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教学创新

2021-05-14 15:58余晓
锦绣·上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余晓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当中,培养化学类的专业人才已经逐渐成为新阶段的重要任务,并能够真正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作为高校化学教师,就应当结合实际的育人现状,不断开展创新化的实践教学活动,从而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促进学生高素质发展。本文主要就化学人才培养现状和改革措施等内容作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化学教师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实践创新

引言:

化学作为一门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的学科,与其他课程具有明显差别,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利用自身的专业探究能力,不断认知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可以真正提升自己的发展兴趣,逐渐培养出专业技能较高的化学人才。特别是在现阶段,随着教育改革事业的逐渐发展,也逐渐对大学化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与目标。作为教师,就必须要掌握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向,能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能够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努力为我国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充足人才。

一、化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

1.1受传统观念影响严重

现阶段,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使得高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工作也还是停留在最初阶段,普遍认为课堂当中应当以教师为主导,而学生的任务则是以倾听为主。在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之下,学生就很容易对化学学习产生倦怠感,从而导致学生的能力水平逐渐降低,无法产生有关化学方面的学习兴趣,并以此对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产生激烈冲击,从而阻碍大学化学教学工作的实践效果。

1.2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

传统的高校选拔模式使得学生未在高中阶段对化学专业进行充足学习,导致学生很容易对相关课程不感兴趣,以此阻碍教师开展相关教学工作。特别是作为一门公共课来说,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用过程当中,更会表现出单一化的现象,致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遭到严重制约,并阻碍学生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显著提升。而这对于高校教育事业来说,会形成较为严重的阻碍,不利于培养出相关的化学人才,并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的化学能力与素质。

1.3理论知识的应用性较低

在大学化学专业的学习过程当中,主要是以化学史简明教程与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为主,这两本科目主要都是以相关的理论知识为主,学生需要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努力提升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能力水平。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来说,就应当在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从而可以满足化学专业的人才需求。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导致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性较低,从而容易产生学生内心深处的挫败感,以此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化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

2.1开展因材施教

大学化学教育在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要考虑到不同生源地和学习水平等多方面的差异,从而能够切实满足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不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满足新时代化学人才的不同需求。其中,应用型人才作为现阶段最为受欢迎的群体,更需要对课程教学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与标准,从而可以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性,真正能够满足大学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逐渐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例如,在学习自然科学基础这本书时,为了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以此能够让学生真正自主参与到日常的学习过程当中,并不断激发自己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并有利于真正满足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不断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

2.2修订培养方案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化学教育作为一门公共课,存在于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当中。但是,随着现阶段社会各大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各不相同,更需要人们重视每一门学科的学习,从而能够真正发挥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性,不断满足时代对于换页人才的创新化需求。因此,現阶段就需要根据时代的教育指示,积极树立创新化的思想观念,从而能够及时开展理论知识与综合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不断促进学生在多方面的实践发展,以此能够真正满足高校的教学需求。

2.3优化教学体系

化学专业的教学工作,通常都会将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放在首位,从而不断优化相关的教学体系,努力为满足教学目标而做出重要贡献。对于大学化学这种公共课程来说,也是同样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知识的同时,能够不断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可以真正构建立体交叉的教学体系,不断创新改革各类的实践活动,有力保障学生能力水平的逐渐提升,不断为今后的就业应聘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学习有关化学学科发展规律以及相关理论知识时,除了让学生采用大量的数据和列表,较为了解化学发展领域当中的重大成就与经验,还需要让学生能够在图表、影像等实施条件之下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从而可以促进学生利用自己的实验操作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能够不断加深公共课的教学有效性,努力让学生真正在实践操作当中提升自我。

2.4提升师资水平

在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当中,有关化学方面的师资力量建设应当成为基本的保障条件,从而可以通过不断增强师资力量的专业水平,鼓励更多教师积极参与到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而学校,也应当不断关注有关公共课教学的创新改革情况,能够通过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机会,不断提高师资力量的能力与水平,以此能够为日常的教育与指导工作提供重要保障。因此,为了能够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就应当形成专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不断落实创新教育理念,开展完善有效的教学改革工作,逐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大学化学教育工作仍然具有多个方面的不足之处,阻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因此,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现行的改革要求,不断完善日常的教学工作,从而能够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相关的教学实践策略,以此能够真正发挥化学教育的学科优势,努力为我国输送专业化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邢宝林,朱晓波,史长亮,程敢,张玉德,张乾,邓小伟,陈俊涛,张传祥.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以河南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1):16-17. [2]周娟.化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56):28-31.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