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X线平片与MR影像诊断研究

2021-07-16 02:34陈荣焕叶永潮李雪鹏陈国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7期
关键词:骨关节平片退行性

陈荣焕 叶永潮 李雪鹏 陈国梅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临床常见骨关节疾病,该类疾病的发生于炎症无关,主要是关节软骨受损病变导致关节边缘或关节面有新骨形成,引发膝关节疼痛。该疾病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会造成关节活动受限,严重疼痛等情况,对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均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1,2]。为有效提升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及时发现和诊断该类疾病十分重要,目前影像学检查技术因为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在临床中的应用较多。为探究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效果,选择86 例患者分别开展X 线平片和MR 检查,以期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7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 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 例,女34 例;年龄45~72 岁,平均年龄(58.6±2.1)岁;关节镜检查结果:关节积液53 例、关节间隙狭窄36 例、关节软骨改变62 例、软骨下赘骨48 例、骨质增生47 例、半月板变性37 例、软骨下囊变50 例、软组织肿胀55 例、关节面不平42 例、关节腔内游离体46 例、滑膜增厚41 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分别开展膝关节X 线平片检查和MR 影像诊断。①X 线平片检查:应用日本岛津X 线成像设备(深圳市世纪远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GE phoenix xlaminer 检测机)进行检查,需要对患者正位和侧位分别拍摄平片,具体参数包括20~30 ms,电流100 mA 以及电压50~60 kV。②MR 影像诊断:患者需要呈仰卧体位,双腿应自然伸直,选择膝关节线圈,通过MR 诊断设备[SIEMENS 1.5T MR(SIEMENS ESSENZA)机]进行膝关节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和PD 压脂矢状面、PD 压脂冠状面、T2WI 和PD 压脂横断面,参数设置包括:3、4 mm 层厚,192×256 矩阵和16 cm 视野;其中T1WI 序列包括回波时间(TE)11 ms和重复时间(TR)550 ms,T2WI 序列包括112 ms TE 和6820 ms TR,PD 压脂序列包括31 ms TE 和3000 ms TR。

1.3 观察指标 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X 线平片和MR 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比较 X 线平片和MR 检查对关节面不平、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囊变、软骨下赘骨以及骨质增生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 诊断关节积液、半月板变性、滑膜增厚、软组织肿胀、关节腔内游离体以及关节软骨改变的准确率分别为90.57%、81.08%、87.80%、90.91%、93.48%、95.16%高于X 线平片的0、0、0、0、4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X 线平片和MR 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比较[n,n(%)]

3 讨论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指的是以关节软骨衰退,关节边缘和关节面生成新骨为主要特点的一组非炎症性关节病变。有研究显示,人类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其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发病风险也会随之不断上升,故认为年龄是该类疾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3]。有研究结果表明,年龄>45 岁的中老年群体发生该疾病的几率在14%~30%左右[4]。该疾病的主要病因是人体机能在年龄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会逐渐衰退,其滑膜损伤严重程度也会逐渐加重,进而会造成关节软骨变性或碎裂,患者关节面软骨会变得粗糙,进而导致关节运动摩擦力增加,而摩擦力增加会加重退行性病变,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关节边缘骨刺[5]。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有关节韧带病变、进行性软骨病变等临床表现,疾病早期进展比较慢,患者会有乏力、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等症状,通常情况下患者机体上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部分患者只有在起床或久坐起身时会出现上述症状,同时短时间活动后症状会有显著改善,甚至消除[6]。因此该疾病早期多无法引起患者的重视,而研究表明,早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虽然可在短暂活动后减轻或消失,但长时间活动就会出现新一轮症状,且疾病具有慢性和进行性发展特点,不仅会导致患者关节活动受限和疼痛,还具有造成患者残疾的风险,这对其健康、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不良影响[7]。因此该疾病的早期检查、诊断和治疗对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中针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方式主要包括临床症状检查、关节液检查、病理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

临床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 线平片、超声、CT 以及MR 影像等。X 线检查的价格比较低廉,大部分患者均可负担,同时其操作简单,可以对骨硬化、关节腔狭窄以及软骨下赘骨等关节病变进行清晰显示,是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首选的诊断方法[8]。但是该种检查方法有辐射性,对关节积液、软组织改变和滑膜增厚等无良好检查作用,导致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比较受限。MR 影像无辐射性、无创伤性,可进行多方位检查、分辨能力更强以及参数较多等多种优势,在半月板损伤、软组织损伤以及膝关节软骨损伤等病变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关节软骨对胶原的合成、降解速度相比健康者明显更高,导致软骨细胞排列、形态均有改变,并形成软骨下绒毛,发生软骨胶原纤维化情况[9]。新生的软骨蛋白多糖含量偏低,因此关节软骨基质中的大分子以及质子之间的作用是保证MR 技术成像的基础条件。有研究结果发现,X 线平片只能对骨质增生、关节面硬化以及关节间隙变窄等病变进行良好观察,而MR 技术可以对患者关节腔内囊、软组织、关节间隙滑膜和半月板等处进行清晰显示[10-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X 线平片和MR 检查对关节面不平、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囊变、软骨下赘骨以及骨质增生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诊断关节积液、半月板变性、滑膜增厚、软组织肿胀、关节腔内游离体以及关节软骨改变的准确率分别为90.57%、81.08%、87.80%、90.91%、93.48%、95.16%高于X 线平片的0、0、0、0、4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X 线不能检测出关节内游离体和滑膜增生等症状,而MR 技术的检测面则更加全面,分析原因可能是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关节软骨病变可以在MR 检查序列上有信号变化,因此MR影像不仅可以良好的诊断出关节内游离体和滑膜增生等症状,还可以良好诊断关节积液、软组织病变以及关节软骨病变等症状。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诊断中MR 影像诊断准确率高且诊断更全面,同时其无创伤性和辐射性,因此该种诊断方法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骨关节平片退行性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礞石滚痰汤联合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30例临床报道
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骨关节结核术后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跟骨关节内骨折选择不同类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