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与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1-06-06 00:59莫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3期
关键词:德语文化意识创造性思维

莫菲

【摘要】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学的快速推进,多媒体技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手段提供了许多新的机会,也给中学德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是德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内涵。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德语教学中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有助于学生德语核心素养的形成。本文讨论多媒体网路环境下中学德语的教学模式,提出多媒体和网络在中学德语核心素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教学;德语;个性化;文化意识;创造性思维

中学德语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体现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育人内涵,是德语学科育人的核心标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当中,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和潮流。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拓宽了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使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同时也为个性化、自主化、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可能。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网络是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它拓宽了学生学习德语的渠道。通过多媒体和网络上的各种教学平台和软件程序,学生能够多渠道地接触到地道的德语,同时通过自主学习和自我创新更进一步,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德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形成。

一、信息化教学和多媒体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培养的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首先,多媒体网络素材的运用能为学生创设一个符合主题的语境,在教学导入中使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通过小视频、动画,能使学生把握本课的教学主题,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德语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创造不同的情境案例和话语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德语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

其次,网络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网络上大量的德语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和视听材料。网上的德语学习平台,如:沪江德语、德语学习等,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内容实时更新。通过网站和公众号,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德语,还能了解德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知识;一些视听网站,如每日德语听力等,则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视听资源,如电影电视、事实的新闻节目和访谈节目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关注主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网络在线词典种类繁多,如德中、德德、德英、以及各种专业词典都应有尽有,不仅提高了学生查找的效率,同时也提供了更详尽的解释;网页上的德语论坛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角,各地的学习者在此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互相促进德语学习。

二、信息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因素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学生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掌握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同时,能够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的特点,并运用所学的外语知识灵活地进行文化交流。通过外语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能以开放式的胸怀,理性地评价和批判性地接受异国文化,同时,还要学会尊重本土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网络多媒体信息承载量大,资源更新速度快,形象生动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能够让学生避免脱离文化的死记硬背,通过沉浸式的德语教学,帮助学生迅速代入情境,在特定的环境下更好地体会德语词句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德语沟通能力,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多媒体下的德语教学,可以选择贴近德语国家生活的教学素材,如经典原声德语电影、电视新闻纪录片、有聲读物、电视广告、动画片等等。经典电影《罗拉快跑》《茜茜公主》,国情记录片《鸟瞰德国》,德语版《小猪佩奇》等,都是很好的素材。

三、信息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能发展学生的多语思维与创新品质

中学德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维品质,是指“在母语思维基础上,培养运用外语思维,获取多元视角、丰富认知体系,从而具备练习、比较、批判与反思进而创新的思维品质。”学生通过德语课程的学习,能够运用多元视角,质疑分析、判断求证,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发展创新思维。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全方位多元化地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感官,拓宽和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更深刻,更独立地进行思考,从而实现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不只是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组织、加工和创造者。教师和学生之间采取互动式学习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个别化指导,实现因材施教。例如,我在讲“ Die Geschichte von Berlin(柏林历史)”时,提出一个讨论性问题:想象一下冷战期间柏林被分割的状况?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历史书上的知识去回答个,是很难有感性认识的。于是学生们根据各自不同的兴趣点进行分组,在网络上查找文章、访谈、纪录片等,最后,他们的作业中蕴含了大量的信息,当中还包括二战日记。通过这些资料,学生们的回答内容充实而深刻,这对上好这一课是相当有帮助的。

学生们在网上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他们会对材料进行判断、比对、批判和反思,在搜集、组织和研究材料的过程中,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都会得到提高,这对于他们创新思维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四、信息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相应计划,主动调节和控制学习过程。同时,能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具备协同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并且善于在团队中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有目的、有选择地推荐不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适合,更高效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网络平台,建立德语学习小组、研究小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讨论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解决方案等,教师从中发挥引导作用。学生通过讨论,答疑和辩论,达到互评互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多媒体网络教学应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利用网络优势激发学生学德语的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创设具有实践性的学习情境;多媒体网络教学给学生创设了自由的时间、空间和条件,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全面发展,才华得到展示。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发展,创新思维得到了提高;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德语资源和不断更新的文化知识,足以支持他们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和自我创造,使学生从“实践性”“跨文化性”“创新性”和“独特性”四个维度,全面培养德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蒋焕新.多媒体技术与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2,4:141-142.

[2]李莹.网络多媒体对于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之作用[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6:134-137.

[3]中学德语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德语文化意识创造性思维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德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