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音乐教育融入“非遗”烟墩大鼓教学探讨

2021-06-10 02:59邓婷婷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教育

【摘 要】本文阐述“非遗”烟墩大鼓的基本情况,认为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融入烟墩大鼓教学可以培育高职学生的家国情怀、工匠精神,提高其审美情趣和能力,强健其体魄,提出建立“教练型”双师教学团队、构建“本土化”音乐课程体系、实施“三融入”教育教学模式、推行“四结合”课程评价机制等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音乐教育 烟墩大鼓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0172-03

烟墩大鼓源于百姓的生产劳动实践,承铜鼓之遗风,是民众音乐交流、邻里和谐相处的社会载体和文化纽带,其音色浑厚、声传百里、气势磅礴、催人奋进,给人以不畏风暴、奋发图强、催人向上的精神和力量,彰显和凝聚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是我国灿烂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有条件的高校要向全体学生开设丰富的民族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如何在高职教育中有效融入民族元素的音乐艺术教育,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烟墩大鼓在多个方面与高职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高度契合,研究和探索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融入烟墩大鼓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非遗”烟墩大鼓简述

烟墩大鼓是广西本土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族民间传统打击乐器。烟墩大鼓做工精良、造型厚实粗犷,由鼓面、鼓身(鼓桶)、鼓脚(鼓垫)三个部分构成,使用大型原木、牛皮、篾青片、竹钉、木块等材料手工制作而成,常见的烟墩大鼓鼓面直径为0.7~1.5米,鼓高为1.8~3米,鼓体重量为50~100千克。按《文献通考·乐考》关于鼓的分类,烟墩大鼓既属于“雅部”足鼓类,又属于“俗部”大鼓类,是“六鼓四金”的遗风,烟墩大鼓根据音域高低可分为高音大鼓、中音大鼓和低音大鼓三种。烟墩大鼓的阵仗通常可以分为“一字长蛇式”“人字雁阵形”“城楼墙垛式”“乾坤八卦式”,其擂鼓方法独特,雄壮声威,鼓队以高、中、低音鼓集群,以快、中、慢节奏变化,分起鼓、转鼓、滚鼓、压鼓、收鼓等步骤,鼓手通过领鼓、呐喊等方式,引领鼓队的击鼓力度起伏变化、张弛有度。

烟墩大鼓发源于“中国荔枝之乡”广西钦州市灵山县西北部—— 烟墩镇,主要分布在灵山县烟墩镇、平南镇、沙平镇及相邻的横县南乡镇部分村庄。从东汉起,烟墩镇就有擂鼓的传统习俗,在宋朝时期,烟墩大鼓用于传递战争信息、驱兽逐邪,后沿袭用于祈福、祭祀、节庆助兴、耕作、战争、悦神、助兴竞技及艺术交流等,人们热衷拼鼓、赛鼓,“击鼓迎春”“百面烟墩大鼓闹新春”“赛鼓贺岁”是当地传统的民俗节庆活动,集市、村际间的鼓会上,人山人海、人潮涌动。现今,逐渐盛行于百舸竞发的北部湾畔,活跃在充满生机的八桂大地上。烟墩大鼓的制作与表演横跨音乐学、传统手工技术、民间文学、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领域,融合了壮汉文化,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构造功能和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于2008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融入烟墩大鼓教学的意义

高职院校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求的,既有岗位技能又有人文素养的,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强调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报国之志、爱国之情,锻造学生敬业乐群、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優秀品质,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融入烟墩大鼓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厚植高职学生的家国情怀。烟墩大鼓是百姓民俗文化中的瑰宝,它具备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民众认同感,是民众情感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纽带。烟墩大鼓可以激发村民内心深处的乡情,凝聚乡亲们的精神力量。据调研发现,盛行烟墩大鼓的村屯、城镇,民风淳朴、治安良好、百姓团结友爱。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融入烟墩大鼓教学,可以使高职学生深层次了解烟墩大鼓的文化生态、历史源流、音乐形态、文化内涵、人文情怀,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理念和基本精神中,融化在民族精神的血脉里,涵养深沉的家国情怀、民族情怀、为民情怀。

