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落沃土心花盛开

2021-08-10 09:22左宏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专业成长心理健康教育

本期栏目的分享嘉宾是左宏梅老师,2021年是她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相识的第13个年头。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她将自己的心得撰写成文,先后有12篇文章在杂志上发表。在努力提升个人专业技能的同时,她不断发挥自身的专业影响力,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和促进区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逐渐形成了一些校外教育机构实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验和做法。2020年,她与她的团队一起,创新工作形式,协同社会资源,坚持“心理抗疫”。她的成长经验是:让学习成为理想生根的“催化剂”;让实践成为理论开花的“炼金炉”;让反思成为梦想结果的“加油站”;让研究成为工作精进的“助推器”;让督导成为专业远行的“指明灯”。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成长;创刊20年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9-0072-04

2009年对我来讲是特别的一年。这一年,我撰写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及学校培养策略》等三篇文章相继被选登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杂志”)的2月、8月和10月刊。从那一年算起到现在,我和杂志相识13年了。受主编邀请,我讲述我和杂志的不解情缘,同时也有机会叙述我成为一名心理教师的职业生涯故事。

一、觅一席沃土,埋下梦想的种子

(一)一个梦想指引

被榜样引领、被梦想指引的人,是幸福的人,因为他会因此找到前行的方向和力量。

“将来,我要成为一个既会教语文又懂得学生心理的人”。在一篇日记里写下这个心愿的时间是20世纪的1988年,那时候我是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当我在时隔20年后再次读到字里行间的这个梦想的时候,最了解我的妹妹对我说,“你看你看,你就是照着这个路子走的。”而我自己也不由得暗自欣喜。是的,我好幸运!我就是照着这个路子成了现在的自己。

大学毕业之后参加工作,我选择成为一名教师。之后和青少年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日渐觉得,德育和心育并重,更能给成长中的青少年带来道德和人格的双重支持。带着对儿童青少年心理世界的好奇,业余时间我会反思一些教育现象,做一些专业学习。虽然零基础的知识和技能难以有力和有效地支持到我内心的梦想,但我觉得那一颗种子已经找到它适合生长的土壤。2005年我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并在此期间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此后十几年里,我努力追随来自大陆、我国台湾地区、美国、日本等的多位老师,坚持完成了包括沙盘游戏治疗、绘画艺术治疗、儿童游戏治疗等多门表达性治疗技术专业课程的连续学习,为自己的专业工作积累了较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二)两次学习助力

而我与杂志,也相逢于这条学习之旅。这是因为我参加过的两次意义深远的培训,杂志都是协办方之一。

一次是2009年6月由中国红十字会主办、杂志协办的台湾生活素质教育课程讲师培训,本次培训五天密集的学习让我脑洞大开,为我实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从这次受训之后至今的十几年间,我和我的同事一直在非常兴奋和勤奋地探索和实践将“绘本”和“绘画”作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媒介和形式。这期间我撰写的《人生画布》发表在杂志的2009年第8期;《站在生命的高度建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台湾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的启示》发表在杂志的2009年第10期;《敌人派——小学绘本心理活动课设计》发表在杂志2012年第20期。

另一次是2010年8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主办、杂志协办的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研讨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积极心理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积极品质和美德,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和幸福感。于我个人而言,这次研讨会的学习,就像一股新鲜的血液,也像一剂强心针,激活和更新了我的工作理念和方法,让我找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一个更加明晰的理论依据和发展路径,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而不只是发现和矫治问题或只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这之后的一年时间里,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国内出版的近十本积极心理学的著作,并且将其中的一些理念和方法积极应用到学生辅导和教师讲座中,收效甚好。这期间我撰写的《让幸福现身——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团体辅导》发表在杂志2011年第5期。

心中孕育一个梦想,它一直在寻找更好的成长方向。非常幸运的是,在关键的选择时期,杂志社高屋建瓴、富有国际视野、充满务实和担当精神的高水平学术活动,给了我们一份非常适时和正确的专业引领。我一直觉得,正是这一份引领促使我在专业发展上走上了一条快速路——不是说我因此取得了多么大的成绩,而是说我因此少走了许多弯路。所以,我感恩和杂志的相遇!

