师指导学生定期检讨与修正自己的目标。

二是推进场景建设、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学校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各功能室利用率为追求,以发挥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为目标,优化“领航家园”场馆建设;学校加大学生发展指导教师团队的培训力度,进行全员培训,解读项目内涵,明确责任分工,强化专业引领;学校遵循德育工作规律,从生活、学业、心理、生涯等方面入手,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生活教育课程、生涯规划课程、思维技能课程、青年先锋课程、责任担当课程等指导性课程。

三是开展“五大行动”。心理自助体验行动,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自我认知,做好心理调适,缓解心理压力;体验式生涯规划系列行动,将生涯规划课程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以行动引领生涯探索,让梦想引领职业选择;“三自”品格自助体验“7+1”行动,学校层面每学年策划举办7项集体活动,学生申报或设计1项自主体验的活动项目;家校融浸式共育行动,通过搭设家校共育平台、拓展家长学校课程、提高家长参与度,充分发挥家校共育能力;“三自”品格自主评价行动,完善科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三自”品格的提升。

顾润生:学校品格提升项目建设的愿景是什么?

徐飞:项目实施的最终愿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帮助每位学生设计一份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规划。二是建立和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三自”品格养成评价体系,促进全校师生对“三自”品格的理解与行动。三是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我们以“多元化、专业化”为方向,拓宽渠道,择优吸纳各类人才,组建学生发展指导教师团队,定期培训和会诊;建立导师评价机制,促进教师成长。四是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学校共育新人。

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项目实施一定能助推中华学子成长、成人、成才。

猜你喜欢
德育课程立德树人
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解读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整合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