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大承气汤灌肠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2021-06-15 03:27李晓泉经文善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灌肠胰腺胰腺炎

侯 清,李晓泉,张 琦,经文善

(1.安徽省亳州市中医院,安徽 亳州 236800;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3.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外科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1)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按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AP、轻度重症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按病理改变过程又可分为水肿性AP和出血坏死性AP,前者具有自限性,预后较好,病死率不足1%,而后者病程进展快,病死率为20%~30%。目前临床上AP以保守治疗为主,辅以手术或内镜技术,但仍存在着患者恢复慢、并发症多、治疗周期长等问题。AP属中医“腹痛”“结胸病”等范畴,其病位在腑,而中医认为“六腑者以通为用”,故中医在AP的治疗上将“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作为总则,中医药及早干预,既可有效治疗临床症状,又可阻止或延缓病情向重症发展。笔者从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运用复方大承气汤灌肠联合芒硝外敷治疗AP,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AP及临床分度诊断标准:参考《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所有患者均行实验室检查和消化系统彩色超声、CT或MRI以确诊。②符合中医湿热内蕴或腑实热结证的诊断标准:湿热内蕴证可见腹痛、口苦泛恶、小便短黄、大便不畅、舌红、舌苔黄厚腻、脉滑数;腑实热结证可见腹痛或腹胀、恶心呕吐、身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舌苔燥、脉涩。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1.2 排除标准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对治疗药物存在过敏,更改治疗方案或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1.3 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安徽省亳州市中医院确诊的107例AP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男26例,女28例;年龄20~85岁,平均年龄(54.30±18.90)岁;AP轻型36例,中重型18例;胆源性胰腺炎27例,高脂血症20例,其他原因引起7例。对照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10~85岁,平均年龄(60.80±17.86)岁。AP轻型35例,中重型18例;胆源性胰腺炎27例,高脂血症性21例,其他原因引起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

χ

=2

.

155,

P

=0

.

142;年龄:

t

=-0

.

732,

P

=0

.

466;分型:

Z

=-0

.

069,

P

=0

.

945;病因:

χ

=0

.

348,

P

=0

.

840),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①禁食和鼻胃管胃肠减压。②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胃肠外营养支持,中重型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③使用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中重型使用质子泵受体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④无论轻型或中重型,如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则辅以乌司他丁和激素治疗。

2.1.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和芒硝外敷。①中药灌肠:大黄、芒硝各20 g,厚朴、炒莱菔子、枳壳、赤芍、丹参各10 g,桃仁6 g。灌肠方法:上述中药水煎、浓缩,取汁200 mL,上午、下午各灌肠1次,每次100 mL,疗程为10 d,水温37~39 ℃,通过输液器经肛门以每分钟40~60滴的速度滴注至肛门上20~30 cm肠道,并保留20~30 min。②中药外敷:选取亳州市中医院中草药房中颗粒状芒硝300 g,将其密封于专用棉布袋内,平铺于胰腺体表投影区并用腹带固定,8~10 h更换1次,治疗疗程为10 d,外敷时注意观察患者腹部皮肤情况。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治疗前、治疗后第10天空腹抽取周围静脉血2 mL,使用全自动血球仪(XN-9000型,Sysmex公司)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清CRP水平。

2.2.2 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及血清电解质 治疗前、治疗后第10天空腹抽取周围静脉血4 mL,使用生化分析仪(H7600-120E型,日立公司)检测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钙离子(Ca)、碳酸氢根离子(HCO)水平。

2.2.3 影像学特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由专门的影像学医师对治疗前、治疗后第10天CT资料进行阅片分析,并由专人记录、收集患者有无腹盆腔积液、有无胰腺肿胀、胰腺周围渗出情况等,其中胰腺周围渗出可分为无渗出、少量渗出(渗出范围<30%)、中量渗出(渗出范围30%~50%)和大量渗出(渗出范围>50%)。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胰腺假性囊肿等,均由专人统计。

2.2.4 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进食以及住院时间 专人听诊患者腹部4分区,每区每次听诊5 min,若超过2区肠鸣音在每分钟3次以上则确定为肠鸣音恢复,记录其最早时间,同时记录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进食时间和总住院时间。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清CRP水平比较 除淋巴细胞外,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清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

.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清CRP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

.

