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2021-06-10 02:56朱立炫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高校

【摘 要】本文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既有理论知识要求又有能力要求,针对现阶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对能力培养缺乏重视、教学方式方法较为单一、能力培养缺乏实践条件等问题,基于学生能力培养提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提出相应的教学优化策略:提高对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完善能力培养的实践条件。

【关键词】高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 实践应用能力 分析辨别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0164-03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更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重视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只有当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相关能力素质同步达到较高水平时,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才能得到显著提升。因此,本文拟探讨如何开展基于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

对于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而言,只有明确课程教学的实际要求,才能进一步为取得更好的课程教学效果提供支持。从基本的教学要求来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分别从理论知识和能力两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理论知识要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具有基础性,教学内容以基础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为主,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为后续实践应用环节的开展打好基础。因此,该课程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要求,主要体现在要求学生知晓基础性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并能够在部分实践课程中合理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

(二)能力要求

一方面,培养实践应用能力是计算机课程学习的最根本目的,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学习和工作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当前大部分具有先进性和系统性的知识内容和体系都包含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计算机系统和技术也已经逐步成为人们开展工作的工具和技术性依托,在此背景下,使用者具备对这些网络平台、系统相关信息的分析辨别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主要体现在实践应用能力和对不同类型网络平台的信息的分析辨别能力培养上。

二、现阶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不重视能力培养

由于教学环境条件以及教师能力素质的限制,现阶段的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仍然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不重视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能力培养缺乏合理的分析和计划,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能力培养方法。上文已经提到,学生的能力培养不仅包括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信息分析辨别能力的培养,但从实际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师不但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其自身较缺乏实践应用能力及对信息的分析辨别能力,因而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遇到了较多的阻力和问题。

(二)教学方式方法较为单一

由于课程的基础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师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关注不足。一方面,教师普遍采取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虽然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善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教学条件,但实践教学仍然局限在机房环境中,难以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信息甄别能力的培养往往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没有通过教学方法的更新实现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实际应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实践训练或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计算机系统时缺乏对网络平台上海量信息的分析辨别能力。

(三)能力培养缺乏实践条件

学生的能力培养不仅需要稳定、持续的资金和客观环境的支持,更需要持续不断的实践锻炼支撑。学生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以及信息分析辨别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训练以及对不同类型信息的接触和学习来达成。但大部分高校在这方面的实践学习条件上缺乏持续稳定的支持,学生的专业实践学习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直接影响了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原则

基于这门课程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了进一步在课程教学的开展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相关能力的目标,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分析并总结课程教学开展的基本原则,为后续教学策略的提出打好基础。

(一)创新性原则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性,这符合计算机专业不断发展和更新的特点。虽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本身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基础部分的课程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和优化。因此,教师应从思想上实现更新和转变,不断利用网络平台或者通过学习交流的方式掌握先进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创新发展的目的和心态开展教学。

(二)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意识到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要意识到实践能力培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從短期来说,学生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实践方法以及信息分析方法,有利于提高其课程学习质量;从长远来说,在未来长期需要应用计算机技术达到生活学习目的的背景下,学生掌握更为丰富和先进的实践能力可以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重视和贯穿实践性原则,以实现学生个人专业技术和综合技术能力的同步提升。

(三)发展性原则

如前所述,现阶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教师要注重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运用个性化教学方法,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发展性特征出发,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规划,为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网络信息分析辨别能力提供支持。

四、基于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一)提高对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从宏观上来看,计算机相关课程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能力的具体类型也具有多样性特征,但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际出发,教师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主要是实践应用能力和对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的分析辨别能力,培养目标较为明确。在这种能力培养目标趋势下,教师应转变传统的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传授的思想意识,提高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依托基础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的适当更新和拓展,增加一部分具有适应性的理论知识内容,最大化发挥理论知识对能力培养的指导性作用。同时,适当加大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课时安排比例,让学生可以在实践锻炼中进行相应能力的培养。

(二)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在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调整和转变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例如,教师可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法,以一个具体的模拟实践项目为背景,对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将实践教学过程转变为解决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和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在学生网络信息分析辨别能力培养方面,为切实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系统的熟悉程度,使学生接触到更多元、更有效的信息,教师可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专业应用模块以及信息处理模块优化课程设计环节。一方面,针对专业应用模块,教师可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侧重点,更新和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即结合学生的专业课程对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与此同时,为取得更好的课程教学效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可以积极与其他课程教师加强交流沟通,力求通过科学的方法使计算机技术成为其他课程实践教学的辅助工具。这在培养学生网络信息分析辨别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计算机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针对信息处理模块,教师可采用交叉整合的方法,结合不同学生的专业要求,通过最大化地汇聚不同类型的信息,为学生搭建一个信息处理模块实践学习平台,以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这同时也是锻炼学生信息分析辨别能力的科学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重视结合不同学生的课程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适当调整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力度,切实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要求。

(三)完善能力培养的实践条件

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有完善的实践条件为基础。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要想达到更好的能力培養效果,就要切实从完善实践条件入手。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结合现阶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的要求对客观的教学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随后通过积极的宣传推广,为计算机专业或相关课程的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动力。从学校层面来看,高校应认识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趋势和总体的需求量,一方面提高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大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力度,引进专业的教师团队,为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有力支持。只有在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同步达到较高的水平的情况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也才能找到合理的平台和科学的方法。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信息分析辨别能力对学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提升学生能力培养质量,高校和教师需要结合现阶段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的趋势认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取得更好的课程教学效果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李莉.基于培养大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10).

[2]刘群.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策略的探讨[J].神州(上旬刊),2019(14).

[3]马俊婧.深化课堂教学,培养自学能力——“简教丰学”在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内的有效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9(12).

[4]贺元香,张云,史宝明.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1+X”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6).

[5]张冬梅.基于互联网创新应用能力培养模式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体系建设[J].数码世界,2019(9).

[6]谭鸿健,吕金阳.分析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学能力——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新通信,2019(5).

[7]马丽君,庄严,陈松杰.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9(8).

[8]张海燕.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科技资讯,2019(27).

【作者简介】朱立炫(1985— ),女,壮族,湖南邵阳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教师,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基本教学、高校资产采购管理研究。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高校
掌握学情,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