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知识教育形态下教师知识角色的调适

2021-08-12 14:01李荣华
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媒介信息教育

[收稿日期] 2020-07-20

[基金项目] 2019年萍乡学院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9D0223)

[作者简介] *李荣华(1992—),男,江西吉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教育基本理论。

[ 摘 要] 全媒体知识教育形态是全媒体与教育融合的时代产物。检视当下实践,全媒体知识教育所凸显的知识高存储性、易获取性、多选择性以及学生学习高自主性使得教师作为知识的“储藏者”“垄断者”“定制者”“灌输者”等角色发生渐变。这种变化意味着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身在知识教育活动中的知识角色,调适并努力适应其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为此,须澄清教师知识角色的认知观念,丰富教师知识角色时代内涵,提升教师信息媒介素养以及强化教师教学知识体系建构。

[ 关键词]

全媒体;知识;知识教育;教师角色;教师知识角色

[ 中图分类号] H19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21)03-0043-05

教师知识角色,是教师在知识教育师生双边交往活动中所承担的具有不同特定意义的角色,反映了教师在此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职责、作用与享有的地位。在以往的知识教育活动中,教师一直表现为知识的“储藏者”“垄断者”“定制者”与“灌输者”等,这些角色对以往的知识教育尤其为课堂教学层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中知识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如今,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教师扮演的知识角色正遭受冲击而发生渐变。

1 全媒体知识教育形态的意义阐释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媒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正步入全媒体时代。全媒体,即对媒介各种传播形式的总称,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各种媒介形态联合进行信息的传播。受众可以通过电视、电脑、手机、广播等各种终端设备获取信息。全媒体借助互联网,实现信息接受和传播的即时性与交互性,使得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他们所需要的信息[1]。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推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时效、含量与质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媒介技术变革带来的产物,全媒体的应用逐渐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内容传播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有效融合,比如,在新闻行业,全媒體的运用逐渐颠覆了传统以纸质媒介为载体(如报刊、杂志)的主要新闻信息传播主渠道,改变了新闻传播的行业规则与生态;在出版业,全媒体的广泛应用(如电子书、读书电台)满足了大众对于阅读的迫切需要,便利了其进行阅读的方式。教育行业,亦是如此。引入教育领域的全媒体,同样于其中引发了一场重要变革,“遍地开花”的全媒体与现代教育中知识传播与授受过程交相融合,逐渐衍生成了一种新的知识教育形态——全媒体知识教育形态。

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形态”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2]。而知识教育形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认为是知识教育活动一种比较稳定的表现形式。从宏观意义上看,它可以是人类实践所获取的一切客观的真理向社会大众进行普及与传播的过程中表现出来比较稳定的某种形式。而更微观一点看来,“知识教育形态”是知识的教学化。它是在教育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考虑教学环境与传播媒体等限制, 从学术知识中选择切合某种价值观的知识,并将其转变为适合教学的形态[3]。它也常被看作是在学校教育尤其课堂教学中强调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的活动过程通过选定一些特定的场合、方法与媒介所建立和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形式与状态。基于知识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特殊地位以及传统意义上对知识教育直观认识的考量,本研究所强调的全媒体知识教育形态也更多地倾向于微观意义上的解读,即侧重于学习者(尤其是学生)在学校场景教育教学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与汲取。

具体而言,全媒体知识教育形态是全媒体与现代知识教育融合的产物,反映的是一种学生利用全媒体媒介进行即时交互性的知识学习与获取方式,这其中既包括了原先利用传统意义上的如固定的书本、教材与教具等媒介开展的学习活动,也包括利用传统的信息化媒介形态诸如微博、视频、微课与慕课等在线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学习,还有利用即时交互性媒介,诸如“翻转课堂”、“半翻转课堂”、VR 技术等实现知识的传授变革[4];既包括了在传统的固定的教室与时间进行教学的场景,更大的变化是其涵盖了家庭、户外与交通工具上等其他非学校场合知识教育的活动场域,建构起立体化的知识学习网络层;既包括了以教师为主导的在课堂中利用全媒体媒介工具进行“知识传授”为任务的活动,也涉及了学生在课堂内外利用全媒体媒介工具独立自主地进行“业以自学”的过程。可见,全媒体知识教育形态是在传统的知识教育媒介的基础上,随着全媒体的运用,知识教育形态的内涵和边界得以转变、拓展的变革过程。

