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结合地塞米松在ITP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2021-07-16 02:34刘登辉宋洋佘笑梅孙莹杨瑛郑炜练诗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7期
关键词:介素白细胞研究组

刘登辉 宋洋 佘笑梅 孙莹 杨瑛 郑炜 练诗梅

ITP 是因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PLT 过破坏以及PLT 生成不足,导致PLT 减少的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ITP 一般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出血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当前对于ITP 患者的初始治疗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为主,地塞米松为临床治疗ITP 的常用药物,在抗炎、抗内毒素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亦是临床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常用药品[1]。但实践表明ITP 患者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后,约20%~30%的患者无效且另有部分患者表现出剂量依赖,导致其疗效不佳[2]。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是基于基因重组技术的促PLT 生长因子,在刺激巨噬细胞增殖及诱导巨核细胞成熟分化方面具有明显作用[3,4]。本次对本院ITP 患者采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9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ITP 患者72 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6 例。参照组,男15 例,女21 例;年龄26~62 岁,平均年龄(42.57±6.51)岁;病程2~5 年,平均病程(3.21±0.63)年;出血程度:Ⅰ级7 例,Ⅱ级14 例,Ⅲ级11 例,Ⅳ级4 例。研究组,男16 例,女20 例;年龄28~61 岁,平均年龄(42.78±6.18)岁;病程2~6 年,平均病程(3.25±0.92)年;出血程度:Ⅰ级6 例,Ⅱ级15 例,Ⅲ级12 例,Ⅳ级3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 版)”中ITP 的相关诊断标准;PLT<10×109/L;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患者均知情并自愿计入本次研究。

1.2.2 排除标准 排除治疗相关药物过敏史患者;骨髓抑制患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继发性ITP 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实施血常规检查及自身抗体系列的检查,明确无药物禁忌后给予参照组患者地塞米松(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469)口服,40 mg/d,连用4 d。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3110)皮下注射治疗,50 μg/kg,1 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 周后依照血常规检查结果及肝肾功能情况决定是否追加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起效时间、PLT 峰值、PLT 达峰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5]:治疗后患者PLT 恢复正常水平(≥100×109/L),出血症状消失,且>3 个月无复发,判定完全反应;治疗后患者PLT ≥30×109/L 并且至少比基础PLT 增加2 倍且没有出血,判定有效;治疗后PLT<30×109/L 或者PLT增加不到基础值的2 倍或者有出血,判定无效。总有效率=(完全反应+有效)/总例数×100%。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LT、PAIgG 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起效时间、PLT 达峰时间、PLT 峰值比较 参照组患者的药物治疗起效时间为(3.47±0.52)d,PLT 达峰时间为(7.65±1.21)d,PLT 峰值为(97.38±8.45)×109/L;研究组患者的药物治疗起效时间为(3.19±0.35)d,PLT 达峰时间为(6.87±1.13)d,PLT 峰值为(114.31±12.18)×109/L。研究组患者的药物治疗起效时间、PLT 达峰时间短于参照组,PLT 峰值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0、2.827、6.852,P=0.009、0.006、0.000<0.05)。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LT、PAIgG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LT、PAIgG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LT 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PAIgG 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PLT 水平高于参照组、PAIgG 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LT、PAIgG 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LT、PAIgG 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参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临床以往对于ITP 的治疗多以糖皮质激素药物为主,地塞米松即为常用的药物类型,但实践表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药后易采用激素依赖,长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则可引发多种副作用[6,7]。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临床多用于实体瘤、非髓系白血病及PLT减少症的治疗,用于ITP 患者治疗中可降低PLT 引的出血风险及对PLT 输注的依赖性[8]。研究显示ITP 的发生同免疫功能紊乱及抗PLT 自身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地塞米松为常用糖皮质激素药,在减少自身抗体生成及减轻抗原抗体反应、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PLT 的破坏、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方面具有一定效果[9,10]。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为促PLT 生长因子,兼具促PLT 生成、抗炎、免疫调节及保护黏膜上皮等功能,在PLT 减少症的临床治疗及预防中广泛应用[11]。另有研究表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可协同白细胞介素-3(IL-3)刺激造血干细胞及巨核细胞增加,增加PLT 并维持其功能[12]。在关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的相关体外试验中,证实其可在调节辅助性T 细胞水平的同时纠正ITP 患者免疫功能失调[13]。本次结果中,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LT 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PAIgG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PLT 水平高于参照组、PAIgG 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PAIgG 为PLT 抗体,其在体内有两种存在形式,分别为血清中可结合PLT 的抗体、PLT 表面相关抗体,临床多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进行血清中PAIgG 的检验[14]。且研究已证实,约90%的ITP 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PAIgG 升高[15]。上述两项指标的改善是联合用药后免疫抑制作用价值的直接体现,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联合地塞米松可促进药物药效发挥,利于出血症状的快速控制,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及患者安全保障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联合地塞米松用于ITP 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快速提升患者的PLT 水平,利于出血症状的控制,可进一步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介素白细胞研究组
白细胞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