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小实验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探究

2021-06-10 22:26李明
考试周刊 2021年39期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物理实验学习习惯

李明

摘 要:学生首次接触物理是在初中阶段,虽然在这一时期大部分中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但由于本门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精确性、逻辑性,难以使其尽快熟悉或掌握物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为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对于物理小实验的兴趣,引导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对初中物理教学而言,采用物理小实验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习惯;物理实验;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

一、 引言

物理不僅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更是带有明确方法论的一门学科。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部分中学生认为物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和日常生活产生必要的联系,从而无法激发学习兴趣。为了能够显著突出物理课程的实用性、生活化及社会性,建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设置安排学生参与物理小实验,在丰富实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架起物理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并应用物理知识。

二、 使用天平测质量的学习

据相关研究资料指出,新鲜感和神奇感只能引起学生短暂的学习热情。为了能够将学生的内在需求与知识探究进行统一,还应借助物理小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实验设计、团队协作、总结归纳的能力和习惯。天平测质量时,整个实验过程相对烦琐,需要学生保持探究兴趣的同时,还应具有较大的耐心。实验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将天平放置在水平台面上,认真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游码标尺分度值等信息。引导学生将游码调整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对螺母的平衡状态进行调节,促使横梁水平位置处于平衡。在左盘里放入长方体,如木块、铝块或铁块等,并向右盘里加砝码,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再次水平平衡。统计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并加上游码所对刻度值,将得出的被测物体质量数据填入相关记录表中。称量结束,将砝码放回盒中,以免丢失。

三、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索

为了激发学生对物理小实验的探索愿望,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可利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利用放大镜观察周围物体或课本中的文字,相互交流或讨论观察结果,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并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分享给大家,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实像的概念,并掌握实像与平面镜成虚像的区别。实验前,应要求学生准备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等实验器材,并将其妥善安置在光具座上。调整三者之间的水平高度,并点燃蜡烛。实验操作期间,教师应要求学生对蜡烛位置进行调整,将物距控制在大于2倍焦距的范围内,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记录实验结果,若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可看见倒立缩小的实像。引导学生继续调整蜡烛位置,要求物距等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直到呈现清晰的像,并记录翔实的实验结果,若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可看见倒立等大的实像。再次调整蜡烛位置,使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再移动光屏,使其能够呈现出清晰的像。注意记录实验结果,若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可清晰看见倒立且放大的实像。然后,将蜡烛位置调整至小于焦距,此时,无论学生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但可以引导学生从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烛焰的状态。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若物距小于焦距时,可看见正立且放大的虚像。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进行实验。利用物理小实验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分析实验原理的同时,还能使其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液体内部压强的分析

亲身参与是学习初中物理的有效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激发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手段。鼓励中学生自主开展物理小实验,不但可以在实验过程中激发其好奇心,还能督促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液体内部不同深度、不同方向压强的实验方法,教师可利用压强计、水槽、水、盐水等实验物品开展物理小实验。首先,教师需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较浅处(如图1),并记录玻璃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保持不变,改变探头方向,并对玻璃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进行重新记录;然后,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重复以上实验;最后,将烧杯里的水换成浓食盐水,再次重复上述实验,详细记录各项实验结果。

通过分析液体内部的压强,能够使学生在观察微小压强计结构的同时,认真思考如下问题:(1)微小压强计测量的是哪一部分受到液体的压强?(2)微小压强计是如何显示液体压强大小的?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压强产生的物理原理。在观察实验结果的同时,教师可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发生规律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对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状况产生充分认识。由此可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开展物理小实验,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其学习物理相关知识的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在物理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图 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

五、 杠杆平衡条件的讨论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向其普及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相关物理知识,引导其借助有趣的物理实验进行论证,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向学生讲述杠杆平衡的必要条件时,需为其准备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钩码、尺、线等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实验,使其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积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了探究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之间的关系,教师应在实验前提出相关的实验问题,引导学生自行思考杠杆的平衡条件及杠杆平衡的应用事例等问题。实验时,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可尝试使用杠杆尺一侧的点定为阻力点,并悬挂一定数量的钩码。为了保持杠杆平衡,教师需引导学生在杠杆的另一侧寻找动力点位置,并认真思考在不同的位置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然后记录实验结果。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学生需自觉改变阻力点位置,重复几次实验。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好相关的实验器材,并将其放回原处。

猜你喜欢
主观能动性物理实验学习习惯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教学中分组讨论模式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论职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