2 全媒体知识教育形态下教师知识角色的渐变

相较于以往,全媒体知识教育形态在教育实践中基于自身特征逐渐显现出一系列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在知识传播的承载量上,全媒体蕴藏和承载的知识具有极高的存储性,可储备的知识量超乎想象;在知识传播场域的闭合性上,全媒体始终保持一种全开放的方式面向所有有学习需求的求知者;在知识传播的渠道上,多元化的知识获取渠道增强了全媒体知识教育的易获取性,使得知识获取的成本大大降低;在知识传播的学生的参与度上,全媒体知识教育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自主性提出了高要求,学习者的高自主性是全媒体时代学习者的重要特征,等等。综上,在全媒体知识教育形态下,这些特性正不断凸显,愈加明显,前所未有地挑战和冲击着传统意义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知识角色。教师的知识角色正在发生渐变。

2.1 高存储性:挑战教师知识储藏者角色

高存储性是全媒体的显著特征之一。正如前面提及到的,全媒体是各类信息媒介的总称,它既包括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也涵盖了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的媒介。其中,以互联网在线教育资源库为例,其知识内容的存储计量单位已从GB上升到TB、ZB,甚至YB,难以估量的知识教学资源以数据的形态存储于云端或平台,包含了一系列在学阶段教学内容资源、课外拓展知识资源、考试习题与测量知识资源、评价与反馈资源、教学和学习方法资源等。这种各类知识资源在一个平台上所产生的积聚效应正使得全媒体知识教育高存储的特性愈发凸显,正不断释放着巨大的知识能量,令人叹为观止。而反观传统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其一直扮演着知识的“储藏者”角色,即教师将自己所储藏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为此,建立足够强大的知识储备量也一直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对学生而言,教师的存在意义正像是一个知识储蓄所,学生源源不断地从中获取其想要的知识。如今,全媒体带来的教学形态的变革逐渐挑战着传统意义上教师作为知识“储藏者”的角色。从知识的量的维度上来看,教师个体所掌控的知识虽然博学深究,足以被视为是知识“储藏者”,但个体记忆、精力、时间的限制使其掌握的知识也是十分“有限”的,与全媒体的知识蕴藏量相比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作为被超越的一方,这种“落后”在某种程度上也就预示着传统意义上教师知识“储藏者”的角色正在遭受挑战。

2.2 全开放性:颠覆教师知识垄断者角色

在传统的知识教育形态中,固定的课堂与知识文本是知识传递的主要场所,此时的知识交往活动处于一种比较封闭的时空环境当中,教师于其中扮演着知识传递的“上位人士”,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代言人”与“先知者”。正是基于其特有的优势地位,教师长期控制着知识的课堂走向,使得知识的传播以一种“自上而下”的传导路径进行,课堂中的知识交互也始终是处于遵循“教师—知识—学生”单向化的交互状态。如此,教师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学生唯一的知识获取来源,也因此获得了知识的“垄断者”身份。学生则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从他处则很难再获得可以与之媲美的知识。这也正好可以解释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学生常常以“老师没有教过”这个理由来为其不会做某道题或不会某个知识点来掩盖其自身学习的不足而辩解。然而,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其所携带的全开放性特征正逐渐颠覆教师知识“垄断者”的角色。利用全媒体,学生既可以从各种互联网平台(如手机、平板电脑、智慧学习机等)以各种知识呈现形式(如在线直播授课、录播授课、微课等),也可以依然从传统的课堂中获取相关的知识。以慕课教学为例,它秉承的教育理念是: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送达地球最偏远的角落[5]。这决定了慕课知识教学的共享取向,表现在课程知识资源的传播上,强调知识应当突破地域、文化、经济等因素的限制,实现教育资源的全世界、全人类免费共享。简而言之,在全媒体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开放性的,其所能接收的知识资源库由学校教育体系向外部偏移,教师已不再是其唯一的知识来源。2012年Top100 学习工具统计结果显示,超过80%的学习工具提供开放式的教育资源,如建立在Facebook、微博、QQ等媒介基础上的虚拟网络学习社区,以及以网络流媒体为代表的众多免费教育资源等。

2.3 多选择性:弱化教师知识定制者角色

知识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价值中立的“客观真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知识为少数人发现或发明,为一部分人所传播或传递,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信仰[6]。在传统的课堂环境中,教师属于其中掌握“真理”的“少数人”,被认为是课堂教学知识内容的“定制者”,并以这种身份的加持操控着学生学习内容的选取。尽管从宏观上看,学生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已经历经国家层面细致地甄选、优化与完善过,教师只不过是这些知识传递过程中的“执行者”而已。但恰恰却是教师处于整个知识教育中间环节的知识传递执行过程使其有足够的条件成为课堂教学中知识“定制者”。这种知识定制的身份属性表现在,教师可以决定学生所要学习知识的具体内容,也可以定制相关的教学计划,并以此决定以何种方式、何种步骤和进度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知识学习的另一主体——学生对于知识内容本身并没有过多的选择权,其一直处于接受教师所定制知识的状态下。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知识教育形态的渐变使得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有了更多的选择权。这种多元化的选择权主要体现在学生有了更多元化的途径来获取更为多元化的知识资源,例如,在线教育所承载的知识相对于教师个体所拥有的储备要丰富的多,正如前面提及到包括了一系列课程内容资源、课外拓展知识资源、考试测评反馈资源、学习方法指导资源,并且也不再局限于“固定课堂”这种单一的认知场景,学生可以自己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与步骤。

