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教育研究

2021-07-08 15:58周逸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贫困生积极心理学新媒体

周逸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新媒体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生活、学习、社交等各个领域的渗透,改变了他们行为、思维和交流的模式。贫困生作为高职院校中备受社会关注的一部分群体,同样处在这波浪潮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贫困生们在新媒体时代所受到的积极影响。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研究手段,探讨在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中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扬长避短,改善和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贫困生; 新媒体; 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5-099-002

在各高职院校中存在着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贫困家庭。为彰显教育公平,确保每个同学顺利完成学业,高职院校不仅要在经济层面做好“扶贫”工作,同时还应在学业和思想上对这部分同学做好“扶智”和“扶志”工作。

一、积极心理学与时代的契合

本文采用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手段,查阅文献并针对贫困生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探讨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教育方式。以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受资助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网上问卷填写。共收到有效答卷562份,男生占比18.68%,女生占比81.32%,符合商学院男女比例,数据较为真实。其中,大一受资助生占28.83%,大二受资助生占25.09%,大三受资助生占32.21%,大四受资助生占13.88%,调查对象的年级较分散平均,可靠性较强。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由客观题和1道主观题组成。在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上,从受资助生的基本情况、受资助情况、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问题处理方式等角度设计了22道问题,其中单选题13题、多选题8题、主观题1题。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超过一半(60.5%)的受资助同学认为家庭贫困与心理问题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一结果与自1999年以来的有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变迁的历史研究结果相一致[1](张梅等,2018);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明显提高(李金德等,2013)的结果一致[2]。

这一结论提示我们,以往但凡提到针对贫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便先将这一群体的心理做一番“病情”分析(如迷茫、自卑、敏感、焦虑、人际障碍),然后依次“诊治”的做法可能已经不合时宜。因此,本文作者提倡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将贫困生从“被动受害者”的角色调整到“积极主动者”的角色中来,结合眼下新媒体时代的背景给贫困生带来的机遇,激发其潜能,寻找有效的心理教育手段。

二、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是由曾经的美国心理协会主席、心理学家Seligman于1998年提出,共有三个研究主题。第一,在主观层面上,研究人类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为:对过去的满足感、对现在的幸福感以及对未来怀有希望感。第二,在个人层面,主要研究积极的人格特质,这也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如人际交往能力、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对美的感受力等。第三,群体层面,在家庭、社区、学校和媒体等方面建立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三、新媒体对贫困生的积极影响

在网络和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日,高职院校的学生早已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新媒体时代。在这样一种情势下,高职院校工作者应该将新媒体给贫困生带来的积极影响放大升级,引导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乘势提高。同时,规避一些不利因素。从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上来看,新媒体的存在可以给学生们带来以下积极影响:

1.增加积极情绪的体验

开拓视野,表达自我。以往,大部分贫困生可能由于来自农村,与生长在城市的同学相比视野受到了相当大的局限。而如今,通过新媒体技术,他们只需要有一台能够上网的手机便可以看尽大千世界,浏览最新话题和潮流。图像技术、视频媒体的发展使得这些资讯活灵活现,再不是遥远的“天方夜谭”。因而,贫困生们增加了很多与普通同学可以互相交流的共同话题,为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奠定了基础。

同时,网络平台上的虚拟性、平等性、匿名性,更有利于部分内向的贫困生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也很容易在自己账号下成为舞台的中心,让周围的世界关注到自己。尽管都是虚拟的平台,但却在现实生活中增进了他们当下的幸福感,建立了对未来的希望感。

2.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前提是承认人类是具有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适应性等能力的。新媒体的世界横不着边、纵不触底、漫无边际。在这个世界中个人的探寻足迹构成了怎样一个轨迹正恰恰反映出这个人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适应性。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探讨一些形而上的终极话题: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其实在新媒体这个二次元世界里,依然存在着这些形而上的问题。虚拟世界的网络信息因为其丰富性、广泛性、趣味性和便捷性产生了有别于现实世界的一些对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的好处,能够帮助个体激发和强化现有能力和潜在能力,使这些能力融入平时的工作和生活,天长日久,这样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

