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2021-07-11 18:17张玲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摘 要] 数学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帮助学生培养思维品质,提升数学素养,有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在深度学习的理念下,教师更应注重对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对比概念和问题追问,帮助学生彻底理解数学概念,巩固知识点,进而快速掌握数学概念的应用技巧和深度学习的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学生对数学形成初步认知的基础,也是数学思维的重要核心。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让数学思维渗透思考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推理、运算等数学能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正确地运用数学概念,合理地完善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

深度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创新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着积极意义。概念是人将事物本质提炼、概括后形成的理论认识,而数学概念是人对事物的数量关系和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具有抽象性。小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可能无法准确地理解各种小学数学概念,进而影响学习进度。教师在深度学习理念下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度发展,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适应其终身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同时,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基础。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时,可以良好地融入深度学习的理念,让学生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并灵活运用,帮助学生快速地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算、判断、推理等能力。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一)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研究指出,学生要想真正地掌握数学概念,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实物,从而正确地认识、理解数学概念。因此,在小学数学概念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数学概念和知识,设计情境,让学生参与各项实际操作,在直观、生动的情境中,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开头的台风问题,导入知识点。首先,教师拿出一张中国地图,让八位同学分别在地图上标出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这八个方向也是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其次,设计情境。地图上的蓝色区块表示大海,每年夏天,台风会频繁地生成且多聚集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带。台风过境会给人们带来损失,正好天气预报显示,东南沿海预计会有台风来袭,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标注台风的具体位置、行走方向并计算台风抵达海滨城市的时间。有的同学主动上讲台演示并发表意见:“台风在东南方向形成,所以位置应标注在台湾附近。移动方向由海上到城市,所以是西北方向。要计算台风抵达台湾的时间,需要先将台风中心点与城市的距离测算出来,目前看来是600米。课文指出台风以20千米/时的速度前进,所以时间为12个小时。”尽管学生在算法上稍有纰漏,但通过情境中的实际操作,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位置和方向的概念。利用这种方式,教师也可以加深数学概念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这对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生活经历中收获更多的知识。这既能让学生重新审视学习过程,又能准确、全面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

(二)通过对比,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由于数学概念较为抽象,许多学生容易混淆,进而影响学习进度。在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若能将意义相近的数学概念进行对比,将相关的数学知识点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让其对数学概念有一个整体认识,则能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在不断的对比中,学生也会逐渐提高对数学概念的认识,进而深入地探析、审视,这符合深度学习的理念。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课时,在讲述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具体概念后,为了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和特征,教师可以利用“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长方体与正方体。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指出二者的不同。有的学生认为:“长方体是由六个长方形组成,且相对面的面积、边长完全相同;而正方体是由六个一样的正方形组成。”其次,再让学生指出二者的相同之处。有的学生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六个面、十二条边和八个顶点构成。”最后,让学生指出二者之间的关联。还有的学生认为:“正方体是长方体的特殊形式,长方体包括了正方体,但不属于正方体。”

通过对比数学概念,学生能在无形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将数学概念具体化,这有助于学生将数学概念牢牢地印在脑海中,提高其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比教学法”,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数学知识,促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也有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对比教学法”还能有效引导学生走向知识深处,达到拓宽知识面、从多角度认识数学概念的效果,这也算一种深度学习数学概念的有效途径。

(三)积极追问,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数学概念

在学习数学概念时,学生必然会产生诸多疑问。若疑惑无法及时得到解决,那势必会阻碍学生的学习进程,也不利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部分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无法通过数学思维理解和解决问题,他们在接触新知识时,更容易对数学概念产生疑问。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在教学数学概念时,积极利用追问的方式,鼓励、协助学生找出正确答案,使其快速地掌握数学概念。

例如,在学习“圆”这一章节时,很多学生容易混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在不理解概念的情况下进行数学推算,学生很容易心生疑惑,也会影响后续“扇形知识”的学习。此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这里有一根绳子和一块圆形木板,将绳子缠绕在木板外围,刚好围住了木板,如果让同学们计算这块木板的周长,那么周长相当于木板上的什么呢?”有的学生指出:“相当于木板上绳子的长度。”教师可以接着问:“如果计算木板的面积,那么面积相当于木板的什么?”有的学生回答道:“相当于木板的表面。”然后,教师可以分别拿出绳子和木板,问学生:“单独看这两样东西,是不是非常不一样?”同学们齐声回答:“是。”如此,学生便能有效地区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教师可以接着问:“那么要计算扇形的面积,是要通过木板还是绳子来算?”学生答道:“木板。”

可见,通过追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能让学生自主思考,找出正确的答案,而且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不仅不会抗拒,还会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这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求知的真正乐趣,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通过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发散思维,仔细联想各种数学概念之间的关联,不仅实现了深度教学的目的,还强化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保障了教学质量。

在深度学习的理念下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教師能让学生充分地认识、掌握、理解和领悟数学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算、推理等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以深度学习为基础,通过实操、对比、追问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数学概念和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养成深度学习的良好习惯,最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松美.简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巩固与拓展[J].数学教学通讯,2018(25):45-46.

[2]李新俊.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5):128.

[3]方嵘.以深度学习为基,让概念教学“开花”[J].小学教学研究,2018(3):10-12.

[作者简介] 张玲(1973—    ),女,江苏赣榆人,连云港市和安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刍议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