第二,培养高职学生敬业乐群、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周易·系辞》说:“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鼓声像雷声一样可以引来雨水,滋润万物生长。烟墩大鼓文化可以培养人们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的担当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烟墩大鼓的演奏以鼓手铆足劲挥槌而动、节奏划一为基本要领,随着领鼓者的领奏,做好“起、转、毕”,节奏时疏时密、有简有繁。高职学生通过学习烟墩大鼓的文化与演奏技巧,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提升敬业乐群、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第三,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鼓,是踏着生产劳动的节奏步入音乐殿堂的,其包容了中国美学理论的厚重底蕴,饱含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创新元素,它的魅力焕发在影视、舞蹈、文学、声乐、摄影等领域。烟墩大鼓的演奏步骤分为“开鼓”“转鼓”“促鼓”“串鼓”“煞鼓”,京锣、马锣等乐器加以组合,高、中、低音大鼓相互配合形成和声。鼓乐声有时宛如闷雷滚动,待挥槌促鼓,有时如同暴风骤雨,而压槌收鼓,有时如同旌旗猎猎金戈铁马……烟墩大鼓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精神,包容了中国美学理论的深厚底蕴,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融入烟墩大鼓教学,可以使高职学生从中感受到优秀鼓文化的浩瀚正气和动听鼓乐的斑斓激扬,在激情的体验中提高审美能力。

第四,锻造高职学生的强健体魄。烟墩大鼓表演刚劲、雄浑,排山倒海、撼天动地的鼓曲往往出自人高马大、力大无穷的青壮年之手。烟墩大鼓形器特征独特,鼓高1.8~3米,鼓手要站在与鼓高匹配的凳子上,挥动与鼓面大小相适的两根长形木槌进行擂鼓,擂鼓需要大量体力,经常擂鼓者,体型健美,身体素质好。演奏烟墩大鼓既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滚滚雷声天际来、千军万马奔腾去”的壮观鼓乐,需要演奏者舞动全身筋骨奋力捶击,如演奏时长较长时,还需几名鼓手轮番上阵,坚持擂鼓,可以增强体质、强身健体。因此,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融入烟墩大鼓教学,有助于学生强身健体,培养坚强意志。

三、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融入烟墩大鼓教学的策略

(一)建立“教练型”双师教学团队

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开展烟墩大鼓教学,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内训外培、内外强化、引聘结合等方式夯实“教练型”双师教学团队。一是与“非遗”文化研究基地合作,开发教材及研究教科研项目,深入挖掘“教练型”双师教学团队的潜力。二是建立音乐教育教研机构,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交流活动。例如,推进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创新,融入优秀本土文化;执行教学计划,深入研究教学改革的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实地采风调研,把新题材融入教材中;实施教学指导,不断总结推广教学经验,及时了解和解决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三是邀请烟墩大鼓传承人入校开展师资培训,夯实烟墩大鼓传统文化教学发展的根基,大力提升“教练型”师资队伍的民间艺术修养和能力水平,提升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

(二)构建“本土化”音乐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时间短但内容多、授课不够深入、本土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因此,要改革创新音乐教育课程设置,融入“非遗”文化,优化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一是合理安排教学模块,融入广西本土文化、“非遗”文化特色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可将课程设计为四个模块:声乐模块(汉族民歌、广西壮族嘹歌、广西那坡壮族民歌、中国通俗歌曲)、器乐模块(中国器乐、广西烟墩大鼓)、戏曲模块(京剧、桂剧)、室外实践模块(广西烟墩大鼓演奏),教学内容融入本土文化特色,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既接地气又符合当地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与兴趣。二是不同的模块由不同的专业教师担任教学,提高音乐教育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使学生得到专业的指导与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如烟墩大鼓演奏,由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人劳传永等进校传习。三是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源和自身条件,进行分类教学,身体素质好、乐感好的男生可组成烟墩大鼓表演展示组,嗓音条件好的学生可组成民歌小组等,必要时,进行形式创新融合,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和素养。

(三)实施“三融入”教育教学模式

创设烟墩大鼓课堂教学的良好环境,融入制度建设、人文课堂教学观、社会实践,将高职院校的音乐课堂打造成思想解放、情感交融、知行合一、团结协作、积极探索的场所,教师给学生提供勇于实践、积极求真的空间。

第一,重视顶层设计,融入制度建设。立足“非遗”文化传承,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位置,写入学校“十四五”规划,制订《学校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办法》《学校关于本土非遗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大纲》等,规范和保障“非遗”文化教育融入创新性人才培养,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深度融合,加强广西本土地域文化研究,开发传统“非遗”文化资源。

