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2021-05-17 03:02刘桂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刘桂清

摘要:高中是学生的重要阶段,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路线。由于高中学习内容知识点的烦琐,国家提出了“大单元教学设计”,将零散的高中学习根据章节或者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进行综合式的教学,让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以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高中阶段是人生最有活力的阶段,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有着使不完的动力,高中知识是对初中知识的整合,在高中可以“大单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初中,化学是九年级接触的一门新学科,只学习了简单的化学元素,是给高中化学奠定基础的。到了高中,学生则要学会各种化学元素之间的搭配、学会建立化学模型、学会推理化学实验等,从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7-0033

一、“化零为整”,实现“大单元”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高中化学内容较多,知识点较为零散,大部分教师需要将零散的知识点以“大单元”的方式将教学目标进行设定和教学内容的整合,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想要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就应该让学生投身于化学实验,在化学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很轻松地理解化学原理,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化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学生更为贴切地认识到宏观物质和微观物质的关系,进行阶梯性的“大单元”式的教学,笔者针对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设计了如下教学案例。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主要内容,引导出原子结构、碱金属与卤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电子层排布、化学键和周期律紧密结合。本章内容的主要教学设计,通过本章实验和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元素化合物,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科学认知规律。

2.本章知识体系

本章通过物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引出了原子结构、碱金属和卤素的性质、电子层排布、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紧密结合。

3.本章内容的作用以及和前后的联系

根据九年级和高中必修一的学习,学生对无机化学有了基础知识的了解。例如,九年级的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等一些基础性的化学物质结构知识,可以说是为本章学习奠定了一些基础。本章学习是将这些知识更加细化,化学理论性更强,化学体系更加完整。在物质结构上,本章内容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结合起来,可以说是把学生在初中和必修一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而第三节中学生通过化学键的学习,可以为后面更为深入的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现阶段,不论是经济、军事、医学等都在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人与人之间良好的沟通能力尤为重要,拥有一个好的沟通能力才能扩展自己的朋友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团队[2]。团队精神就是大局意识,团队的形成并不需要每一个成员的牺牲,相反,只有在团队中才能更细致地了解其他成员,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高中化学是学生生涯最难度过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单元教学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综合,所以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社交能力得到提升,不仅对现阶段的化学学习有帮助,甚至对今后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这也就达到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在过去的科研工作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每一种药物的研发都暗藏着一个团队的诞生。青霉素现在是被人们所熟知的抗病毒药物,在1928年,弗莱明发现了青霉菌,但他经过四年的研究,并没能将青霉菌提取出来。在1939年,弗莱明将霉菌提供给澳大利亚病理学家弗洛里和生物化学家钱恩,并在一年后成功研发出青霉素。这就体现了团队的重要性。

三、强化学生探究思维

升入高中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显得尤为重要,晚自习的出现就代表着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增加。化学的自主学习主要表现在课上对问题的疑问和课下对实驗的实践,学校也应该将学生在化学课上所学内容与课下生活发现相结合作为培养重点,体现单元教学设计的相关性,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让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关。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对一些化学知识无法完全理解,在课后又不敢于询问教师,这就需要在课间和自习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探究沟通,总结出共同的疑难点,在课上对化学教师提出并解答。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就养成了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好习惯。化学教师也可以在下课时对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给学生一些探究的任务,方便学生确立探究目标。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展开自主实验课程,将实验器材分配给学生,教师负责辅导,让学生自主做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养成学生实验素养

实验探究性教学不仅可以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把课本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根据现实条件制定不同的方案、验证方案、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核心素养。下面介绍一种有趣又实用的化学实验。

目的:实验室制取氢气。

用品:启普发生器、烧杯、橡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锌粒、稀硫酸。

原理:活泼金属跟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操作:将锌放入稀硫酸中,发生反应,打开导气管上的阀门,让氢气通过导气管溢出,等待氢气收满后关闭阀门,让稀硫酸从底座压入球形漏斗,锌和稀硫酸脱离反应停止。因为氢气的密度比氧气低,所以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通过以上实验获得的氢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用于制作氢气球,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能够寻找快乐,提高学习兴趣。

五、结束语

总之,高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青春叛逆的年龄,教师和学校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压力。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将传统的教育思想与“大单元教学设计”相结合,开展以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大单元”式的教材将内容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大单元”式的教学可以明确教学评价体系,具有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更利于学生寻找自身不足,巩固自身所得知识。

参考文献:

[1]田亚维.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2]刘倩.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永和中学511356)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