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构音训练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语言功能的影响

2021-06-01 13:41金璐璐吴丽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枢性优良率发音

金璐璐,吴丽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儿童康复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中枢性协调障碍(central coordination disturbance,CCD)是指脑损伤后出现中枢神经协调障碍而导致肌张力改变、姿势反射异常等,若未及时干预,可进展为脑性瘫痪,严重影响患儿健康成长[1]。CCD患儿可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其发生与脑发育迟缓密切相关,临床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说话不连贯、发音困难、构音不清等,严重者可表现为失语。早期给予语言训练有助于缓解语言障碍,进行构音训练亦有助于帮助患儿清楚发音。本研究选取76例CC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探讨早期构音训练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CC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档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月龄6~18个月,平均(11.92±2.43)个月。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月龄6~19个月,平均(12.38±2.56)个月。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确诊为CCD;③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GDS)得分<75分。(2)排除标准:①未完成本研究,中途退出或数据采集不完整者;②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

1.3 干预方法

1.3.1对照组 进行常规语言训练,一对一指导患儿进行动作模仿,增加词汇量,常规按摩肌肉,每次30 min,每周5次,连续干预12个月。

1.3.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构音训练,具体如下。(1)口腔功能训练。引导患儿进行口腔外部训练及内部训练,外部训练如噘嘴、呲牙、张嘴等,内部训练如卷舌、经声带发音等;向家长明确饮食可制作部分耐咀嚼食物,有助于锻炼口腔肌肉。(2)发声训练。从构音较容易的双唇音开始,逐步过渡到舌齿音、软腭音、齿音等较难音节,训练由单音节、单词由简到难逐步进行。双唇音训练取仰卧位反射抑制姿势,手指轻闭口唇一起发音;舌齿音及齿音训练时两腿自然下垂,双臂支持躯干,下颌自下而上推压,头前屈,引导患儿进行模仿发音;软腭音训练体位同双唇音,手指轻压舌根部离开时发音。视患儿构音障碍严重程度进行针对性训练,注意纠正发音错误。(3)借助电腭图进行视觉诱导舌位训练,包括舌腭脱离训练、紧密结合训练、舌尖定点训练、舌平伸练习,根据患者舌腭接触特点诱导发音练习,明确构音问题,纠正后进行模拟练习。干预12个月。

1.4 观察指标(1)治疗效果。疗效评估标准:显效,即中度患儿语言商提高超过15分,声母矫正率超过80%,轻度患儿完全治愈;有效,即语言商提高11~14分,中度患儿构音障碍纠正率超过60%,轻度患儿超过90%;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将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2)两组干预前后构音障碍改善程度,以GDS评分进行评估,<75分表明严重落后,75~85表明机体存在损伤,>85分表明正常。(3)两组干预前后适应行为(adaptive behavior,AB),共19项,每项0~4分,得分越高表明适应行为越好。(4)两组中枢性协调障碍恢复优良率。优,即肌张力、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异常姿势及异常反射消失;良,即肌张力、运动功能明显恢复,但与正常儿童比较仍有轻微异常;差,即肌张力及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计算优良率(优和良例数所占比率)。(5)家属满意度。自行设计家属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家属对临床干预效果满意情况,最高分值40分,共分为非常满意(>32分)、一般满意(20~32)分、不满意(<20分),将非常满意和一般满意计入总满意。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8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7%(37/38),高于对照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构音障碍、适应行为干预后,两组GDS、AB评分均有所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构音障碍、适应行为比较分)

2.3 中枢性协调障碍恢复优良率观察组中枢性协调障碍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中枢性协调障碍恢复优良率比较(n,%)

2.4 家属满意度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CCD发病是由脑发育缺陷及脑损伤所致,可造成语言障碍,其原因与脑损伤后继发性脑发育迟缓关系密切,导致患儿学习能力较差,临床表现为说话不连贯、发音困难、构音不清、语言功能发育迟缓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失语症,严重影响患儿正常生活。相关研究指出,语言训练可提高脑瘫患儿发育商及语言功能,改善语言发育迟缓状态[2]。由于小儿脑组织发育较快,可塑性强,早期进行积极干预有助于促进病情转归,通过语言功能训练有助于改善语言障碍[3]。

语言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并经发声、呼吸、构音相互协调所产生,若任一神经系统出现损伤,均可造成所支配肌肉运动受限,表现为构音肌群运动受限,导致语言障碍。相关研究证实,强化口部肌肉训练有助于提高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语言清晰度[4]。通过引导患儿进行口、唇、咽喉、舌等部位训练,加强刺激,有助于后期发声,改善语言模式,调节肌肉协调性,从而促进语言功能恢复[5-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干预后GDS评分高于对照组,中枢性协调障碍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表明早期构音训练应用于CCD患儿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语言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早期构音训练通过口腔功能训练、发声训练提高患儿发声能力,借助电腭图进行视觉诱导舌位训练,包括舌腭脱离训练、紧密结合训练、舌尖定点训练、舌平伸练习加强构音训练,有助于改善语言障碍症状[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AB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早期构音训练可提高CCD适应行为。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患儿家属对早期构音训练具有较高认可度。

综上,早期构音训练应用于CCD患儿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语言功能,提高适应行为,促进功能恢复,家属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中枢性优良率发音
针药并用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痛觉和感觉阈值的影响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INHB、MKRN3、FGFR2在女童中枢性性早熟中的预测价值分析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Playing with h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Playing with /eI/
Playing with u_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