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目标管理在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加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2021-07-16 02:35肖智智罗少玲张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7期
关键词:效能内膜依从性

肖智智 罗少玲 张娟

子宫内膜癌在世界范围内呈发病率升高和发病年轻化的趋势[1],子宫内膜癌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由丹麦麻醉科医师Kehlet 于1997 年首次提出,即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学科协作,对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予以优化,从而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2]。ERAS 涉及临床外科、护理、麻醉多学科协作过程,需要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密切配合[3]。本院在2019 年7 月开始全科医护人员统一接受加速康复外科培训,全面开展妇科手术的加速康复。本研究通过量化目标管理的方式对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加速康复护理,探讨其对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我效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2020 年2 月本院妇科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的8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子宫内膜诊刮符合子宫内膜癌;②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能独立或在研究者协助下完成问卷填写,沟通及表达能力良好;③年龄30~60 岁;④拟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⑤知情同意自愿加入。排除标准:①合并脏器功能衰竭或伴有远处转移者;②患者病情不稳定者;③不知晓自己病情者。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8.77±8.56)岁;学历:小学及以下11 例,中学20 例,大专及以上9 例。观察组平均年龄(58.61±8.31)岁,学历:小学及以下12 例,中学19 例,大专及以上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成立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团队,术前由手术医生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子宫内膜癌相关知识以及快速康复围手术期的相关措施及意义。麻醉师术前访视时,向患者详细介绍麻醉方式及手术体位,护士利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表进行详细的指导及护理,该护理路径表参考加速康复妇科围手术期护理中国专家共识[4]而制定。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干预措施基础上进行量化目标管理措施。具体量化目标管理措施包含:成立快速康复目标管理小组,小组成员6 人都有妇科专科工作经验5 年以上,具备丰富的专科知识、较强的教育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建立快速康复登记表,小组成员按快速康复登记表对患者围手术期全过程按具体量化目标节点进行核查。登记表具体内容包含:①患者的基本信息、术后回室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恶心呕吐次数。②饮食控制:术前一晚22:00~24:00 进食运动饮料200 ml;术前禁食6 h,禁饮2~4 h,术后回室清醒后饮水3~5 ml 湿润口腔,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每6 h 1 次至首次肛门排气;术后6、12、18、24 h 分别进食流质50 ml、200~300 ml、500~1000 ml、1000 ml 以上,后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③控制患者术后疼痛评分3 分以内,记录具体疼痛控制方法。④术后活动情况:术后6 h 内床上翻身次数达20 次;术后12、18、24、36 h 下床活动步行分别达100 m、300 m、500 m、800 m,此后每天下床活动达1000 m。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临床指标 实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行患者快速康复依从性对比分析。

1.3.2 自我效能 使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hinese-version SUPPH,C-SUPPH),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干预前及出院前干预后进行评价。该量表为钱会娟等[5]根据美国Lev EL 教授研制的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译制的中文版,经检测量表及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系数为 0.849~0.970,用于测评癌症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自信心程度。量表有正性态度、缓解压力和自我决策三个维度,共28 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方式,分数越高表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越高,该量表在我国癌症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h)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h)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术后首次时间以术后回室小时数计算

2.2 两组自我效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正性态度、缓解压力、自我决策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效能比较(,分)

表2 两组自我效能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aP<0.05

3 讨论

一项我国25 个省份三级甲等医院妇科的调查[7]发现,我国存在对加速康复外科指南认识不足,并且存在落实不规范等问题。制定规范量化的目标对于快速康复的全过程管理起着监督反馈的作用,更有利于快速康复在妇科规范的推广。

量化目标管理模式有效提升患者快速康复依从性,首次进食、下床活动、肛门排气的时间是快速康复依从性的直接体现指标。本研究发现观察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量化目标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患者快速康复依从性。Pisarska等[8]针对快速康复依从性的研究发现,患者依从性高低可能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新的理念或技术的担忧等因素的影响。规范快速康复工作流程,成立小组专人负责快速康复协调工作,持续教育和评估、全流程追踪管理、系统化质量控制等措施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快速康复患者的依从性。量化目标管理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能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有调查发现子宫内膜癌患者均存在较为明显的负性情绪[9],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10]。通过量化目标管理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围术期持续教育和反复强化宣教,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让患者更快恢复,有利于患者自我效能的提升。

综上所述,实施具体量化目标管理的快速康复模式,在每个关键环节和节点设置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让患者遵照此目标执行,并对每个阶段每个项目达成情况进行持续的追踪管理,有利于妇科子宫内膜癌患者快速康复依从性,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效能内膜依从性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