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线上亲子阅读指导的方法

2021-07-13 12:00郭慧兰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线上指导方法亲子阅读

郭慧兰

摘  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提升幼儿园教育水平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该技术优势创造高效的幼儿园亲子阅读指导方法。因教学要求,教师把线下指导转化为线上指导,总结了几点经验:创设书香家庭,营造读书氛围;选择优质图书,激发阅读兴趣;交流文本,帮助幼儿理解图书。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构建轻松、愉快的亲子阅读环境,促使亲子阅读可以继续开展,引导幼儿在该教育模式中完成全面发展。

关键词:线上;亲子阅读;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6-0014-02

Discussion on the Methods of Online Parent-Child Reading Instruction in Kindergarten

GUO Huilan  (Quanxiu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Quanzhou Fengze,District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provided great help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Teachers need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is technology to create efficient parent-child reading guidance methods in kindergarten. Due to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the teacher transformed the offline guidance into online guidance,summed up several experiences: create a book family,create a reading atmosphere;Choose quality books to stimulate reading interest;Exchange text to help children understand books. Through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mea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a relaxed and pleasant parent-child reading environment can be constructed to promote the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parent-child reading and guide children to complete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this education mode.

【Keywords】Online;Parent-child reading;Guidelines

早期阅读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为幼儿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因此,教师和家长都应重视早期阅读的开展。亲子阅读,又称为亲子共读,是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以书本为媒体,以阅读为方法,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分享的阅读过程。由于家长不了解亲子阅读的价值,不知道亲子阅读该怎么选书,缺乏“有效陪读”的经验。针对此情况,学校开展多次的亲子阅读家教讲座,教师推荐大量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并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让家长进入班级帮幼儿借阅图书,随时跟教师交流亲子阅读的感受和困惑,很多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沟通和解决,亲子阅读成效明显。因此,学校、教师及时从线下转向线上指导,开创线上教育教学家校协同机制,通过小程序的班级小管家、小打卡、希沃家校网络平台等方式推荐阅读书目、分享阅读感受、交流阅读经验等方式来解决家长的疑惑,指导家长进行高效的亲子阅读。通过近一年的线上亲子阅读指导,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1.创设书香家庭,营造读书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中强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過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乔姆斯基也认为,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以及塑造效应。因此,创设书香家庭,营造读书氛围对于幼儿阅读兴趣的产生及持续至关重要。

(1)布置家庭阅读角。家长要开辟一个安静、优美、宽敞、明亮,适宜亲子阅读的场所,另外,帮助幼儿配备与其身高相适宜的书架、书桌,柔软舒适、鲜艳美观的靠垫及地毯。家庭阅读角的位置尽量设置在房间的角落处,利用墙壁营造一种舒适、安全的阅读环境,在书架和书桌上摆放适宜亲子阅读的书籍,再添置一些美观的鲜花绿植,让幼儿在既舒适又有趣的阅读环境中保持身心愉悦的状态。家庭阅读角可以利用鲜艳的色彩和有趣的物品吸引幼儿的阅读兴趣,避免出现大量复杂的图案,减少其他因素对阅读专注度的干扰,令其感受阅读的无穷乐趣,在不自觉中就延长了持续阅读的时间。

(2)创设读书氛围

父母在幼儿面前要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家庭环境对幼儿一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如果家中有个爱阅读的家长,那么幼儿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家长的熏陶。为了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家长需要适当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因此,建议家长做到:尽量减少刷视频打游戏的时间,以翻阅书籍的习惯去影响幼儿的阅读精神,使幼儿感知到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制定相对固定的时间与幼儿进行亲子阅读;让亲子阅读成为生活常态,自然创设出浓浓的书香家园。

2.选择优质图书,激发阅读兴趣

一本让幼儿感兴趣的图书,一定是适合幼儿的图书。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应当注重用图画来表现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以图为主、文字为辅。这种优质图书可以较好地帮助幼儿构建自己的认知,对丰富幼儿知识网络有着深远的意义。幼儿在不同年龄段对于图书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家长要把握好这三个原则:一是追随幼儿的兴趣;二是年龄特点;三是教育价值。