第一,学会交往,改善人际。社交网络承载和加强了大学生们的现实社会交往,实现了大学生弹性社交网络。许多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言、在不太熟悉的人面前讲话的贫困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跨出与人沟通的第一步,感受、学习与人交往的方式和技巧,进而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第二,积极求知,主动学习。互联网上信息量大、开放程度高、不受时间地点服务对象的限制,使得互联网颇有一种百科全书的感觉。根据我们的调查问卷可知,受助生平时遇到的最大困难从高到低依次是人际交往问题(37.4%),学习成绩不理想(35.4%),心理问题(17.6%)和恋爱不成功(10%)。更進一步地,男女在平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在性别上存在不同,尤其是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方面,男女存在显著差异(p<0.05,t=3.849),可知男生相比较于女生更容易认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是遇到的最大困难(如表1)。因此,对于学习不理想的贫困生来说,大量的学科知识可以在上面搜寻到相关信息,并且以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各种形式鲜活地呈现出来,对上课的传统教学形成了补充。这样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贫困生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工作能力,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

第三,自学心理,增进自知。对于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来说,渴求发展和积极成长是他们内心天然的迫切愿望。尤其对于贫困生,他们往往能正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较高的自强自立精神。通常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他们会通过新媒体和互联网进行原因探寻,寻找改善方法,再去借阅购买心理学书籍,有针对性地自学心理学知识。新媒体的这一作用无疑对促进他们积极的人格特质提供了帮助。

3.建立群体层面的归属感

在高职院校中,依托多媒体和互联网,建立和巩固了各式各样的网络群体。有的是以现实中好友为基础而建立,如朋友圈;有的是因为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而建立;有的是将现实中共同参与的社团组织或者以同一地域为单位而建立。这些由群体创造、共享、互动的文化空间形成了校园亚文化,拉近了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连接,可以帮助个体克服孤独感,提供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新媒体背景下用积极心理学改进贫困生工作的几点思考

尽管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入贫困生工作并不新鲜,但是以下一些思考主要基于上文中分析的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新媒体时代给贫困生带来的一些机遇而提出,希望为贫困生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1.做好积极心理学与贫困生工作的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老师应从制度、手段、环境等大局方面酝酿积极心理学工作氛围。

在制度建设中,看到新媒体给贫困生带来的诸多改变,将有利于激发积极力量的因素纳入制度中,在制度建设中确立积极的导向。在工作手段上,扩展贫困生工作内容,除了最基本的经济补助外,构建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石,结合新媒体优点的工作体系。在环境创造中,营造轻松积极向上氛围。

2.结合新媒体优势转变传统心理学教育手段

第一,前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端。我们应将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的开端前移,从心理教育工作者端前移到有需要的学生端,让他们充分发挥主体自主性,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所需心理学知识,部分解决心理困惑。

第二,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结合当下比较流行的慕课(MOOC)、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新形态,一方面可以使心理教育课堂有限的宝贵时间得以更高效率的使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改变。这一类教学形态充分适应和体现了当下信息化时代的特性,统一了线上线下的学习并加以强化。更进一步的,这种教育模式同时引导学生们学会通过新媒体和互联网自学,进而提高学习技巧和学习成果。

3.依托新媒体实现贫困生助人自助教育理念

助人自助可以有效地提升贫困生心理能量。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助人的过程中,贫困生可以看到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能,在增加积极情绪体验的同时促进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同时,如果是有组织的助人行为,比如通过志愿者活动、社区工作等等,还能在与同伴们合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归属感。因而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便利,宣传和组织贫困生加入到助人自助的行列中,在利他行为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通过“助人”的方式改变弱势地位,由单一的受助者身份转变为施助者身份,将原本割裂的“受助者”“施助者”角色融合起来。促成学校—贫困生—家庭—社会的良好互动。強化新媒体在群体层面给贫困生带来的积极影响。

五、总结

在这个技术引领生活方方面面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应顺应时势,完成升级和改革。新媒体的席卷铺开了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的环境,有机遇也有挑战。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角度来衡量这种改变并加以用之。当然,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工作者也应该加强网络监管并培育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避除网络中的不良因素。

基金项目:2019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贫困生“导学模式”构建研究(2019SJB40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梅,孙冬青,辛自强,黄思林.2018.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1998~2015,心理发展与教育,623-631

[2]李金德,刘惠珍,伍业光,2014.中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中国学校卫生,35(7),1005-1007

猜你喜欢
贫困生积极心理学新媒体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莫与贫困生“抢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