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静候花开

2021-06-21 07:28吴双琴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预设语文课堂情境

吴双琴

语文课堂教学要能真正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把美融入教学,把德育渗透课堂,使教学过程充满美感,使学生在自由和谐的状态中与教师一起享受学习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怀着真挚的情感,创设一个充满美感的课堂,润物无声,让学生亲近语文,体味语文课的情趣和韵味,享受语文学习的愉悦,情感得以升华,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升生命的品位。

一、情境再现,直击人心

创设教学情境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和谐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强烈的兴趣,并能拓展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谐的教学情境便是美的情境。我常在语文新课教学时播放一首与当时主题相关的音乐,并配上富有诗意、能调动学生激情的画面,辅以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引导学生快乐地进入新课的探究,迫不及待地带着预设的目标任务融入课文阅读。学生的灵感因为这些情境的预设不断迸发出来,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思维。毫无疑问,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快乐的、轻松的、备受学生推崇的。于和谐的氛围中,达到育人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初中语文八年级的《背影》这篇课文时,我首先播放满文军的《懂你》这首充满深情的歌曲,引导学生注意聆听,然后用一句话概括自己听完这首歌的感受。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从这首歌曲中他品味出了父母之爱的无私与伟大;有的说,“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这句最令他感动,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我因势利导,出示了事先精心准备的四幅与主题有关的图片,学生们在观察了图片后,自然对图片上的内容有了自己的见解。于是,就产生了探究课文内容的欲望。这时,我播放了课文范读录音。学生早已在这一连串预设的情境中真正地融入到作品所描绘的世界里。接下来,在品读文章的时候,我首先播放《背影》电影片段,再现父亲月台买橘的情景,让学生深切体会当时情境。接着,我结合课文内容,情不自禁地谈起自己对父爱的感受和一些遗憾的经历,引起了学生们强烈的共鸣。我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感念父母的操劳,体会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令我没想到的是,班上平时最调皮捣蛋的学生小峰竟然泣不成声,发誓要改正任性、叛逆的坏习惯,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孩子,以回报父母。就这样,通过一系列情境的预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形成了一个充满美感和人文气息的语文课堂。在这个课堂中,师生的情感距离就这样于无形中拉近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也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上完这一课,几个平时很调皮的孩子的家长打电话告诉我,孩子在家不顶嘴了,也懂得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了。我很欣慰,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棵开花的树,花期有早晚。我们只要适时引导,花儿终究会开。

二、自主发展,张扬个性

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

新课程观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基础上构建而成的。在自由、民主、平等的课堂上,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老师,我是这样认为的。”“老师,我有补充”“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正是由于这种和谐互动的课堂交流,学生的思维才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呈现出自然朴素的个性美,把我们的课堂教学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例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文中两次写到“啜泣”(“我听到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和“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是“啜泣”,在各自的语境中,它们的感情色彩相同吗?所表达的含义相同吗?同学们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认识到“啜泣”是一个中性词,前一处的“啜泣”是弱者面对困难所表达出的懦弱,是害怕,是惊恐,是不知所措。马上有人站起来反驳说,我认为它在这里应该解释为“喜极而泣”。我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对他说:“你还可以把两句话的语境结合起来理解。”我的话音刚落,就有人站起来说:“老师,我要补充,他们表述的不够完整,也不够准确。我同意第一个人对前一处的‘啜泣的理解,但我认为它的含义应该是“惧极而泣”;而后一处的‘ 啜泣一词是强者战胜困难后的喜悦,是激动,是兴奋,是幸福的自然流露,那它的含义当然是‘喜极而泣。”这是一名学习态度扎实、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的发言。她刚说完,便赢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于是,我适时进行口语交际点播,我问他们,当你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时,应该怎么说?孩子们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要含蓄委婉,要有礼貌,不能直接否定别人。看到孩子们这么快就明白了我的用意,我心甚喜。就这样,通过一通极富个性的探讨,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而且对文章主旨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学会了怎样补充别人观点,怎样进行口语交际。在这样的课堂上,我既是学生探索新知的向导,更是风雨同路的伙伴。走下讲台,融入学生,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敢想、敢说、敢问,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思维过程,发展了他们的个性美,也渗透了德育。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必须变成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作为教师,我们只有怀着真挚的热爱学生的情感,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才会让真实的情感充盈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从审美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并认真实施,真正让“美”走进语文课堂,让德育渗透语文课堂,取得美不胜收的教學效果,促进学生的快乐成长和有效发展。

润物无声,静候花开。每一棵树都会开花,每一孩子都会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猜你喜欢
预设语文课堂情境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