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RP水平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MY及电解质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MY水平显著降低,K、Na、Cl、Ca、HCO水平均显著升高(

P

<0

.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MY水平降低程度和血清Ca、HCO水平升高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

.

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MY及电解质水平比较

3.3 两组患者治疗后影像学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胰腺肿胀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χ

=4

.

73,

P

=0

.

030),胰腺周围渗出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

Z

=-2

.

758,

P

=0

.

006);而两组患者腹盆腔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3

.

584,

P

>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9%(

χ

=4.491,

P

=0.034)。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影像学特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

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4 讨论

AP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以防止疾病的进展,同时有效防治并发症。目前对于AP的治疗,以禁食、胃肠减压、液体复苏、抑酸抑酶等综合疗法为主。相比西医手段,中医治疗可发挥治未病、内治外治结合的特点,在AP的治疗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显示,中药灌肠联合芒硝外敷干预后,患者胰腺功能损伤明显减轻,有效地避免了AP的病情进展而利于病情的恢复,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治疗疗程缩短。

中医认为,AP多由外感六淫之邪、情志因素、暴饮暴食,或创伤、胆石、虫积等诱发,其病位在腑,又与肝、胆、胃、脾、肠等相关联,故而病情复杂,证候多变,发为本虚标实之病,然多有湿热瘀滞之特点,并表现在AP发展的不同阶段,因此治疗上当采用通腑泻热、祛瘀除湿之法。复方大承气汤由大黄、芒硝、厚朴、炒莱菔子、枳壳、桃仁、赤芍、丹参组成,方中大黄泻热通便、逐瘀通经,芒硝软坚润燥、并助大黄泻热攻积,枳壳破气消积,厚朴下气除满,炒莱菔子降气除胀,桃仁祛瘀润肠通便,赤芍凉血散瘀止痛,丹参化瘀通络,全方着重泻热通便,并以理气化瘀之品,共奏腑通热泻、瘀祛湿除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通过灌肠的治疗方式,复方大承气汤可直接作用于肠道,增强肠道蠕动能力,从而促进AP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同时利于加快肠道内容物的清除。由于AP坏死感染的主要原因是肠道细菌的移位,复方大承气汤有助于其加速排出,并改善肠道和胰腺微循环,同时保护肠黏膜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芒硝,性寒,味苦、咸,归胃、大肠经,功属泻下药,具有泻热通便、软坚消肿、滋阴泻火之功,AP多有湿热瘀滞之证,芒硝可有效清除湿热毒邪而无伤阴之弊。芒硝外敷胰腺体表投影区,可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病患处,避免肝脏首过效应,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芒硝外敷与复方大承气汤联用,可以发挥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优势,不仅能增强泻热通腑、祛瘀除湿的效果,还能改善胰腺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CRP、AMY水平显著降低,而Ca、HCO水平明显升高,同时胰腺肿胀、胰腺周围渗出情况、临床症状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5)。

复方大承气汤灌肠联合芒硝外敷,从不同的位置作用于胰腺,均符合“以通为用”之治则,其对于AP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炎症指标的控制、胃肠功能的恢复、并发症的发生等均具有确切的疗效。由此,把握治疗之根本,充分发挥中医治疗手段的联合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实践。本实验中灌肠方的配伍,灌肠液的速度、温度以及外敷芒硝的量与使用频率均方便易行,有利于发挥出最大的治疗效果,然而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尚需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进一步证实中医药治疗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灌肠胰腺胰腺炎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关于急性胰腺炎你了解多少?
胰腺损伤CT诊断及注意事项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临床观察
胰腺超声检查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
胰腺微创手术,第二天可下床
维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胰腺炎3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