二、耕一方田园,收获初心的果实

我工作的单位是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我在努力提升个人专业技能的同时,也依托活动中心这个大平台,面向全区,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和促进区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逐渐形成和总结了一些校外教育机构实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做法。

1.建设一个基地,打造全区心育研学成长平台

近几年,依托平台优势,中心先后组织了绘画艺术治疗技术、心灵图卡融合应用技术、沙盘游戏治疗技术等多项专业技能培训,先后培训专兼职心理骨干教师超过400人次。受训教师们主动学习,积极投身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区内也涌现出了几所心理健康教育市级示范校。活动中心逐渐以其专业的工作引领、丰富的工作形态和多渠道的工作渗透,成为全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学习、交流和督导的重要平台。

2.推广一种模式,普及未成年人心育课堂教学

多年来,我带领中心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发展和总结出适合中小学以班级为单位的“两绘”心育活动课,即小学低段以绘本为载体形成“绘本心理活动课”,小学高段以及中学以绘画为媒介形成“绘画心理体验课”,形成绘画和绘本相结合、体验和游戏相结合的“两绘”心育模式。在大量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和张亚琴老师合力编写了潞州区首部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用故事和图画滋养心灵》,标志着“两绘”心育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成熟。介绍这一教学模式的文章《用故事和图画滋养心灵:小学生“两绘”心育课的架构与实施》发表在杂志2019年第12期。

3.用好一本教材,引领学校校本心育落地开花

在校本教材《用故事和图画滋养心灵》编写印刷完成后,我们对区属小学、联校的100多位骨干心理教师、班主任进行了培训,并为区属各校2000多位班主任配备了教材。通过一级和二级教材培训,我们就“两绘”心育技术做了专题讲座和示范教学,让参训教师们了解了两绘心育的设计和建构依据,为学校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4.带好一支沙龙,培育心理健康教育后备力量

为储备学校心理教育的后备人才,中心连续六年组织青年心理教师成长沙龙培训,累计培训人数已超过300人。每一期沙龙活动,我们邀请区级骨干心理教师聚焦青年教师心理自我成长和心育技能提升双目标,精准设计培训主题、精心选取培训方法、精致设计课程内容,力图使参训教师有兴致学、有能力懂、有水平做,在自身心理素养提升的同时,提高培育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意识和能力。

实施这些在实践中落地开花的探索形式,我们始终坚持三个工作原则。一是站位上移,激发心育源头活水,即努力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大力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推动中小学广大教师有理念,有做法,有行动,能够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者。二是服务下沉,保障心育核心任务。即始终关切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始终关注未成年学生的生态课堂,努力探索出为他们喜欢、被他们接受、对他们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三是构建合力,整合心育社会资源。即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性培训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专家队伍;在充分用好自己的专家队伍的同时,也邀请同区域兄弟学校、社会组织、社会机构中经验丰富的优秀朋辈加入我们的队伍,和我们一起形成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合力。

三、结一群伙伴,共赴使命的旅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心理防疫的重要战线。我和全区多位经过多年渗透、研磨成长起来的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深刻理解工作背景,提高工作站位,創新工作形式,协同社会资源,在上级领导下做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1.开辟空中心理课堂,传授“心灵抗疫秘方”

疫情期间,我们组织本区三位优秀心理教师设计制作了“发掘心资源,为自己配制‘心灵抗疫秘方”空中心理微课堂十五期。微课帮助广大幼儿、中小学生及家长朋友们科学认知、主动建设积极情绪、发掘心理健康资源、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学会配制自己的“心灵抗疫特效药”,有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平安度过疫期。微课上线之后,也为浙江、内蒙古、湖南等地的师生提供了及时的帮助,总点击量达到10万次。团队合作撰写的《发掘心资源,为自己配制一份心灵抗疫特效药:空中心理抗疫微课的设计与实施》一文发表在杂志2020年第10期,这是我们将心理辅导从“线下”走到“线上”的一次成功尝试的见证。

2.编制身心关照手册,传递温暖安心策略

为协助学生和教师顺利实现“心理复学”过渡,我们团队中的六名优秀心理教师编写了《我安我心——儿童青少年心理自我关照活动手册》,作为区级校本教材,先后通过电子教材和纸质版教材的形式配发给全区的班主任和心理教师。《手册》的整体设计理念以积极心理学为主,同时植入游戏、绘画等表达性治疗的精神,从自我概念、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生涯规划等几个方面关照学生心理发展,使得心理教育不再执着于问题解决,而是聚焦于正向积极的心理资源,发掘每个人内在的动力,令目标转向幸福教育。这本手册的诞生不仅体现了编者个人的能力,而且也再次显现出专业团队合作的战斗力。

