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分析

2021-07-16 02:34江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7期
关键词:布地奈德雾化

江敏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发病后对患儿肺部功能造成较大的损害,且伴随发热、咳嗽、哮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患儿身体各项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出现肺炎时有可能诱发呼吸功能衰竭,危及其生命安全[1]。在以往,对肺炎患儿多实施对症治疗,根据患儿咳嗽、咳痰等症状分别进行止咳消痰,效果尚可。但这种治疗方案治标不治本,用药后患儿临床症状虽然逐渐改善,但一旦停药其反复的可能性较高。在这种状况下,临床给予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布地奈德为一种糖皮质激素,其具有局部抗炎的效果[2]。对布地奈德通过雾化吸入方式给药,能够直接经由气道到达肺部,从而保证快速发挥药效。肺部炎症抑制后,其相关功能逐渐改善,疗效显著。在本次研究中,以本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就常规疗法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本院儿科收治的80 例小儿肺炎患儿,遵循盲选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3∶17;年龄最大10 岁,最小2 岁,平均年龄(5.42±2.35)岁。观察组男女比例22∶18;年龄最大11 岁,最小2 岁,平均年龄(5.33±2.54)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临床肺炎的诊断标准[3];患儿对研究所涉及药物无过敏史;患儿无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患儿资料完备;患儿监护人对研究知情,且愿意配合临床工作的开展;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与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疗法治疗,入院后实施常规检查,确诊后结合其临床症状实施平喘、止咳、化痰等用药,同时予以阿莫西林咀嚼片(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470)口服,3 次/d,20~40 mg/(kg·次),连续用药1 周。观察组患儿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治疗,布地奈德气雾剂(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51),以雾化吸入方式给药,根据患儿年龄确定用药剂量,如果年龄在6 岁以上吸入剂量为500 μg/d,分2 次吸入;如果年龄在6 岁以下,吸入剂量为300 μg/d,分2~4 次吸入。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治疗效果 判定标准[4]: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肺功能与炎症指标恢复正常,则为显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与相关指标有所改善,则为有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与相关指标无变化,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治疗前后炎症指标与肺功能指标 炎症指标包括CRP、IL-6;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FVC。

1.3.3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包括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

1.3.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n(%)]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指标与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CRP、IL-6、FEV1 及FVC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均低于对照组,FEV1 及FVC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指标与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指标与肺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表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5)。

3 讨论

在社会环境复杂化的状况下,各种疾病的诱发率均有所上升。尤其是儿童,其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对于环境的适应力相对较差,发生疾病的可能性提高。小儿肺炎作为儿科多发疾病,其会引起咳嗽、咳痰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在既往的临床统计中指出,小儿肺炎是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5],主要是由于儿童相较于成人缺乏良好地表达能力,在发生肺炎后不能对自己的主观感受进行描述,影响患儿家属与医生的判断,在治疗时间和方案上受到限制。在以往,临床多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如患儿存在咳嗽现象给予止咳干预,存在咳痰现象予以消痰干预等,这类治疗方案在使用后虽然能够缓解患儿的症状,但治标不治本,复发率也相对较高。在常规疗法中,侧重于阿莫西林与鲜竹沥口服液的使用。其中,阿莫西林作为一种抗生素,其在使用过程中虽然能够抑制患儿肺部炎症,但是用药以口服为主,其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相对较长,效果不理想。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出以布地奈德来进行治疗,布地奈德作为一种新型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其能够与糖皮质醇受体进行结合,在作用于患儿气道时能够快速修复气道,使得气道因炎性反应或者腺体分泌所带来的哮喘现象得到缓解[6]。且在用药时,以雾化吸入的方式给药,其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儿的气道,药效发挥相对快速。在相关研究中,布地奈德的抗炎效果较为显著,其约为地塞米松的30 倍,在对患儿进行用药时炎症反应得到抑制,能够改善患儿咳嗽、发烧与喘息等临床症状[7]。布地奈德进行雾化吸入时其所用剂量较小,易被肝脏所代谢,因此其残留于患儿体内的可能性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8]。布地奈德通过与支气管上皮中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能够抑制一系列过敏介质的释放,达到改善水肿与炎症细胞渗出的效果[9]。除此之外,布地奈德还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的效果,在用药时能够改善患儿的T 细胞免疫功能,以此改善病情,降低复发的可能[10-12]。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 均低于对照组,FEV1 及FVC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小儿肺炎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治疗,其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恢复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作为临床首选。

猜你喜欢
布地奈德雾化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撤机后咽喉疼痛缓解作用的观察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疗效观察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效果观察
布地奈德结合综合护理治疗支气管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