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表达及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2021-07-16 02:34王晓红左淑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7期
关键词:糖化资料血糖

王晓红 左淑丽

糖尿病为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常见并发症,随着病情的进展,DN 患者出现不可逆的慢性肾衰竭[1,2],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的诊断和干预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目前关于DN 的早期诊断主要依据检测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近年研究表明,DN 的发生和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3]。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属载脂蛋白家族中高度异质类蛋白质,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有研究表明,SAA水平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4,5]。本研究对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SAA 水平与UACR 的相关性,以探讨SAA 水平对早期DN 发病的影响,为临床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257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2 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标准[6]。其中,男137 例,女120 例;年龄41~75 岁。排除标准:UACR>300 mg/g;严重肝脏及心脑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甲状旁腺疾病、1 型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等。将2 型糖尿病患者根据UACR 分为单纯糖尿病组(UACR<30 mg/g,172 例)和早期DN 组(UACR 为30~300 mg/g,85 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98 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53 例,女45 例;年龄40~74 岁。纳入标准:无糖尿病史、无免疫系统疾病、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大致正常。

1.2 研究方法 ①一般资料的采集: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血压及病程等。②实验室的检测方法:采集研究对象的晨起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及SAA。血糖、血脂的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糖化血红蛋白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SAA 浓度。收集患者晨尿,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白蛋白,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尿肌酐,并计算UACR。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一般资料、SAA、UACR 水平,分析2 型糖尿病患者SAA 与UACR 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F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 法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三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和早期DN 组患者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和早期DN 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三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病程比较,P<0.05;与早期DN 组比较,aP<0.05;1 mm Hg=0.133 kPa

2.2 三组SAA、UACR 比较 三组SAA、UACR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DN 组SAA、UACR 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SAA、UACR 比较()

表2 三组SAA、UACR 比较()

注:三组比较,P<0.05;与早期DN 组比较,aP<0.05

2.3 2 型糖尿病患者SAA 与UACR 相关性分析Pearson 相关性分析表明,2 型糖尿病患者SAA 与UACR 呈正相关(r=0.497,P<0.01)。

3 讨论

2 型糖尿病患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引发DN,DN发展至晚期出现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7]。因此,DN 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目前关于DN 的早期诊断方法主要是UACR,但其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如血糖、血压、感染、发热等)影响,因此,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DN 患者肾脏功能受损与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有关[3,8,9],高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可引起肾小球或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SAA 为炎症标志物,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有研究表明,SAA 与2 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4,5,10]。本研究资料结果表明,单纯糖尿病组、早期DN 组、正常对照组SAA、UACR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DN 组SAA、UACR 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SAA 水平升高与2 型糖尿病和DN 的发生有关。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AA 与UACR 呈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随着UACR 的升高,SAA 也升高,因此,SAA 可作为反映早期DN 的重要检测指标。结果与徐军霞等[11]研究结果大致相符。其作用机制可能为SAA 作为炎性因子,可刺激中性粒细胞分泌大量炎性因子,促进肾脏的炎症发应,促进肾小球增生肥大,导致肾小球硬化,促进DN 的发生[12-15]。同时,SAA 能激活中性粒细胞,增加细胞内活性氧,使机体组织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导致肾脏组织和血管的变性坏死[16]。

综上所述,2 型糖尿病和DN 的发生与SAA 水平有关,SAA 与UACR 呈正相关,SAA 可作为反映早期DN 的重要检测指标。

猜你喜欢
糖化资料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