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得咳颗粒治疗风热犯肺型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

2021-06-21 06:26冯原黎展华唐友明陈斯宁姜枫孙正伊陈日兰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南宁530011
江西中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西医颗粒

★ 冯原 黎展华 唐友明 陈斯宁 姜枫 孙正伊 陈日兰(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南宁530011)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简称急性支气管炎)是由微生物感染、物理刺激、化学性刺激或过敏因素等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通常持续1~3周,该病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合并细菌或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1]。部分年老体弱患者可发展为迁延性支气管炎,症状明显者频繁、剧烈的咳嗽可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西医方面一般予以抗感染、止咳、祛痰治疗[1-2]。止得咳颗粒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院内制剂,是治疗风热犯肺证咳嗽的常用中药制剂。本文研究观察止得咳颗粒联合西医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呼吸内科、老年病科、急诊科200例符合研究要求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就诊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20~63岁。观察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19~62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与辩证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1],属于急性或亚急性咳嗽的患者。病史:由呼吸道感染引起,感染控制以后迁延不愈的一类咳嗽。主要症状: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粘液痰。主要体征:肺部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肺通气功能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诱导痰检测细胞学检查嗜酸细胞比例<2.5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有明确的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史。咳嗽为主,或伴有咳痰,或咽干、咽痒。胸部查体及X线无明显异常。中医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符合风热犯肺证型:咳嗽,痰稠色黄,鼻塞,流黄浊涕,身热,微恶风寒,口干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1.3 纳入标准 1)符合急性支气管炎的中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风热犯肺证辨证标准;3)年龄18~65岁;4)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并完成相关签字。

1.4 排除标准 1)合并呼吸系统其它引起咳嗽的疾病;2)合并心、脑、肝、肾、消化、内分泌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3)对多种药物过敏者;4)妊娠、哺乳期妇女。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纯西医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抗生素抗感染,辅以止咳祛痰治疗。观察组:止得咳颗粒联合西医治疗。止得咳颗粒由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药物研发中心生产。止得咳颗粒药物组成:龙脷叶、射干、桔梗、白前、黄芩、青天葵、枇杷叶、荆芥、薄荷、柴胡。每次服用止得咳颗粒1包(15 g),一日3次。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治疗7 d。

2.2 观察指标 参照《中药新研究指导原则》[4]拟定。痊愈:治疗后患者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且症状评分为0。有效:治疗后患者血常规感染指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或者症状评分好转大于50 %。无效:治疗后患者血常规感染指标较治疗前无降低,甚至有增高,症状评分好转小于30 %。

咳嗽症状积分[1]: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分为 0~3级,记 0~3分,治疗前后各评价 1 次,见表1。观察患者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变化。

表1 咳嗽症状评分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和统计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总体疗效比较(n=100)

3.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日间咳嗽症状评分与夜间咳嗽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日间咳嗽症状评分与夜间咳嗽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日间咳嗽症状评分与夜间咳嗽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比较( ,n=100)分

3.3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更明显(P<0.05),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 ,n=100)%

3.4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更明显(P<0.05),见表5。

表5 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n=100)%

3.5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更明显(P<0.05),见表6。

表6 治疗前后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比较( ,n=100)%

4 讨论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常持续1~3周,起病先有鼻塞、流涕、咽痛、声音嘶哑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发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5]。急性支气管炎西医治疗以对症止咳祛痰治疗为主,咳黄脓痰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可予抗生素治疗[1-2]。中医方面急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咳嗽”范畴,以实证多见,风热犯肺型为急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证型,治疗上主要以疏风散热、宣肺祛邪为主,并重视化痰顺气,使痰清气顺、肺气得宣、咳嗽易愈[5-6]。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院内制剂止得咳颗粒主要组成成分为:龙脷叶、射干、桔梗、白前、黄芩、青天葵、枇杷叶、荆芥、薄荷、柴胡[7]。主治病证为风热犯肺引起的咳嗽。外感风热或风寒郁久化热,侵犯肺卫,肺气宣降失常所致的咳嗽、咳痰,治宜清热、止咳、化痰、利咽,兼以疏风解表。方中龙脷叶性平味甘淡,入肺经,具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之功;射干味苦性寒,有清热、消痰、利咽之功效,亦归肺经,共为君药。桔梗辛散苦泄,归肺经,善于开宣肺气,祛痰利气,白前味辛甘性平,长于降气化痰,二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君药宣肺止咳之力,黄芩清肺泻火,共为臣药。青天葵清肺止咳,散瘀消肿;枇杷叶清肺止咳,又能祛痰、平喘;荆芥、薄荷疏风解表,以祛在表之邪,又能利咽;柴胡和解表里,退热,均为佐使之用。诸药合用,使上焦风热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降则咳嗽止。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咽炎等属风热犯肺者。

本研究采用止得咳颗粒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的观察组与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作疗效对比观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总体疗效、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体疗效较好,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较前明显下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止得咳颗粒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比单纯西医治疗在治疗风热犯肺型急性支气管炎疾病方面总有效率更高,炎症指标改善更明显。止得咳颗粒在治疗风热犯肺型急性支气管炎方面能和常规西医治疗发挥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止得咳颗粒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比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西医颗粒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anyi granules (免疫Ⅱ颗粒) for reversal of immune nonresponse follow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a randomized,double-blind,multi-center,placebo-controlled trial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十味鹅黄颗粒中3种成分
疏风定喘颗粒辅料的筛选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