第二,以学生为主体,融入人文课堂教学观。在教学中,少运用“灌输”“说教”“训导”“训练”等传统教学模式,多运用“讨论”“对话”“实践”“反省”的人文课堂教学观,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学会深入探索深层次的民俗文化与人文精神。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打鼓节奏,并关注和喜爱上烟墩大鼓的音乐文化。如在“烟墩大鼓文化”一章中,课前布置学生查阅图文资料、网络音频等,搜索烟墩大鼓起源、发展沿革、制鼓工艺、擂鼓阵法等文化,制作PPT、MV、VR、微课,并采取讲授、展示、故事讲述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非遗”文化;教师可让学生观看采风整理的视频资料,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烟墩大鼓的深厚文化及背后鲜活的故事,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烟墩大鼓的独特魅力;在教学中,采用“行动学习理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寻找烟墩大鼓融入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难题及解决问题举措,教师给予点评,再付之行动实施;在讲解“打鼓技法”时,教师提前教授常用乐理知识,采用手鼓、小军鼓、快板、杯子等辅助道具来模拟鼓、锣、钹等,帮助学生学习掌握烟墩大鼓鼓谱中各种节奏类型,并分不同乐器和声部进行配合演练。鼓励学生勇于完成音乐展演作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完成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一个音乐展演作品,形式不限,可以为广西民歌演唱、烟墩大鼓演奏、戏曲表演、中国通俗歌曲演唱、舞蹈表演、相声表演等,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在不断实践训练中取得巨大进步,亲身体验音乐教育课程的强大魅力。

第三,强化品牌意识,融入社会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增强实践的感知与体验,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行动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情境再现法”“成果提升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在任务、项目、展示中充分表现自我,增强自信心,激发潜能。增强文化品牌的意识,挖掘和创作烟墩大鼓文化艺术作品,探索与壮族民歌、壮族舞蹈、龙狮等相融相生的途径,创作优秀作品。选拔具有一定艺术素养、良好身体素质的学生組成烟墩大鼓演奏精英团队,利用第二课堂时间,在传承人的精心指导下,在艺术教师创作编排下,集中力量排演原创作品,力争参加全区大学生艺术展演、“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区直科技文化艺术节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打造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名片。同时,促进烟墩大鼓传承与发展,提高烟墩大鼓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推行“四结合”课程评价机制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你要学会评价学生。”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业学习、课堂表现、技能掌握等做出的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科学、合理、正确的评价机制,应注意“四个结合”:一是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外部评价是指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学校团委对学生参加“非遗”文化传承、艺术实践等情况进行的评价,内部评价是指课程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二者结合,可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加深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应用技能发展。二是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通常指学生的期末考试,过程性评价则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践练习、技能比赛等方面,两者结合,可以使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另外,终结性评价也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议教,而过程性评价指学生对教师平时教学的意见与建议,两者结合,可以促使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三是延迟评价与及时评价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使用“行动学习理论”,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学生陷入学习困境,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式方法有较大偏差时,教师理应及时进行积极评价、客观分析,给予科学指导,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四是激励表扬与正确引导相结合。“激励表扬”要注意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对认真听课、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予以表扬,对高质量完成作业、积极参加“非遗”文化传承活动的学生应给予及时的肯定,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成效、学习取得的进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正确引导要注意客观公正、把握时机,当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感到迷惘,或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时,教师应客观公正地指出,具体说明评价的理由及事实,指明改进方向,使学生真正明确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激发其进取心、荣誉感。

总之,高职院校应按照音乐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融入“非遗”烟墩大鼓教学,探索和创新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翠芸,江春.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与高素质人才[J].中国冶金教育,2013(5).

[2]政协灵山县第九届委员会,中共灵山县委宣传.灵山文史总16辑:烟墩大鼓[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9.

[3]朱文娟,傅宝.从社会发展需求人才角度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12).

[4]陈昊武.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N].人民日报,2020-04-20(9).

[5]李香.谈新课程下的开放教学模式[J].中国音乐教育,2005(5).

[6]李淑丹.构建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应注意“四结合”[J].成功教育,2018(18).

注:2017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立项项目“灵山县烟墩大鼓艺术特色与文化生态变迁的研究”(2017KY1188)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邓婷婷(1980— ),女,广西灵山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舞蹈学。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教育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