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瘘洗剂配合改良式手术治疗肛瘘30例

2021-06-15 03:27王建民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洗剂瘘管肛瘘

唐 冉,李 明,王建民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安徽 合肥 230031)

肛瘘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溃破形成的异常通道,主要由瘘管、外口、内口三部分构成,其多是由直肠脓肿引流术后、脓肿溃破后继发形成的。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多采取手术治疗,目前该病治疗的手术术式众多,但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难以预料。改良式手术属于保留括约肌的术式,通过隧道式剔除瘘管及外口,可以有效保护肛门括约肌的存在,对于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疗效,同时可以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结合中医药治疗肛瘘优势显著,可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及有效缩短病程。痔瘘洗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化湿止痛等功效,主要通过熏洗作用,扩张肛周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加速已形成水肿的消退或避免新水肿的形成,减少创面充血,同时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笔者观察了痔瘘洗剂配合改良式手术治疗60例肛瘘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①既往患有肛周脓肿;②出现肛周流脓水、瘙痒、疼痛、水肿等临床症状;③有肛瘘外口、内口和瘘管,肛门镜检查可以发现直肠内有原发感染灶,表面黏膜充血、水肿明显,部分可见脓液渗出。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临床诊断标准;②年龄18~75岁。

1.3 排除标准 ①患有糖尿病、结核病、克罗恩病或接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者;②处于月经期、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③有中药过敏病史者。

1.4 一般资料 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的60例肛瘘患者,均为复杂性肛瘘,有两个瘘管和外口,外口开口位置均位于肛缘3 cm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23例,女7例;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38.23±10.26)岁。观察组男28例,女2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0.53±12.3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

χ

=2

.

092,

P

=0

.

148;年龄:

t

=0

.

786,

P

=0

.

43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诊疗方案,如一般体征监测、健康宣传教育、常规检查等。

2.1.1 对照组 患者予以改良式手术。操作如下:取侧卧位,常规无菌操作,铺巾,充分扩肛,将探针由瘘管外口探入。探查正确内口后,在距离外口1 cm 处用刀片作梭形切口,血管钳提起外口组织,沿探针逐步剥离瘘管及周围病变组织,另于外括约肌深部组织游离出一隧道,切除隧道处瘘管内口、外口及周围病变组织,用3-0可吸收线缝合隧道和肛瘘内口;予以肛门拉钩或皮肤拉钩,充分显露直肠瘘管内口,于瘘管内口上方作一半月形切口,游离出上端黏膜组织,向下拉伸,用可吸收线缝合于肛白线处,遮盖肛瘘内口,最终达到治疗效果。术后第2天开始换药,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伤口(取1粒药片,加热水约2 L,坐浴熏洗创面,早晚各1次),后予以常规换药。

2.1.2 观察组 患者予以改良式手术,操作同上。术后第2天开始换药,予以痔瘘洗剂(由玄明粉、花椒、黄柏、苦参、冰片、樟脑等组成,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加工,每瓶500 mL,皖药制字 Z20050070)熏洗创面(取痔瘘洗剂125 mL,加入约2 L热水,坐浴熏洗创面,早晚各1次),后予以常规换药。

两组患者在后期换药过程中,关注术后创面的引流,谨防假性愈合,并注意保护肛周皮肤,均连续换药至创口完全愈合。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 术后第3、7天疼痛、水肿、渗液评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对上述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评分。见表1。

表1 术后常见并发症评分标准

2.2.2 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瘢痕大小 以创面完全上皮化作为创面愈合时间的标准,观察手术日至创面完全上皮化的时间;以新生上皮未覆盖创面最内缘与最外缘之间的直线距离衡量创面疤痕大小,测量时把直尺一端置于创面最内缘,顺着切口方向量至创面最外缘。

2.2.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手术总体疗效。治愈:患者原临床症状(肛旁流脓、瘙痒、疼痛、水肿)已完全消失。显效:患者原临床症状有两种及以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仅有一项症状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术后第3、7天并发症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水肿、渗液评分均较术后第3天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5)。两组患者术后第3、7天疼痛、水肿、渗液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第3、7天并发症评分比较

3.2 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瘢痕大小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P

<0

.

05),创面瘢痕明显缩小(

P

<0

.

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瘢痕大小比较

3.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肛瘘是肛肠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在各类肛肠疾病中所占的百分比为5.88%,各个年龄人群均可发病。现阶段肛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手术仍是肛瘘的主要治疗方法,如经典的切开挂线法、瘘管剔除法、瘘管直接切开法以及生物材料封堵法。依据手术对肛门括约肌的影响,亦分为括约肌切开及括约肌保留两类。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手术方式,术后肛瘘的复发以及术后对肛门功能不同程度的干扰,都是影响治疗效果的最主要因素。肛瘘一直以来愈合欠佳的原因主要是瘘管内的炎性组织愈合能力差、瘘管组织的残留以及排便时粪便或直肠黏液通过窦道内口进入窦道引起反复的感染等。如何改善肛瘘术后创面恢复,减少术后瘢痕组织和并发症的产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中药治疗在术后的应用逐渐增多。有研究发现,中药治疗有促进创面血管再生、抑制瘢痕增生的功效,对肛瘘术后创面进行中药换药,可以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此次研究采用痔瘘洗剂联合改良式手术治疗肛瘘。痔瘘洗剂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院内制剂,由玄明粉、黄柏、冰片、花椒、苦参、樟脑等组方而成。玄明粉是由芒硝失水而形成,性寒味苦。周美儿等使用玄明粉外敷治疗急性附睾炎,证明其具有清热消肿、解毒止痛的功效。花椒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多酚类物质、生物碱等,其中挥发油具有抗氧化、抗炎镇痛、抗菌杀虫等多种药理作用;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抑菌保鲜等多种功能活性。黄柏中含有小檗碱、黄柏碱等生物碱类物质,Yan等认为小檗碱能够有效地降低结肠中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γ的含量,缓解炎症反应;滕杨等认为黄柏萃取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清除氧自由基。苦参主要含有苦参碱、苦参黄酮等成分,近年来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其具有抗病毒、抗炎的作用。冰片含冰片酯类成分,冰片酯具有抗菌杀虫、止痛的功效,黄晓敏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冰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樟脑内含有萘,具有止痒和镇痛作用。综上所述,痔瘘洗剂具有消肿止痛、清热化湿止痒的功效,是临床上常用且疗效明确的一种肛肠科常见疾病术后熏洗坐浴的药物。痔瘘洗剂治疗可以保持肛周创面的清洁,加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及杀灭肛瘘术后创面的细菌,减少细菌的繁殖,减轻肛周炎症反应及水肿的产生;另外,通过热水的熏蒸作用,药物成分得以更有效接触创面,促进术后创面的血液循环,增强创面肉芽组织及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尽快促进肛周创面的愈合及减少瘢痕组织的增生。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痔瘘洗剂配合改良式手术治疗肛瘘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小创面瘢痕,减轻术后并发症,疗效优于高锰酸钾配合改良式手术治疗。

猜你喜欢
洗剂瘘管肛瘘
短轴追踪扫查法在肛瘘经体表超声检查中的诊断价值
肛瘘切除术联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肛瘘伴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药外洗剂加自拟敷脐散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肛瘘诊断与治疗
“耳仓”是福还是祸
长期留置肾造瘘管患者的护理
乔利·布朗与干洗剂
2014年第12期“卡通部落”参考答案
中药坐浴治疗170例肛瘘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
餐洗剂:维护健康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