2.4 高自主性:撼动教师知识灌输者角色

“灌输者”是外界对教师在知识教育中另一常见的角色称呼[7]。作为知识“灌输者”的教师,习惯于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等待装满知识的“容器”,教师的任务就是将这一“容器”填满“物质”,其中“灌输”是最简单和直接的方式。教师将各种知识的原理、概念、规律、解题方法与价值观等源源不断地以“灌输”的方式传递于学生的认知世界中,学生自身深受时空条件等限制而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在此过程中,由于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支配的地位,其学习的自主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时常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使其按照教师的个体意志和指令进行学习。然则,全媒体教育形态悄临,教师“灌输者”的知识角色进一步被瓦解。首先,学习媒介的改变使得学生有了摆脱教师灌输式教学的可能。因为,全媒体的高存储性、全开放性以及多选择性等特征为学生创设了有力的软硬件支持使其可以独立地自主学习,在教师缺场的情况下,学生依然可以利用各种媒介工具如在线视频教学、学习软件等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预习、研习与复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定学习的步调和节奏,随时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适时调整,表现出十分突出的学习自主性。其次,全媒体时代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依靠“灌输”已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发展需要。有些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通过自主学习可能已经能够建构起达到或超出原有的知识教学的要求,对有些知识有着更深刻和超前的体悟与理解。

3 全媒体知识教育形态下教师知识角色的调适

3.1 厘定传统教师知识角色价值

传统的教师知识角色在全媒体的冲击下,发生渐变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渐变归根结底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潮流之势,唯有顺从。但并不能否认传统教师知识角色在教学活动中所凸显的角色价值,客观把握每一种教师知识角色的特定作用是人们能够在全媒体知识教育形态下教师知识角色调适的逻辑起点。

正如上述所提及的4种知识角色,无论是“储藏者”“定制者” “垄断者”还是“灌输者”,其实每一种角色在知识教育过程中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具有一定不可替代性,这也充分展示了教师在知识教育中的角色生命力,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保障课堂教学中相关知识的有效传递。比如,当好“储藏者”角色是教师进行知识教育的前提,否则教师的教学便是“无源之水”;“垄断”客观上有助于教师知识权威的生成,有助于确立教师的威信;“定制”有助于教师整体上把握课堂教学的走向,控制教学进度等;而“灌输”有时也可以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客观上也有助于教学效果的达成,等等。这充分说明,传统教师知识角色的调适并非是将旧有的角色简单地推倒重建的过程,而是应该继承原有角色的优势特征,摒弃不合时宜的成分,以求获得更焕然的角色生命力,这也是教师知识角色调适的必然要求。

3.2 提升教师个体信息媒介素养

归根结底,全媒体是为知识教育服务的,是辅助教师进行知识教育的有益之器。从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不变追求来看,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利用全媒体教育形态所引进的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由此,为使其能够适应全媒体变革,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信息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

对教师个体而言,信息媒介素养是其利用全媒体信息媒介获取、分析、甄选、评估、运用与创造信息的能力,涵盖了教师信息媒介意识、信息媒介知识、信息媒介能力以及信息媒介道德等方面[8]。比如,在全媒体海量的教学资源中,获取自身教学需要的知识内容,需要依赖其敏锐的信息媒介意识的培养;正确地利用全媒体进行教学,需要以扎实的信息媒介知识为基础;要维护全媒体中教学手段的正当性与内容的伦理性,则教师必须以信息媒介道德为基本准则;融入全媒体,利用和开发全媒体教学知识资源,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以教师优越的信息媒介能力为依托。从当前的现状来,教师信息媒介素养的提升主要依赖于3种方式。一是教师的自我学习。既基于自身在全媒体教学实践中体验,总结经验,不断发现与反思,以提升个体的信息媒介能力。二是远程网络的学习,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获取相关有价值信息媒介的技术与相关知识。三是外部培训,主要通过外部组织的培训活动以提升其信息媒介素养,如国家组织的“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学校组织的培训与实践操作活动、以及个人参加的相关主题的社会性培训活动。因此,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媒介素养是教师进行知识角色调适的内在要求。

3.3 强化教师教学知识体系建构

在全媒体教育形态里,教师所面对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者都发生了变化。寄希望于旧有的知识体系和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似乎已经难以应对复杂的教学新情境。因此,实现教师知识角色调适的落脚点最终还应当回归到知识层面本身,即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全媒体学习途径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维度,拓展教师知识储备的广度和深度。

