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老中医的护心法则

2021-08-25 07:36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1年8期
关键词:周老心气气短

受访专家

周玉萍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医疗系,从事临床工作近六十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主攻心律失常,如房颤、各种早搏问题,传导阻滞、心率快慢,冠心病、心肌炎、心绞痛、风心病、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水肿、心悸、中风、眩晕症、抑郁症、焦虑症、失眠多梦,对内分泌失调及内科疑难杂症等均有一定的见解及治疗方法。

门诊时间:周一、周二、周日上午

周老今年已经83岁高龄了,可近两年来也赶起了时髦,学年轻人网上冲浪,半年就在网上就拥有了36万多的粉丝,以周老83岁的高龄,这实在令人难以想象。周老是怎么做到的呢?

周玉萍周老本职是一位心内科的专家,从事心脏疾病的医治和研究现已超越50年了,在网上发布的视频首要目的是科普一些养护心脏的知识,自然而然便吸引了大批粉丝驻足。周老现已83的高龄了,仍然精力矍铄、思维灵活,不仅坚持每天更新与我们共享护心常识,每周还坚持三个半天的出诊为广大的患者服务。

周老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说起自己的摄生心得,周老强调护心非常重要,她有两大护心规律,无论是在临床治病的时候或是在日常生活中,周老都遵从着这两大规律,可谓周老的护心法宝。这两大护心规律是什么呢?周老临床上有什么成效明显的经验方呢?日常生活中周老又有什么护心绝招呢?

 护心法则一:暖心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主神明,主血脉,更是全身血流动力系统的马达,人体全身的血液都依赖心脏这个强有力的马达泵在运转,氧气等人体所需物质便随着心脏所泵出的血液灌注于全身各个脏器、各个角落,给每一个器官供给营养和能量。从功能上说,心主神明,藏神,器质性的心脏问题会导致情志异常。心主一身血脉,心功能下降则会导致血脉不通畅,出现胸闷气短、心胸憋闷,胸部疼痛、心慌、心悸怔忡等症状。所以周老尤其注重日常养心,她认为只有将心功能养好,人体才能健康。

杨叔叔今年70岁,刚找到周老就诊时,心率最慢时不足30次/分钟(正常心率:60~100次/分钟),属心动过缓,已经出现了眼前发黑、心慌气短、手脚冰凉等症状,常常需要穿得特别厚,这就是周老所说的“心不暖”了。

周老的第一条护心规律正是暖心。周老介绍,很多心脏疾病(例如心率过慢、部分冠心病心绞痛等)都与“心不暖”相关,“心不暖”从中医的观点来说属于心阳亏虚。心阳虚证是由心之阳气不足、虚寒内生所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冷汗、恶寒肢冷等,现代医学常见的心律失常、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休克等疾病多屬于此。

心阳亏虚的典型症状:心慌心悸、心率慢,畏寒肢冷、气短乏力、纳差、大便溏稀、小便清长、口唇指甲发绀、舌质淡暗、舌苔白滑等。

心脏阳气不足是中老年人心脏病常见的一个致病因素,心阳虚的患者由于心阳受损,不能温煦肢体,所以会出现畏寒肢冷;阳气不足损伤脾肾,就会出现纳差、食欲不振;阳虚则生寒,寒凝经脉,心脉痹阻,胸阳不展,气虚血瘀,所以又见心胸憋闷,或作痛,甚或口唇指甲青紫,舌淡胖,苔白滑,脉象沉弱等虚寒之象。因汗为心液,若心阳虚进一步发展到心阳暴脱,不仅心液随之外脱而大汗淋漓,肢体温度亦由寒凉变为厥冷,以致影响肺主气、肾纳气的功能,出现呼吸衰微;更因阳气虚脱,精神随之涣散,而致神志模糊,甚则昏迷,脉微细欲绝,呈心阳衰亡之象。

