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2021-06-15 20:16孙玉莲
教育界·上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审题立意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孙玉莲

【摘要】一篇好的作文离不开独特的立意,而立意的前提是审题,即只有审题精准才能够立意准确。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审题立意,注重创新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审题立意,从而使其在写作时能够更加轻松容易,提高写作水平。目前,小学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只有抓住审题与立意两个方面展开教学,才能化解作文教学的难点,提升作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作文;审题立意;教学方法

写作离不开审题和立意,审题准确、立意新颖,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从审题和立意两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作文题目,并从新颖、创新的立意出发进行写作[1]。学生只有审题清楚,才能立意新颖,写出的文章才吸引读者的眼球,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一、小学生作文的审题与立意的现状

作文教学要围绕审题与立意展开,审题不准确,作文的主题就容易跑偏;立意不精准,作文的语言和内容就不独特、新颖,作文就犹如没有灵魂,变得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存在畏难心理,认为作文很难写,因此遇到作文题就不主动思考,这样自然写不出优秀的作文[2]。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和写作习惯,看到作文题目就写,不懂得认真分析题目,写出来的作文没有严谨的结构,还容易偏题。还有些学生在写作文时存在套题目的现象,遇到了自己曾经阅读过的类似作文题目,就将所读过的文章根據印象描述出来[3]。这种写作方式不是自己的真实创作,而是模仿的创作,因此作文无法表达真情实感,也不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想写出好作文,学生就要丰富作文内容,优化写作手法。而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又要教会学生审题立意。教师应鼓励学生体验丰富的生活,并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4]。

二、小学生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语文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理念,端正语文教学思想,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在写作文时,部分学生没有读懂题意,不知道如何下手。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其语文学习效率,使其写出优美的作文。

(一)提炼作文题目的思想与内容

通常情况下,在写作材料作文时,小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文题目的内容和思想进行提炼与分析。

例1: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决心抓住这个机会锻炼一下自己,我克服了不少困难,洗衣、做饭……爸爸、妈妈回来了,看到这情景……要求:(1)请以上述材料为基本内容,展开合理想象,突出重点,把事情的经过部分写得具体一些。(2)适当进行心理活动描写。

在这一作文题目中,我们可以提炼出的中心思想是:“我”要成为家的小主人,主动做家务,锻炼一下生活技能,并展示给爸爸妈妈看。根据问题(1)可知,作文要描写的是在这种场景下,“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劳动,做了哪些事情,爸妈回来看到以后的惊讶表现。由于每个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思想理念不同,在家中做家务的状况不同,该作文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写出自己在父母不在家时会做哪些家务,并对这些进行合理的想象。因此,学生可以写作的空间很大,但是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写下来,要“突出重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集中写一两件事情,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写到作文中。问题(2)也提出了要求,即描写“心理活动”。而分析材料可知,现场的人主要是“我”和“我”的爸爸妈妈,因此学生要主要描写这三个人的心理活动。

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一张草稿纸,分析作文题目中的要点并记录下来。教师要先带着学生分析,然后进行补充,从而让学生抓住作文题目的要求,更加精准和高效地写作。

在例1中,小学生可以记录的内容有(1)爸爸妈妈出去了;(2)我在家做家务,做些平常想做又做不成的事情;(3)爸妈回来会怎么想;(4)描写我们的心理活动。这样,审题也相当打了一个“草稿”,将要写作的中心内容概括了出来,在写作文时可以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

(二)联想法引出作文立意思路

教师在引导学生审题的过程中,也要让学生掌握立意的方法,在确定写作题目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立意。小学作文训练锻炼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而真情实感是小学作文中应具备的要素。部分小学生在写作时瞎编乱造,没有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导致写出的作文乏味无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体会生活中的点滴感动[5]。

例2:“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你选取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把题目《那是一次(##)的尝试》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具有一定的条理。

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审题,列出中心思想:(1)尝试是实践活动,有成功也有失败;(2)尝试让人有所发现和感悟;(3)我生活中的一次尝试;(4)那是一次(##)的尝试。学生写这篇作文,要合理联想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经历,选择一次难忘的尝试经历。而在选择经历时,学生要结合题意,即这个经历是有意义的、难忘的,比如,自己尝试做饭,可能做成功了,也可能没有做成功。但是,学生写作文时,要将这个过程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

(三)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写的是生活,无论自己想象还是描述生活,要想写出一篇具有丰富内容的作文,小学生都要与生活亲密接触,更加细致地了解生活的方方面面[6]。教师要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如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角落,了解校园的发展历史、发展规划,校园中出现的感人故事等,让学生有所感悟和启发。另外,在实际生活中,父母要多引导孩子看书学习,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如让孩子利用周末时光去博物馆、美术馆、敬老院等地方参观或做小小志愿者,参与社会实践,敢于尝试新鲜的事物,并不断坚持,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写作时言之有物。

例3:记一次活动,(1)在小学生活中,学校和老师组织你们参加过许多活动,如参观访问、春游、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等,请你把感受最深的一次活动记叙下来。(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

对于这篇作文,学生首先应弄清楚题意,即描写一次自己参加过的活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参加过的活动有很多,但是不仅限于上述的活动,其他方面的活动都可以写进来。而写作要求是作文内容要具体,有中心、有条理,不能将作文写成流水账,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教师要先让学生写下来自己所参加过的活动,然后用对比、联想的方式选出一个有意义的活动,接着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另外,教师还要教授给学生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构思好文章结构。

(四)精选生活素材,增加立意角度

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写作的素材,学生只要留心观察,就可以写出优美的文章。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担任“小小记者”,采访一些社会人物,然后写一篇新闻稿,也可以引导学生成为“主持人”,写一篇演讲稿。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学生才能在写作中通过丰富的内容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看书,了解国家大事和社会新闻,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让其写出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7]。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耐心教导学生,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效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将题目中有价值的重点信息提炼出来,使学生在清楚认识到题目意图后,再进行写作。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审题所得,创新作文立意,让作文富有个性,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点滴,感悟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生活中提取作文素材,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和创新作文的立意,从而提高作文质量。

【参考文献】

贺小利.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必要性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79.

丁学洪.如何增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趣味性[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1):44-46.

鲜红.浅谈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个性化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58.

赵海龙.小学作文教学的趣、法、味[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8):48-50.

钱丽娜.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56.

祁惠.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体现创新性[J].华夏教师,2020(20):47-48.

刘艳.强创意 激创见:小学创意作文教学方法谈[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6):11-12.

猜你喜欢
审题立意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谈初中生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指导
研究高考作文 提升高中生审题拟题能力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几点思考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
分层次序列化训练增强考场写作的增分因素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应把握好“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