首先,积极推动自身专业以外的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学习。在全媒体学习平台上,学生认知的来源渠道已经得以拓展,纷繁多样的知识呈现刺激并打开了学生多样化的认知需求,这将导致学生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类型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教师不仅需要精湛掌握本专业的学科知识,更要有意识强化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学习,还有一些非专业和体系化的知识,如潮流资讯、音乐文化等。教师若能持续性地将相关知识转为实践动能,可以推动教师参与全媒体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其次,关注教学技能与方法等知识维度的学习。利用全媒体开展教学,服务于教学活动,还需要将传统的教学理论、方法、技能相互融合以更新、创造出适用于全媒体教育教学新情境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对于在线教学情境的认知、在线教学媒介的应用、线上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全媒体评价工具的使用都考验着教师对于全媒体教育教学方法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教师应在强化全媒体信息媒介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教学经验,在线上教学实践中沉淀相关的教学技能与方法知识。

此外,在全媒体教育中,利用学业大数据进行分析,建构起对学生个体客观有效的认知和评价是一种重要能力,也是教师必须要掌握的一类知识。它包括对学生在线学习心理、学习需要、学习风格以及学习能力等内容,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获得相应的数据指标,可以为教师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从而进行调整。

3.4 丰富教师知识角色时代内涵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标示着旧有的教师知识角色所依持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质的变化,随之引发的冲击现实也意味着教师知识角色也将涌现出一些新特征,蕴藏著新的时代内涵。这些新内涵展现的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角色与新使命,发掘和厘定教师知识角色的新内涵也是调适的核心要义。

其一,教师应当成为一个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正如《学会生存》所述: “教师的职责表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9]。“引导”将是全媒体时代教师知识教育的重要职能,充分扮演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 “引导者”,做好学生在纷繁的信息爆炸的网络媒介与平台中的引路人,是全媒体时代赋予教师的新使命。

其二,教师应当成为一个学生学习知识的“合作者”。全媒体时代各种学习条件的便利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其得以独立学习成为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就不需要教师了。恰恰相反,大多数学生因为自身的“未完成性”与“不成熟性”等特征导致其面对纷繁复杂的在线知识,有时会陷入“选择困难”或者“误入迷途”的境地。并且,学生个体有限水平的探究能力决定了其多数时候依然需要教师的协助和参与才能完成相关的知识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合作者”,并以平等的姿态适应角色的转变。

其三,教师应当成为一个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者”。在全媒体时代,知识教育的重心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建构,使其能够在浩瀚的全媒体媒介平台上汲取相关知识,生成“学习力”。这要求教师必须承担起学生“促进者”的角色,善于创设有利条件和情境,注重在线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相应学习方法的传授,并且针对学生“自制力不足”“注意力分散”等问题辅之以适当的监督机制以推动其学业活动的开展,全力做好一个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参考文献

[1] 王晓东.我国现阶段全媒体教育发展的几点构想[A]. 欧文.美国科研出版社,2012:5.

[2] 聂伟.全媒体教育媒介形态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6(6):35-38.

[3] 韦正航.论知识的教育形态[J].教育学术月刊,2008(1):16-17.

[4] 岳铁艳.全媒体教育形态下的教师知识体系多维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8(18):51-53.

[5] 尹达.“慕课现象”的本质阐释、现实反思与未来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5):59-63.

[6] 孙茂华,董晓波.从霸权到共享:知识经济时代课堂话语的对话性[J].现代教育管理,2014(2):75-78.

[7]  周杰.倾听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8] 罗阳富.信息时代高师院校媒介素养教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2):42-44.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

Adjustment of teachers′ knowledge role under the all-media knowledge education

LI Rong-hua1,2

(1. School of Education,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9,China;

2. School of Primary Education,Pingxiang University,Pingxiang,Jiangxi337055,China)

Abstract

The form of all-media knowledge education is the product of the era of the integration of all media and education. Examining current practice, the high-storage, easy-accessibility, multi-selectivity, and high autonomy of student learning highlighted by the all-media knowledge education make teachers as "storagers", "monopolists", "customers" and "knowledgers" of knowledge characters such as "indoctrilator" are gradually changing. This change means that teachers must re-examine their knowledge role in knowledge education activities, adjust and work hard to adapt to the possible negative impact. To this end, we must face up to the gradual change of these roles, determine the new meaning of teachers′ knowledge roles, improve teachers′ information media literacy, and strengthen teachers′ knowledge study.

Keywords

all media;knowledge;knowledge education;teacher role;professor knowledge role

[責任编辑 刘 冰]

猜你喜欢
媒介信息教育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订阅信息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