周老认为这类患者就应该运用暖心的办法去调度和改进。周老共享了自己临床常用且成效明显的暖心方,以及她自己日常会做的暖心小动作。

1.周老临床常用暖心方

【药材】人参、附子、桂枝、黄芪、煅龙骨、煅牡蛎、郁金、三七、丹参。

【功效】温补心阳,补气活血,强心安神。

【主治】心阳虚证。

【方义】人参、附子、桂枝、黄芪均能够温阳补气,煅龙骨、煅牡蛎均能够强心安神,郁金、三七、丹参则都有行气活血之效。

【专家提醒】专业处方,如需使用请遵医嘱。

2.周老日常用的暖心小动作

周老平时在家里还会做一个简单的小动作,拍拍打打,就能达到暖心、护心、养心的作用。

【做法】把胳膊伸起来,从腋下顺着手少阴心经往下拍,另一只手顺着手厥阴心包经拍,根据自身情况,早中晚餐后半小时拍打一侧手臂10~20次,双臂交替进行。

【注意】一定要从上往下拍打。

护心法则二:寒心

李女士在20多年前因为血压高和心肌酶高到医院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检查发现自己的冠状动脉血流尚可,堵塞并不严重,所以李女士没有当回事,没有采取预防性的治疗措施。但不久后的一天,李女士突然感到心慌心悸、坐立不安,立即赶到医院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提示存在室性早搏8000多次(正常心率约为每日10万次左右),需要行射频消融手术,手术后效果并不明显,心慌心悸等感觉仍时有出现,时间久了之后,李女士的性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时常会莫名其妙地大发脾气。

周老介绍,很多心脏疾病(例如心率过快、心肌病、风心病、先心病等)都与“心不寒”相关,“心不寒”从中医角度来说是气阴两虚。

心气阴两虚证是由心气不足,心阴耗损所致,多表现为心神不宁、心悸怔忡、气短乏力、失眠、虚烦、精神萎靡、口干口渴、汗出、手足心热等症状。心气阴两虚好发于气虚或素体阴虚者,可由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衰弱,外邪乘虚化热,消灼心之气阴所引起,亦可由思虑过度,积劳虚损,耗伤心气、心阴所致,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如肺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都可在此病理基础之上发展而成。

气阴两虚的典型症状:口干口苦、颧红、舌红瘦、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心悸心慌、心率快、气短乏力、自汗盗汗、五心潮热等。

周老认为,这类患者就应该使用寒心的方法去调理和改善,周老同样分享了自己临床常用且功效显著的寒心方以及自己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寒心代茶饮。

1.周老的寒心方

【药材】党参、黄精三七粉、甘松、琥珀

【功效】益气养阴,安神活血。

【主治】心气阴两虚证。

【方义】党参有益气养阴的作用,却能补气养阴而不伤阳;黄精亦能益气养阴;三七粉、甘松则能在理气的同时兼顾活血补血;琥珀则起到安神强心之效。

【专家提醒】专业处方,如需使用请遵医嘱。

2.周老的日常寒心小茶饮

周老自己平时还喜欢泡茶喝,但她喝的茶却暗藏玄机,其实是一杯寒心的小茶饮。

【药材】3克缬草、3克炒酸枣仁、2克蓮子心。

【功效】养心安神,补血养血。

【方义】缬草安神,对缓解心律失常有好处;炒酸枣仁滋补肝血、养心安神;莲子心交通心肾。

【做法】泡水做代茶饮即可。

【禁忌】脾胃虚寒人群使用时可去掉莲子心。

3.日常稳心粥

周老从事心内科50多年,对心脏的研究以及心脏病的治疗有独特的方法,为应对这种“心不寒”状态,周老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喝一碗稳心粥,这一碗粥看似普通,但其内却汇聚了周老的两大护心规律,既能暖心又能寒心,味道还非常好,那么周老的稳心粥具体都有些什么呢?

稳心粥

【材料】百合10~12克、银耳30克、带莲子心的莲子10粒、玄参3克、桂圆肉15克(甜叶菊2克)。

【功效】养阴清热,补益心气。

【主治】心气阴两虚证,主要表现有心悸怔忡,气短乏力,心神不宁,失眠虚烦,动则易出汗,手足心热,口干,舌边尖红,舌苔少,舌质淡,脉细数等。

【方义】百合、银耳养阴清热,桂圆肉补益心气,莲子改善心率增快,玄参清热养阴,甜叶菊味甜但是不升血糖,糖尿病患者也能用。

【做法】上述材料与100~150克大米一同放入锅中,按熬粥的程序烹饪30分钟即可。

【适宜人群】无论是否有心脏疾病,想要养心护心的人都可以食用这个食疗方。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可将桂圆肉替换为山萸肉。

(编辑    姚宇澄)

猜你喜欢
周老心气气短
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机制探讨糖尿病心肌病“壮火食气”的科学内涵
揭开气短背后的玄机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探讨
暖“心气”,聚“人气”,接“地气”
不能多写一个字
解决歌唱表演中呼吸“气短”问题的措施
心气不够要慢养生
周有光:“吃小亏不占大便宜”
“心气”不够要懂慢养生
周谷城支持前四史的注译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