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的应用

2021-05-24 07:59李晓蓉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应用思考计算机基础中职学校

李晓蓉

摘要:本文主要以项目学习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的应用为重点进行阐述,从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现状、学生学习目标、研究项目学习的内容、实施项目学习方法、安排学习评价活动、思考学习效果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项目学习法应用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相关策略,进而强化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中项目学习法的运作效率。

关键词:项目学习法;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应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2-0112-02

中等职业教育以给企业培养服务生产的技术人员为目标,作为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分支。人才培养目标给予中职教育的发展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具备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思想和方式不够新颖,无法满足新时期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而项目学习法主要是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对学生存在的潜能进行挖掘,保证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基于此,如何巧妙地把项目学习法应用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堂中,需要认真思考,具体如下。

1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现状

1.1 中职教育的基本特征

首先,中职教育具备地区性和开放性。教育应该给特有的地区进行经济服务,带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来源便是区域经济,可以说区域经济具备经济发展的条件支撑,给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对于开放性,中职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强调教学时间的灵活性以及教学对象的灵活性,还要求专业设置和课程编制具备灵活性,把教学管理机制改革赋予弹性化[1]。其次,中职教育具备专业性和生产性。中职教育是一门专业教育,培养从事某个领域的专业型人才,包含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偏向理论知识传递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生产性,也就是主张教学、生产和生活之间的互相融合,安排学生参与一定的训练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树立学生职业精神。最后,中职教育具备时代性和实用性,时代性要求中职阶段的教育教学,关注生产技术以及工艺的创新,及时反映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目标,使得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时代性和鲜明性。针对实用性,凸显技术教育,给社会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围绕实用、应用和实训的理念,形成完整的实训基地,培养应用型实践人才。

1.2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形势下,中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受到影响,中职学校中大多数学生存在着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的问题,甚至存在着混文凭进入中职学校的思想。对于专业选择,即便是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可是态度不够端正,在学习难度增加过程中,体现出消极的学习状态【2】。与此同时,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于不同区域,地域的差异促使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体现出不同。换言之,学生生源是制约中职院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最后是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存在滞后性,部分中职教育教学中,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没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选取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热情,无法真正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 项目学习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的应用价值

立足于建构主义理论,知识并不是完全通过教师传授加以得到的,而且是学生在特有的场景之下,通过他人的帮助,综合拥有的学习资料,构建知识体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组织者,以情境、会话和指导等方式树立学生创新意识,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把所学知识进行框架建构。针对项目学习法,主要是站在建构主义的视角下,把具体项目当作对象,通过教师分解项目与示范项目,接下来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讨论与合作,最终完成项目任务,把这样的学习方式称之为项目学习法【3】。项目学习法依据学生存在素质差异的情况,借助项目示范加深学生对知识点掌握,通过知识迁移与合作讨论,帮助学生建构专业基础知识体系。可以说项目学习法是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体现项目的核心地位,要求学生学习的目标是达成项目任务,保证教学过程足够清晰,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处理问题能力,凸显学以致用的课堂教学宗旨。

在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运用项目学习法,便于处理教学中淡化实践思想的问题。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是锻炼学生具备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要积极地参与训练,挖掘计算机应用技能。可是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注重理论淡化实践教学的现象,因此在项目学习法背景下,树立计算机专业教师工学结合的理念,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得以提升。其次,项目学习法便于强化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项目学习要求学生参与情境化的项目学习活动,了解计算机基础应用技能。项目学习也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表象,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分析,强化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掌握,树立学生自主合作精神,使得学生思维实现跨越式转变。最后,项目学习作为满足网络教学发展的必然倾向,在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创新背景下,特别是自媒体平台的产生,学生接触的知识不断增多,获取知识的途径逐步丰富,所以中职学校要引进互联网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 项目学习法应用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相关策略

针对中职学校来讲,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不仅是增强学生应用技能的媒介,还作为计算机公共教学的基础内容。因为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与实践教学意识淡化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运用项目学习法时,要认真关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以此为前提最大化的获取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3.1 分析学生学习目标

