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料喉风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

2021-08-10 12:37鸿
北方药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普通型利巴韦口病

邱 鸿

(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儿科,广东 佛山 528000)

手足口病为儿科发病率较高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大部分患儿诱发原因为柯萨奇病毒A16、感染肠道病毒71[1],且近年该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对患儿的身体、发育等造成严重影响甚至有致死风险。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除严格控制病情发展外,调整促炎/抗炎因子表达比例以及细胞免疫指标等均为对患儿远期预后保障的重点[2],我院自2019年始对收治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应用双料喉风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效果令人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100例确诊为普通型手足口病且符合选择标准的患儿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时间跨度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将患儿均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有50例。对照组患儿男性36例,女性14例;5例患儿年龄在1~2岁间,41例患儿年龄在2~5岁间,4例患儿年龄在5岁以上;病程在1~8天间,平均病程(5.48±0.67)天。观察组患儿男性34例,女性16例;6例患儿年龄在1~2岁间,39例患儿年龄在2~5岁间,5例患儿年龄在5岁以上;病程在1~7天间,平均病程(5.51±0.65)天。两组患儿组间上述相关基线数据经分析比较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对比。本研究内容遵循《赫尔辛基宣言》[3]相关原则,流程交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得到批准。

1.2 选择标准[4-5]

①诊断标准: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均与《中医儿科学》中关于手足口病相关诊断内容相符合即存在一定程度的发热情况,一般在37.5~39.5 ℃之间,且在四肢、口腔黏膜存在疱疹,血常规检测提示白细胞计数无异常,中性粒细胞指标偏低,淋巴细胞指数有所上涨。

②纳入标准:年龄不超过8岁;普通型手足口病且配合治疗;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充分了解并表示配合。

③排除标准:有严重脱水症状,因病情影响需要进行补液;在治疗过程中擅自使用其他类型药物干预;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治疗期间多次存在抗拒或者不配合行为。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在确诊病情后立即给予镇痛、退热等对症治疗。

对照组患儿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产自山东圣鲁制药有限公司,规格为0.1 g,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在量为100 mL的生理盐水中加入剂量10 mg/kg的利巴韦林注射液,每天用药1次,疗程为1周。

观察组患儿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双料喉风散,在患儿漱口后、饮水后、入睡时将产自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双料喉风散喷在溃疡创面,溃疡如果位于口腔深部的则用无菌棉签蘸取,然后进行涂抹,喷射/涂抹范围需要覆盖创面即周边,每天用药4~6次。疗程为1周。

1.4 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6]:用药治疗3天内患儿的体温恢复到正常范围,皮疹、疱疹的结痂消退且期间并无出现新的皮疹,口腔溃疡完全愈合,判定为显效;用药治疗后3天内患儿的体温逐渐消退且在相对稳定状态,皮疹与疱疹结痂消退,口腔溃疡有所改善但还未痊愈,依然可以发现有分散的皮疹,为有效;疗程后超过3天患儿高热情况依然存在,皮疹、疱疹未结痂且有恶化趋势,出现合并并发症,为无效。

血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3),对相关指标所检测方法均为酶联免疫吸附法,所用试剂均来自北京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细胞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对相关指标所检测方法中对体液免疫用比浊法,对细胞免疫用流式细胞仪,所用试剂均产自美国Serotec公司。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疗程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请见表1。

表1 两种治疗方案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病情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相对于治疗前,疗程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相关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请见表2。

表2 两种治疗方案下干预前后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炎症指标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比较

相对于治疗前,疗程后两组患者细胞免疫指标相关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请见表3。

表3 两种治疗方案干预前后患儿细胞免疫指标比较

3 讨论

手足口病以高热、四肢/口腔存在疱疹/皮疹为典型症状,其中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会影响小儿摄入,机体营养不足进一步降低免疫抵抗能力,形成恶性循环[7]。

利巴韦林是临床常用于治疗手足口病的抗病毒药物,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机制在于对RNA多聚酶、肌酐单磷酸脱氢酶等有竞争性阻断效果,通过这种阻断来控制RNA的复制还有蛋白合成作用,确保病毒发展在有效控制范围内。在本次研究中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单纯应用利巴韦林治疗的对照组在病情控制、炎性因子以及免疫因子调整方面相对于联合双料喉风散治疗患儿差异性明显,普通型手足口病病情相对较轻,此类患儿大部分存在口腔黏膜病变(充血、溃疡、触痛)[8],该症状无改善的情况下患儿会有烦躁不安、抵触进食及配合程度较低的表现,双料喉风散中主要成分有冰片、黄连、甘草、山豆根、人中白、寒水石等,具有消肿利咽、清热解毒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证明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临床推广价值突出,双料喉风散可缩短病程,缓解患儿痛苦,更利于配合利巴韦林干预及相关操作,对病情控制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对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拟定治疗方案时可考虑双料喉风散联合利巴韦林干预,有效改善相关症状对患儿身体、生活影响,调整相关临床指标以保障远期疗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普通型利巴韦口病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HRCT影像分析
调峰保供型和普通型LNG接收站罐容计算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影像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