小班幼儿保持注意力时间较短,代入感强,对熟悉、具体、生动的事物感兴趣,可选择短小、拟人化、语句重复、韵律感强、贴近生活的图书。如《萤火虫寻光记》,它是一本无字书,生动有趣。阅读时可以从头读到尾,也可以从尾读到头。《奔跑吧!兔子》文字少,画面丰富,注重细节刻画,幼儿会一遍一遍地看,一遍一遍地观察。除此之外,还有《黄气球》《点点点》《蛋》《呀》《莱尼喜欢蓝色》《谁咬了我的大饼》《好饿的小蛇》《好饿好饿的毛毛虫》《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中班幼儿对自身情绪管理的矛盾凸显,还对蕴含粗浅教育价值的图书以及欣赏类、标志类图书感兴趣。如《生气的亚瑟》,这本以令人叹为观止的罕见手法,为幼儿描绘难以捉摸和言语的情绪——“生气”,深刻地说明这种普遍的情绪经验对幼儿的影响。让幼儿情绪能更好地表达,同时让大人更能理解和同情幼儿在生气时的观点和感受。《我的幸运一天》则巧妙而幽默地告诉幼儿“世上从没有飞不走的幸运,也没有走不出的困境。因为贪婪会使幸运变质为不幸,而智慧则会使不幸转化为幸运。”除了推荐有关情绪的书籍外,还有《青蛙小弟睡午觉》《我要是一只狗就好了》《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幸福的大桌子》《大脚丫跳芭蕾》《蚯蚓的日记》《花婆婆》《我爸爸》《逃家小兔》《我不要去幼儿园》《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肚子里有个小火车》《妈妈肚子里有座房子》《彩虹色的花》《艾玛》系列丛书……

大班幼儿则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可接触不同类型的图书,以此来满足他们阅读、探索、识字的需要。如《神奇校车》属于科普图画书,涉及各方面科学知识,故事性强,情节惊险刺激,能很快把幼儿带入科学的天堂。还有迪士尼《我会自己读》,图书画面选自迪士尼经典动画片,按级别分类,文字由简到难,由少到多,重复率高,能大大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同时,还能让幼儿很快体验到识字的成就感。除此之外,还有《一颗超级顽固的牙》《小魔怪要上学》《小阿力的大学校》《阿文的小毯子》《要是你带小老鼠去上学》《今天我值日》《天生一对》《爱心树》《万有引力》《虎斑猫和黑猫》《深夜惊奇音乐会》《喵呜》《迪士尼我会自己读》《不一样的卡梅拉》《老狼老狼几点了》《母鸡罗丝去散步》……

3.重视互动,发挥家长引导作用

(1)保证亲子阅读时间,由大量阅读向独立阅读转变

周兢教授说过,幼儿通过大量阅读再到独立阅读,是幼儿阅读历程的分水岭。要确保幼儿大量阅读,每天必须有相对固定的时间与幼儿进行亲子阅读。以我大女儿为例,她在幼儿园大班期间,我们利用每天睡前1小时进行大量阅读,两个月就共读了六十几本的《神奇校车》。不知不觉中,她养成了一有时间就到阅读角翻阅图书的习惯。这样一来,她的阅读时间又大大增加了。渐渐地,她由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识字量大大增加,最后转变为独立阅读。因此,保证亲子阅读时间是培养幼儿独立阅读的重要因素。

(2)尊重幼儿的选择,共同制订阅读计划

大多数小班段幼儿喜欢重复阅读,可能连续十几天会要求读同一本书,此时家长如果指责幼儿或强制幼儿阅读其他书目,幼儿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甚至排斥阅读。所以家长要尊重幼儿的选择,满足幼儿重复阅读的需求,待幼儿完全理解或掌握后,家长可利用各种方法吸引幼儿阅读其他书目。家长还可在每次阅读结束后,与幼儿订下协议,确定下一次的阅读书目。根据幼儿阅读情况,家长可与幼儿共同规划一周乃至一个月的阅读量。如幼儿能按计划完成,家长要利用赞赏功能培养幼儿的阅读精神与阅读习惯。

