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与CT联合MR 检查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1-07-16 02:34郭莹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7期
关键词:钡餐胃肠道影像学

郭莹莹

胃肠道间质瘤为间叶组织源性肿瘤,研究表明其多起源于肠道起搏细胞及消化道Cajal 细胞,酪氨酸激酶基因突变是引发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消化道出血、包块等为主,且因该类症状缺乏特异度,临床误诊及漏诊率高[1]。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胃肠道间质瘤发病率约为1/10 万~2/10 万人,且多发于40 岁以上群体,男女发病率相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是主要诱发因素[2]。依照组织学分型可分为梭形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混合型3 种类型。当前临床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方法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超声影像检查、内镜检查等,CT、MR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二者联合应用检测快速且诊断准确率高。本文就此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7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57 例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确诊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24例,女22例;年龄38~73 岁,平均年龄(54.85±7.26)岁;肿瘤直径2.1~5.3 cm,平均肿瘤直径(3.65±0.93)cm。纳入标准:患者年龄>18 岁,所有患者沟通能力良好,且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加入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排除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患者、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开展CT、MR 及CT 联合MR检查。CT 检查:采用256 排螺旋CT 扫描机,行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层厚设定5 mm,螺距1.375 mm,薄层重建厚度0.625 mm。对比剂为碘佛醇,经由肘静脉注射;扫描时相:动脉期35 s、平衡期限180 s,门静脉期75 s。由膈顶至盆底行全方面扫描,获取图像信息后进行多平面重建。MR 检查:采用GE Signa 1.5T 超导MR 扫描仪,行轴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扫描层厚7 mm,间隔7 mm;给予Gd-DTPA 对比剂后行T1W增强扫描,观察肿瘤部位、大小、生长方式、累及范围及转移情况。

1.3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及临床表现,统计CT、MR 及CT 联合MR 检查的诊断结果;对比CT、MR 及CT 联合MR 检查的漏诊率、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率。计算方法: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假阳性+假阴性+真阴性)[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MR 检查及CT 联合MR 检查的诊断结果57 例疑似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46 例,CT 结果显示:胃肠道间质瘤阳性33 例,漏诊13 例(28.26%);MR 检查结果显示:胃肠道间质瘤阳性36 例,漏诊10 例(21.74%);CT 联合MR 检查结果显示:胃肠道间质瘤阳性44 例,漏2 例(4.35%);CT联合MR 检查的漏诊率低于CT、MR 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MR 检查及CT 联合MR 检查的诊断结果(n)

2.2 CT、MR 检查及CT 联合MR 检查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比较 CT 联合MRI 检查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均高于CT 检查和MR 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CT、MR 检查及CT 联合MR 检查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比较(%)

2.3 临床表现 46 例患者中15 例患者于外科手术治疗中意外发现,其余31 例患者均为体检时发现。经手术病理证实胃间质瘤18 例,小肠间质瘤14 例,十二指肠间质瘤4 例,结肠间质瘤6 例,直肠间质瘤4 例。46 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腹部不适症状,腹痛17 例,腹胀26 例,黑便11 例,低热2 例,其中合并多项症状者14 例;另有贫血6 例,腹部压痛25 例,包块8 例。

3 讨论

研究数据显示,胃肠道间质瘤多发于40 岁以上人群,55~65 岁为高发年龄段,少见于儿童及未成年人群[4]。该病在胃肠道肿瘤中的发生率约为3%,受种族及地区性影响存在一定的数据差异[5]。有报道称,约60%~70%的胃肠道间质瘤起源于胃部,其次为小肠(20%~30%),结肠及直肠占比不足5%[6]。

在疾病诊断及辨别方面,有体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基因突变检查等。肿瘤直径较大患者体查中可触及腹部活动性肿块,且表面光滑;实验室检查多通过了解贫血、低蛋白血症、大便潜血阳性等信息进行判定[7]。影像学是临床进行多种疾病诊断及辅助治疗的重要方法,X 线钡餐检查、胃镜检查、CT、MR 均为常见首选方式,各项检查方法亦可相互补充以最大程度确保诊断准确率。影像学检查方式的优缺点如下:①X 线钡餐:该检查方式操作相对简单,借助钡餐在胃酸中的不溶解原理进行胃部X 光拍摄,临床广泛用于胃肠道疾病检查。但胃肠道间质瘤多表现出腔外型生长特征,而X 线钡餐检查则仅能有效显示消化道管腔内黏膜结构[8]。由此可见,X 线钡餐在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存在明显不足,一定程度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②胃镜检查:借助胃镜检查可清晰显示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球等黏膜状态,对伴有上腹不适、胀痛等症状的患者极具适应性。胃镜检查不仅可直接观察肿瘤组织大小浸润情况,亦可取材进行病理检查,但其属有创操作方式,导致患者接受度普遍不高。③CT 检查:CT 检查是临床常用影像学检查手段,与超声检查方式相比,其在扫描速度、扫描范围方面均更具优势,且避免了脏器重叠对肿瘤组织位置判定的影响。借助后期图像处理方法,可清晰显示肿瘤组织结构及邻近脏器的侵犯关系。常规CT断层扫描方式无法有效区分局部组织供血血管,故本次对患者开展多层螺旋CT 扫描,借助多层面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周围组织血管情况及病灶同肠道组织的毗邻关系。相关研究显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 表现与肿瘤病灶大小、位置、生长形态及病变良恶性程度关联密切[9]。多数患者表现为腔外型生长,肿块形态分布以分叶状及类圆形为主,无规则性特征。而对于肿瘤直径较大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其发生坏死及囊变的可能性大,故CT 表现为混杂密度。其次,增强后的实质部分CT 影像可见中度以上强化,而坏死区域及囊变区域则无强化。但CT 检查方式同样存在一定局限性,特别是对于肿瘤直径相对较大或邻近组织结构分界不清的情况下较难进行肿瘤组织的定位判断,可能导致临床误诊及漏诊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中1 例漏诊病例原因即为此。④MR 检查:MR 检查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中,不仅可对病灶大小进行准确测量,亦可分辨直肠壁各层结构判定肿瘤侵犯程度,利于明确肿瘤同临近组织的结构关系[10]。MR 影像表现中,良性病灶及低风险性病灶边界清晰且划分明显,而恶性病灶多表现为同周围组织结构的粘连或边界模糊,通过该特征可鉴别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良恶性。

综上所述,CT 联合MR 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依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依据。

猜你喜欢
钡餐胃肠道影像学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CT 扫描及X-线钡餐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的钡餐比较分析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
全消化道钡餐及钡滞留拍片在肠神经元异常性便秘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