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MMP-2、MMP-9 水平的影响

2021-07-16 02:34谭星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7期
关键词:达莫达拉银杏

谭星宇

缺血性脑梗死是多发于老年人群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狭窄或梗阻致使脑循环障碍,进而引发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与神经功能损伤,若未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偏瘫、甚至死亡[1,2]。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主要以静脉溶栓、抗凝为主,虽然能使梗阻血管再通,恢复血流灌注,但是经研究发现,单用静脉溶栓治疗难以快速修复受损神经,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不佳[3,4]。依达拉奉为自由基清除剂,具有脑神经保护作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壁通透性作用。本研究将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用于缺血性脑梗死治疗中,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 月~2020 年8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 例。观察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55~78 岁,平均年龄(62.58±10.69)岁。对照组男21 例,女19 例,年龄53~79 岁,平均年龄(62.41±10.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缺血性脑梗死诊断标准[5];年龄18~80 岁;发病至救治时间≤48 h;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排除标准:发病前即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肿瘤或系统疾病者;严重脑部外伤或其他颅内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史。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颅压、抗凝、营养神经等,合并高脂血症给予降脂治疗,合并高血压给予降压治疗,合并糖尿病给予降糖治疗。采用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Co.KG,批准文号S20110052)治疗,0.9 mg/(kg·d),第1 分钟内静脉推注总剂量10%,剩余剂量静脉滴注,1 h 内滴完。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加依达拉奉注射液(南京长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10)治疗,30 mg 加100 ml 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 次/d,连续使用1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银杏达莫注射液(通化谷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140)20 mg+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1 次/d,连续使用1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MMP-9 水平、MMP-2 水平。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减少≥90%;有效:NIHSS 评分减少30%~89%;无效:NIHSS 评分减少<30%。抽取治疗前后静脉血5 ml,以北京赛科希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SA-5000 型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LSV、HSV、PSV、FIB。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空腹肘静脉血2 ml,经3000 r/min 离心后去上层清液,以美国BIO-RAD 伯乐公司生产的680 型全自动酶标仪,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MMP-2 与MMP-9 进行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显效31 例,有效7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显效21 例,有效8 例,无效11 例,总有效率为72.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40,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LSV、HSV、PSV、FIB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SV、HSV、PSV、FIB 水平分别为(9.52±1.02)mPa·s、(4.58±0.52)mPa·s、(2.23±0.21)mPa·s、(2.36±0.47)g/L,均低于对照组的(10.63±1.85)mPa·s、(5.84±0.87)mPa·s、(3.01±0.47)mPa·s、(3.31±0.86)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P-9、MMP-2 水平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MMP-2 分别为(253.69±12.01)、(253.14±14.82)μg/L,MMP-9 分别为(318.69±12.01)、(318.72±12.05)μg/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82、0.011,P>0.05)。治疗后,观察组MMP-2 为(186.63±10.25)μg/L 低于对照组的(205.96±12.74)μg/L,MMP-9(194.15±11.36)μg/L 低于对照组的(215.71±11.89)μ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477、8.292,P<0.05)。

3 讨论

缺血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好发于年龄为45~75 岁人群,是导致老年人群偏瘫或致残、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6]。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梗死可使患者预后情况得以明显改善,但是仍有大多数患者遗留不同程度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可能与早期未获得有效的神经保护相关[7],因此,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给予有效的治疗,对促进神经功能修复,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依达拉奉是具有较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的脑保护剂,可突破血脑屏障,控制脂质过氧化发展进程,促进受损脑神经与组织修复,减弱过氧化应激反应所致的血管内皮与神经细胞损害程度,阻止脑梗死与脑水肿发展进程,促进血液灌注量恢复[8,9]。同时,依达拉奉的分子量小,具有较强的亲脂性,经突破血脑屏障后可对镁离子、钙离子进行调节,起到脑神经保护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10,11]。但是有研究发现,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应用可起到增强神经修复作用,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血液流变学指标也优于对照组,表明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修复,也能改善血流状态,优于单用依达拉奉的效果。

银杏达莫注射液是银杏叶提取物与双嘧达莫的复合注射剂,其中银杏叶提取物中含有银杏内酯与银杏总黄酮,其中银杏总黄酮具有改善脑血流量、促进局部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使缺血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提高;银杏内酯可加快脑部血液循环,促进葡萄糖吸收与代谢;双嘧达莫可对磷酸二酯酶起抑制作用,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强,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与血小板血栓塞A2(TXA2)生成[13]。已经有研究表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可起到增强脑神经保护,增加血液流动,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有助于阻塞血管再通,恢复缺血缺氧病灶血流再灌注,从而改善患者预后结局[14]。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为细胞外基质广泛分布的高度活性、锌依赖的蛋白水解酶,其中MMP-9、MMP-2 与缺血性脑梗死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15]。MMP-9 可特异性降解弹性蛋白与胶原蛋白,阻碍血液循环,也具有炎性激活作用,对血脑屏障形成破坏,致使脑细胞损伤,影响患者预后;MMP-1 具有降解细胞外基质能力,可促使大量脂质与单核巨噬细胞聚集,引发局部炎性反应,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MMP-9、MMP-2 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可有效抑制MMP-9、MMP-2 表达,可能与两者均有抗炎、促修复作用相关。

综上所述,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效果满意,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MMP-2 与MMP-9 水平,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达莫达拉银杏
活化石——银杏
银杏
论银杏的栽植
不好好冬眠的蛇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分析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银杏
银杏达莫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