(3)帮助幼儿运用“讲”“做”“演”来表达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出,应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家长在亲子阅读活动中,可鼓励幼儿运用“讲”“画”“演”等多种方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和想法。

第一,“讲故事”,让幼儿与众不同。讲故事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家长可鼓励幼儿依据故事图画书的部分情节或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对故事进行改编、续编、创编。例如,《我爸爸》这本图书,幼儿了解布朗的爸爸,也想了解自己的爸爸。这时,爸爸就可以和幼儿一起来做一个“爸爸大调查”,内容包括爸爸的姓名、年龄、长相、职业、性格、爱吃的食物、喜欢的运动、兴趣爱好、我和爸爸的游戏等,然后用各种富有个性且有趣的符号来记录自己的爸爸。当幼儿拿着自己与众不同的“调查表”到学校与同伴分享时,其成就感可想而知。

第二,“画故事”,丰富幼儿的表达方式。故事图书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其中人物角色的造型与色彩、故事背景的画面与构图、各种线条颜色的搭配、多种材质的使用等美术语言符号深深地吸引着幼儿。在“做”故事前,我们要让幼儿有充分的欣赏和感受,再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如《丽莎的旅行》是写实的画风加以彩铅涂色,不同的绘画风格给了幼儿艺术表达的灵感,能让幼儿了解更多的绘画艺术表达手段;如一位家长在共读完《蚂蚁和西瓜》后,引导幼儿想象蚂蚁搬西瓜的不同办法并让其画出来。这时候,幼儿想象得天马行空,有“小蚂蚁用篮子运西瓜”、有“小蚂蚁开着汽车运西瓜”、还有“小蚂蚁把西瓜放在滑道上,下面幼儿小蚂蚁在接着”……

第三,“演故事”,锻炼幼儿的创编能力。在幼儿园“演”故事中,我们从捕捉幼儿的兴趣入手,调动和利用幼儿的原有经验,与幼儿共同经历对作品再创作的过程。例如,阅读《母鸡罗丝去散步》后,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表演出來才能让看的人觉得这个表演有意思。幼儿非常感兴趣,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你一言我一语地与同伴创编起剧本,用一个场景贯穿故事,并给角色加上对话和旁白。如“母鸡走出鸡舍,离开院子。母鸡说:‘今天的天气真好啊,我要出去散散步。’”狐狸发现了母鸡,高兴地说:“啊哈!今天运气真不错,一会儿可以美美地饱餐一顿了。”还可以协商怎样表演狐狸被靶子打中、掉进池塘、冲向蜂蜜房以及被蜂蜜追赶时的动作,这样的表演可以让幼儿体验到表演图书的乐趣。

以上这些方法是且思且行,但它唤起的是已被遗忘的儿童立场,点燃的是行将熄灭的思维火把,铸就的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让我们尽情地感受幼儿灵动的语言、鲜活的想象、驰骋的思维和张扬的个性吧!

面对教学改进,教师及时调整思路,把线下的面对面交流改为线上的阅读方法指导,解答家长的困惑,使得亲子阅读得以顺利开展。阅有方,思添翼。当亲子阅读有了系统的、科学的指导方法,相信家长们一定可以为幼儿的思维插上翅膀,带他们在广阔的书海里遨游。

参考文献

[1]赵霞.从“数学”到“数学图书”[J].学前教育,2016(11).

[2]王思迪.图书活动中的思与行[J].学前教育,2017(10).

[3]刘焱.幼儿图书阅读:教师读字还是幼儿探索、发现、想象与理解[J].学前教育,2017(02).

[4]蒋小燕.通过图书阅读活动 培养幼儿的情绪识别能力[J].学前教育,2017(05).

[5]季鑫鑫.亲子共选 家园共育[J].学前教育,2020(12).

[6]田玉玲.基于幼儿生活的故事图画书课程[J].学前教育,2020(05).

猜你喜欢
线上指导方法亲子阅读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中英文绘本亲子阅读模式研究
有效进行亲子阅读教学管见
简析亲子阅读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细说小学课外阅读的类型及阅读指导方法
浅谈O2O对传统零售业的影响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基于SPOC的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