3.开展线下专业研讨,总结学校心育经验

2020年7月,广大中小学顺利复学后,我们又继续组织我区中小学优秀心理教师以及长治市潞州区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科、长治市和平医院心理科等部门的七位专家,就疫情期间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及危机干预方法、后疫情时期未成年人心理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讨交流。研讨会的召开让与会老师了解了更多关照儿童、关照心灵和守护生命的信息,获得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同角度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的做法,为推动潞州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叙一份心得,期待心育的明天

回顾我自己的专业成长路径,我想给青年心理教师的成长分享五个心得,我把它叫作心理教师专业成长“五部曲”。

1.让学习成为理想生根的“催化剂”

相比十年前,现阶段心理教师的外部资源环境已经变得很好,我们想学到的课程,想读到的文献几乎唾手可得。我想只有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与技能,才能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和新变化,才能应对日益繁多和复杂的学生心理困境,也才能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2.让实践成为理论开花的“炼金炉”

现成的方案固然很多,但只有自己的经验才最宝贵。因为来自自身实践的所得,更加具有个人化、校本化、班本化和生本化的特点,也就意味着更能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尝试,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在实践中积累自己的心得。

3.让反思成为梦想结果的“加油站”

没有反思的教学可能只是走了过场。我们应该经常回头看看自己的技术是否适切、自己的方案是否适宜、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然后反思不足,并将那些好的、独特的经验总结形成文字,用以记录自己个性化的专业思考。

4.让研究成为工作精进的“助推器”

如果我们拥有自己独特的实践形式和路径,我们自然就想去琢磨更多富有个人视角的问题。例如我个人撰写的文章《乱画游戏在小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杂志2016年第19期),《建造人生之塔:用结构式绘画开展毕业班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杂志2017年第33期),《一张画纸的心理属性:儿童绘画艺术治疗中用纸的艺术与象征》(杂志2021年第6期),都是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的一种探索:我将乱画游戏这一经典技术延伸应用到了儿童团体、将绘画技术发展出结构化的班级团体应用方法,以及做了一张画纸的心理属性的文献研究,这些研究的视角都来自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反复思考。

5.让督导成为专业远行的“指明灯”

缺乏督导的心理教师无异于在黑暗中盲行,不可避免会遇到阻碍甚至犯错。所以我们要通过阅读文献、参加学习、加入朋辈团体、接受专家督导等方式,让自己随时处在专业受督状态,以确保个人良性发展。

回顾过去的十几年,杂志用她的博爱和宽容、以她的专业和敬业为我以及和我一样的广大心理教师提供了成长的机遇,同时也坚定了我们的职业信念,见证了我们的专业进步。

杂志既像一位值得敬仰的导师,她懂你专业发展的渴求,所以为你竭尽全力开拓对的源头;又像一位志同道合的战友,她懂你工作开展的困顿,所以为你不遗余力分享好的经验。我对我和杂志的十余年情缘充满感恩!对与数位主编、副主编和编辑的十余年情缘充满感恩!

春耕的农夫从不问土地给予什么回报,只管默默地耕耘。但是每逢秋收时节,所有的耕种就都会有金黄色的答案。我们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愿做那默默无闻的农夫,躬耕一亩田,静待“心海”繁花盛开,硕果累累——令我们向往的不是我们个人的荣耀,而是儿童生命的葱茏与繁华!

最后,我想在此感谢我们团队的张亚琴、王晶晶、杨吉祥、文娜、董灵芝等几位骨干教师,愿我们继续一路相伴,怀揣专业情怀,共赴美好明天。

作者简介:左宏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山西长治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长治市心理学会学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治市潞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潞州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专职咨询师及业务负责人。曾获区级模范教师、区级名师、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等称号。个人主编出版《心灵图卡》《心事卡》心理咨询工具书两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表论文12篇。

编辑/卫 虹 终校/张 旗

猜你喜欢
专业成长心理健康教育
聚焦心智模式,追求专业成长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