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要特征”法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1-05-23 12:14杨瑞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7期
关键词:主要特征区域地理核心素养

杨瑞玲

【摘要】区域地理一直是初中地理教学的核心内容。区域地理综合性强,知识点多,区域要素复杂,教学时间紧张,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区域知识,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兴趣,是地理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特征”法以区域最典型特征为切入点,围绕最典型特征加以探究。这种教学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热情,让学生快速掌握区域知识,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地理思維能力,又能有效地将地理各要素融入教学中,突出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地理学科区域地理内容过多与课时有限的矛盾。笔者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青藏地区”教学为例,浅析“主要特征”法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区域地理;主要特征;核心素养;高寒

区域地理“主要特征”法以构建某区域独特的自然或人文特征为切入点,通过布置任务、组合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通过了解主要特征在不同尺度下具体表现(凸显区域认知),分析该特点与其它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凸显综合思维),以及在该特点的影响下,该区域人类活动(工农业生产、人口城市分布等)区位条件和特点,分析其所诱发的环境问题,探讨对策和发展方向(凸显人地关系和地理实践力)。其基本的操作范式见下图:

一、独具匠心的情境引入,凸显区域主要特征

情境引入是地理教学高效的前提,区域“主要特征”法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选取能反映区域“主要特征”的区域景观,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吻合的、新奇的、充满疑问和情趣的教学情境。区域景观选取是区域主要特征法的切入点或突破口,这里的区域景观需要具备以下几大特点:1.能够联系生活,抓紧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2.具有区域的典型性,能够凸显该区域的主要特征;3.能够为后续的学习内容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青藏地区”教学中,经过反复思考,笔者以观看视频《锋行——珠明吉尔》为切入点。唯美的冰雪景观,凸显青藏地区“高寒”的主要特征。天籁般的音乐背景,无论从视觉还是听觉,都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这个神奇、独特的地理区域充满好奇和向往,诱发他们探究知识的热情、兴趣和欲望,让学生的思想沐浴在知识探究的课堂中。

二、整合教材资源,围绕区域主要特征探究学习

常见的区域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如,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等)和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特征、经济特征、交通特征、文化特征等)。区域地理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应该突出这个区域区别于其它区域最典型的特征,即“主要特征”。如,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材编写由“世界屋脊”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两个主题组成,第一个主题下有布达拉宫图、高原景观图、雪山和冰川图、地形图、拉萨、成都的气温降水图等。文字内容有提到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旅游、青藏铁路、独特的民族风情(藏袍)、代表动物牦牛等,区域要素多,知识点分散。看似各要素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但认真推敲,不难发现:青藏地区无论是自然环境特征,还是人文环境特征都与“高寒”这一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冰川广布,雪山连绵;河流、湖泊众多,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能丰富等这些都可以整合为“高寒”的表现。位置、地形、气候则是导致“高寒”的原因。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则是这种 “高寒”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此,教学中围绕“高寒”这一主要特征不断设疑探究,以“高寒”的景观切入,抓住“高寒”的特征,举例说明“高寒”的具体表现,分析“高寒”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再到探讨“高寒”区域的生态问题和发展方向。这样的“主要特征”法教学聚焦基本知识,重难点突出,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的精彩,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激发无限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三、精心设计思维导图,突出区域主要特征

为了更好地突出区域主要特征,课堂教学中还要精心设计思维导图,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一,思维导图的设计要从教材出发,紧扣区域特征,高度概括教材。

如,“青藏地区”这一章节的第一个标题是“世界屋脊”,突出了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是“高”,受海拔高的影响。青藏地区的气候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凸显“寒冷”的特点,而雪山和冰川等景观则是“高寒”的具体表现,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则是这种“高寒”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此,青藏地区最主要的特征是“高寒”,思维导图就要围绕“高寒”的特征去设计。

第二,思维导图的设计要逻辑科学,思路清晰,能启发学生思考。

区域地理学习实际是探究区域“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4“W”教学法),“主要特征”法则改变原有的顺序,先学“有什么”(突出特征),再探究“为什么(原因)”和“怎么样(影响)”。思维导图要体现这样的思路,知识构架要清晰,关键词要简单,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思维导图的设计要将区域各要素有效的呈现出来,突出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综合的地理思维能力。

区域地理教学最终还是要解决区域“有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各要素可以通过问题探究的形式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以点(区域主要特点)带面(区域各要素)组织区域地理教学,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如,青藏地区高寒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将河流、湖泊、资源等要素融入问题探究中),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为什么会这么高寒(将位置、地形、气候等融入问题探究中)、这种高寒的自然特征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将人口、经济、交通、文化等要素融入问题探究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有利的影响:探讨如何开发和利用;不利的影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地理实践力。

青藏地区思维导图呈现如下图:

综上所述,为更鲜明地突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我们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一定要立足区域的主要特征(核心特征)进行探究,这是本区域有别于其它区域所应该重点探究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慧群.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群[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汪晔,刘兰.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雷鸣,杜涛,刘星,闫萍.地理品格,教育情怀(中学地理教学参考)[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猜你喜欢
主要特征区域地理核心素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范畴研究
分析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盲点及策略
突破区域地理软肋,提升高考复习动能
区域定位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探讨
基于学习过程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调查与分析
浅谈东海吕剧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