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T2期乳腺癌行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

2021-07-16 02:34陈育展苏桂壮温仕鑫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7期
关键词:保乳乳房病灶

陈育展 苏桂壮 温仕鑫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增数量在4/10000 左右,虽然该病尚无确切的发生机制,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其产生和内源性激素紊乱、遗传、环境等相关[1]。以往针对不能手术的患者才会采用新辅助化疗方式,让病灶缩小、控制病情。不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将其用在保乳手术中也有着较好效果,为进一步探讨其可行性和临床效果进行了本次研究,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2 月~2018 年2 月本院收治的98 例T2期乳腺癌患者,以入院日期单双号为基准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49 例。常规组年龄39~65 岁,平均年龄(51.46±5.28)岁;肿瘤直径2.3~5.6 cm,平均肿瘤直径(3.86±1.05)cm。研究组年龄37~64 岁,平均年龄(51.16±5.35)岁;肿瘤直径2.4~5.7 cm,平均肿瘤直径(3.94±1.13)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直接进行保乳手术治疗,切口分别在腋窝和乳房,腋窝切口时顺着褶皱切开6 cm 左右,为放射状或弧形。病灶切除范围:近肿瘤1 cm 区域的组织、原发肿瘤、其深部胸大肌筋膜、活检切口皮肤瘢痕、活检残腔、活检穿刺针道等。标记基底、内、外、上、下切缘,术中通过快速冰冻技术对切缘做检查,如果为阳性则扩大切除范围。

研究组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治疗。①化疗方案为TE:第1 天静脉滴注75 mg/m2表阿霉素,第2 天静脉滴注175 mg/m2紫杉醇(持续3 h),1 个周期为21 d,至少2 个周期后进行疗效判定,根据结果选择手术时机。②手术指征:通过B 超、触诊等方式测量化疗前后肿瘤最长径,如果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为正常,病灶彻底消失未生成新的病灶或肿瘤最大直径缩小≥30%,保持4 周以上,且患侧腋窝淋巴结无明显肿大,患者有保乳意愿,单一病灶,肿瘤离乳晕>2 cm,肿瘤最大直径缩小到2 cm 以下,可以在化疗后10~14 d安排保乳手术,方法同常规组。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乳房外观 判定标准:①优:两侧乳房对称,乳头水平面差<2 cm,术侧手感、皮肤正常,在外形方面美观度良好,术侧和健侧无显著差异,未因为瘢痕造成乳房上提或变形。②良:两侧乳房对称,乳头水平面差<3 cm,手感略差,局部色素沉着,患侧外形与对侧无差异或稍小于对侧。③差:两侧乳房不对称,乳头水平面差≥3 cm,手感差、皮肤粗糙,在外形方面两侧差异明显[2]。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3.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远处转移和复发情况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8 个月,统计远处转移(肺转移、骨转移、肝转移等)以及局部复发情况。

1.3.3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 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评价生存质量,包括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5 项,每项满分100 分,分值高则生存质量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乳房外观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乳房外观优良率85.71%高于常规组的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乳房外观对比[n(%)]

2.2 两组患者术后远处转移和复发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远处转移总发生率2.04%、复发率0 均低于常规组的14.29%、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远处转移和复发情况对比[n(%)]

2.3 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分)

注:与常规组对比,aP<0.05

3 讨论

女性体态美和形变特征主要的标志物之一就是乳房,健康饱满的乳房能给予女性精神心理、社会心理上的满足和自信,如果缺失则会影响心理健康。在西方国家>50%的乳腺癌患者会采取保乳手术,甚至部分晚期患者在确保远期存活、有效控制疾病的情况下,也会采取保乳手术[3-5]。不过在我国,仅有10%的患者采取这一手术方式,究其原因是肿瘤越大,手术难度越大,预后效果越差,甚至会因为远处转移、腋窝淋巴结转移而缩短存活期;而且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加之很多医生和患者对保乳手术缺乏认知,所以还是以根治术为主。新辅助化疗的展开,让更多的患者达到保乳手术指征,在实际应用中以紫杉醇类、蒽环类联合使用的化疗方案为主,降低肿瘤细胞活性、消灭微转移病灶,抑制远处转移的同时,同时让肿瘤缩小、降低分期。原本需要采取改良根治术或标准根治术的患者,如果能符合保乳手术标准,可根据患者意愿实施手术。

保乳手术能将病灶组织切除的同时,保留乳房,最大程度降低手术对乳房美观的影响,能解决标准或改良根治术后乳房缺失、变形、明显瘢痕等问题。手术过程中会以原发肿瘤大小,或是新辅助化疗后肿瘤残余组织大小为基准,标记乳腺组织切除范围,并且在术中进行切缘组织快速冰冻检验,确保切缘没有残留癌细胞,避免术后复发[6,7]。同时,术中会将健康的乳腺组织保留下来,所以能减少术后乳房缺陷问题,保持乳房美感。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治疗,常规组直接行保乳手术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乳房外观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远处转移总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新辅助化疗后再进行保乳手术,能够让患者术后拥有更理想的乳房外观效果,降低病灶转移和复发率,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

不过部分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原肿瘤范围内会残留癌细胞,所以不容易判断切缘,如果出现遗漏,会提高术后原病灶复发率[8-10]。因此,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要慎重选用,特别是乳房小的患者;而乳房大的患者,可以在化疗前,通过放射性125I、纹身等方式对肿瘤边界做好标记,化疗后如果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将标记范围内组织完整切除,有效抑制术后复发。为了控制术后远期病灶转移,在保乳手术前要全面检查,确保新辅助化疗后不存在转移病灶,腋窝淋巴结没有明显肿大,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控制远处转移[11,12]。

综上所述,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在T2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可行性高,能改善治疗和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保乳乳房病灶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42例临床效果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