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美特罗替卡松加家庭氧疗在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中的实施意义

2021-07-16 02:34陈德才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7期
关键词:卡松沙美特罗

陈德才

慢阻肺为常见慢性支气管疾病,气流阻塞为其主要特征表现,多呈进行性发展,患者症状表现以慢性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为主,该病的发生同长期有害气体吸入及慢性炎症反应增加具有较大关联性[1]。粉剂吸入及雾化吸入是临床治疗呼吸道疾病特效手段,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均为常用药物类型。沙美特罗替卡松为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的复方制剂,综合药效更为明显且协同作用好[2]。稳定期慢阻肺同急性加重期患者相比,各症状稳定且基本恢复至急性加重前状态,如何控制并减少急性发作是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次对本院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开展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加家庭氧疗方法治疗,探讨其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7 月~2020 年1 月本院收治的78 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 例。参照组,男23 例,女16 例;年龄47~79 岁,平均年龄(60.86±7.49)岁;病程5~16 年,平均病程(8.14±2.65)年。研究组,男25 例,女14 例;年龄45~78 岁,平均年龄(60.78±7.53)岁;病程5~17 年,平均病程(8.22±2.9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中医药协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 版)》[3]中对应标准,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稳定期慢阻肺,病程均≥5 年,患者伴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症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沟通后同意加入本次对比研究。排除标准:排除合并肺结核患者、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患者、免疫缺陷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

1.2 方法 在加强健康教育、戒烟管理、呼吸训练的基础上,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沙丁胺醇、茶碱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后给予参照组患者沙美特罗替卡松(Glaxo Operations UK Limited,国药准字H20090242)治疗,经由准纳器吸嘴吸入,50 μg/次,2 次/d。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家庭氧疗:选用北京奥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AJ-300A 制氧机氧疗,经鼻导管给氧,氧流量控制1.0~2.0 L/min,每日氧疗时间≥15 h。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评分:咳嗽、咳痰症状依照患者表现分别赋分0~2 分,0 分为无症状,1 分为轻度症状,2 分表明症状多次发作或程度较重。呼吸困难评定参照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拟定的5 级评分法:非剧烈运动情况下无发作记为0 分,评定快走或爬坡时伴有气短表现记为1 分,平地正常行走即伴有气短、气促记为2 分,平地行走数分钟需暂停并调整呼吸记为3 分,穿衣、脱衣等日常简单活动即出现呼吸困难,且无法开展户外活动,记为4 分[4]。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FVC、FEV1/FVC。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评分分别为(1.26±0.23)、(0.74±0.24)、(0.68±0.21)分,均低于参照组的(1.83±0.27)、(1.12±0.28)、(1.04±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评分对比(,分)

注:与参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EV1、FVC、FEV1/FVC 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参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3 讨论

慢阻肺患者特征表现为慢性持续性气流阻塞,且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肺容量及呼吸道通畅程度降低。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老年群体慢阻肺患病率为2.9%,长期抽烟、职业暴露、大气污染等均是导致慢阻肺高发性的主要影响因素[5]。当前阶段临床对于稳定期慢阻肺的治疗以药物治疗、氧疗、肺康复锻炼及机械通气治疗为主,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为常用药物类型,可在稳定患者病情的同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及患者入院治疗次数[6,7]。沙美特罗替卡松为复方制剂药物,组分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前者属于β2受体激动剂,可在有效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同时,缓解慢阻肺患者气流受限情况[8]。另有研究表明,沙美特罗可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并更减轻炎性反应水平,气道炎性反应有效控制后,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对应缓解。

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炎性反应有效抑制。丙酸氟替卡松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兼具抗炎、抗过敏功效,可在减轻慢阻肺患者呼吸道症状的同时控制患者病情进展,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具有较高亲和力[6]。其可通过对磷脂酶A 的抑制作用而影响白三烯、前列素等炎性介质的合成,对慢性疾病患者长期症状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考虑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下降的特点,有效控制气道炎性反应的同时亦应加强对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故本次对研究组患者联合家庭氧疗干预,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EV1、FVC、FEV1/FVC 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报道,家庭氧疗支持在改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细胞免疫学指标方面均具有显著作用[7]。正确有效的家庭氧疗支持可依照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对应方法,一般情况下考虑到慢阻肺患者屏气、呼吸暂停等均于夜间高发的特点,多采取静息或睡眠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方式进行。另有研究表明,对稳期慢阻肺患者实施长期家庭氧疗,且每日吸氧时间达到15 h 以上,可有效提升血氧动脉分压及血氧饱和度,纠正慢阻肺患者氧供失衡情况[8]。从上述分析来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病程长且迁延不愈,伴随病情进展缺氧症状逐步加重,而长期家庭氧疗的有效改善对控制病情进展及降低急性发作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家庭氧疗在欧美等国家开展的时间较早,而国内临床领域对家庭氧疗的应用则相对晚,且受疾病重视程度、经济费用等多因素影响,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实施长期家庭氧疗的依从性不高,相关数据显示仅约10%左右的慢阻肺患者出院后可按要求进行家庭氧疗。故同样建议在后续进行慢阻肺患者临床治疗的同时,相应加强对家庭氧疗重要性及肺功能改善作用的宣教,以提升患者积极主动开展家庭氧疗的积极性,达到提升预后及生活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沙美特罗替卡松加家庭氧疗在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治疗中的开展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同步提升患者肺功能,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卡松沙美特罗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美丽乡村—“红色沙美”景观设计初探
动物界的“春运”大片
异噻唑啉酮对土壤微生物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初探①
那个最会画“胖子” 的老头儿——费尔南多·博特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的临床护理干预
新型沙美特罗衍生物的合成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分析
卡松防腐体系液体洗涤剂中的耐药菌系统发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