教学的发生要把学生成长需求当作基礎,所以在项目学习法运用之前,要确切的分析学生学习需求。教学的发生要把学生成长需求当作基础,所以在项目学习法运用之前,要确切的分析学生学习需求。首先应该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要明确计算机操作的使用技巧和维护技巧,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其次是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学生自身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项目学习法,倾向于学生实践锻炼,所以学生要自主形成合作精神,更好地满足今后岗位注意自身能力的需求。

3.2 研究项目学习的内容

因为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堂的内容相对多一些,涉及的面积比较广泛,多个专业的学生应该明确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不同技能目标,也就是说,在项目学习法运用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挑选对应的教学内容。针对没有完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概念的学生,主要是强化自身对知识掌握,涉及工作表、输入格式以及单元格等基础知识。针对已经具备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生,可尝试参与图表处理、信息加工和函数计算等练习题目。

3.3 实施项目学习方法

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学习法,要围绕明确项目、制定项目计划和项目方案实施等流程进行。首先明确对应的学习内容,学习设计过程中思考学生具体情况,给学生挑选针对性的就业岗位需求内容。其次在教学开展之前,教师组织学生结合项目计划参与学习活动,因为中职学生存在着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问题,所以计算机专业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将所学的任务资料下发给学生,接下来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找到相关资料,加入小组讨论活动,由此学生加深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3.4 安排学习评价活动

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评价课程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实践评价的重要性。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总是以期末试卷和实践测试的成绩为主进行评价,由此学生可能会机械的参与与考核活动,不能满足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水平的培养需求。所以中职学校在教学评价中要进行考核与评价以及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理念,教师设定评价计量准则,要求学生参与客观评价活动。考核评价围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加以明确,使得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评价,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作用。

3.5 思考学习效果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学习法,应该思考学生学习的效果,更好地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得以提高,运用项目学习法,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对课程学习产生兴趣,积极地参与教师布置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形成。并且学生具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以提升,项目学习法的运用树立学生职业精神,学生自主吸取和总结专业岗位,对自我能力的要求信息,缩短学生和就业岗位的距离,有助于学生切合实际的适应今后岗位需求。

4 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运用项目学习法的相关思考

4.1 项目学习法实施可能存在的问题

即便项目学习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可是难免存在下列问题。首先是教师缺少项目学习法的运用经验,可能存在着不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的情况,教师要转变先进的教学思想,可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难以真正的突破应试教学思维。其次是中职学校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部分学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考核中依旧把笔试考核当作重点,影响学生个性化成长。

4.2 提高中职学校运用项目学习法效率的关键点

首先教师要自我提升教学水平,项目学习法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运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所以教师应该及时的提高自我教学能力。教师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计算机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其次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教学评价和归纳,合理的教学评价成为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手段,所以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方法研究项目学习法的运用效果。在评价过程中体现学生主观性,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学生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模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把自我的学习经验,分享给其他学生,加深学生之间的沟通,强化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掌握。

最后教师构建完整的网络项目交流平台,计算机专业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带领学生深入走进计算机的世界,动态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使得学生深层次探索计算机的奥秘。因为仅仅通过课堂教学以及业余的部分时间指导学生,针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是远远不够的,加之学生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异性,给予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要科学的构建网络项目学习平台,给学生提供随时学习的机会,教师把计算机项目操作要点和操作流程上传到网络平台中,便于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在遇到难题时查找对应的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展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应用项目学习法可显著增强教学质量,体现学生学习主观性,有助于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和现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针对性的构建完整项目学习法运用体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点印象和掌握,巩固计算机知识,更好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在实践中,落实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推动中职学校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宏亮,肖易,陈丹,等.项目教学法在推拿学系列课程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9):85-87.

[2] 任穎燕.微项目学习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用价值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183.

[3] 梁业章,袁晓娟.项目教学法在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桂林旅游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4(3):8-9,13.

【通联编辑:李雅琪】

猜你喜欢
应用思考计算机基础中职学校
高职综合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开发与应用的思考
高中语文“翻转课堂”之我见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