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重构

2021-09-04 07:27樊华丽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樊华丽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3)

0 引言

现代教育技术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学是针对师范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课,课程以操作性知识为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本身是一门基于实践的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的课程,但是在授课中存在大班授课、课时量安排较少的问题,不利于进行个性化教学,无法精准对接不同学生的专业性需求。为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给学生更多操作时间,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可以对课程进行重构,并利用MOOC进行混合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1 MOOC平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置分析

不同院校课程的设置重难点是有区别。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以“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有249条信息,排除与本课程无关的课程后,对这些院校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查看课程内容,总结出中国大学MOOC中《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在课程维度设置上可以看出,不少学校的课程紧跟着技术发展和专业领域前沿的知识进行讲解(见表1)来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关注度和认同感。课程面向对象不同,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硕学生、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非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小学教师、社会工作者。教学策略多以任务为驱动、目标为导向、案例分析、情境教学等。学习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计算机的基础操作技能。

表1:《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维度

2 MOOC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重构

2.1 课程整体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主要是培养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教学融合的方法,开展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设计与实践,从而增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课程与教学的意识,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程教学的实践能力,发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变革课程教学的新思维。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设置上,根据教师的学习层次和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课程本身的维度进行了综合的考虑。要使得课程的结构更加的优化则需要对课程进行重新构建,构建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对教学目标、学生学习需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进行构建。

教学目标设计:通过学习,知道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结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教育信息化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使学生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教与学的能力。

学习需求分析: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主,力图让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学有所用。

学习者:师范类专业的大专生,未来小学教师。

教学内容: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内容安排需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且具有实用性和学科性。

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教学方法:课程教学采用混合式教学,具体的内容见图1。

图1:《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2.2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课程在设置的过程中使用“理论+实践”“网络教学+课堂教学”的方式对课程进行了设置,同时根据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机房软件的配备情况,进行了课程的重新设计,在课程设计上应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性,让学生能够利用移动客户端进行移动学习和终生学习。

2.3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设置维度及任务

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且教学内容紧跟时代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应该是有弹性设计的,因此在课程重构的时候需要尽量把握满足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信息化能力发展,促进其信息素养的发展。在重构的过程中重视网络资源对学生学习的作用,且在课程设置的时候主要以操作练习为主,并介绍一些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研究前沿,能够使不同学科的师范生掌握学科的资源平台,能够在一线教学的典型案例中完成对职业的初探,具体见表2。

表2:《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设置维度及任务

课程总共分成六个模块,根据现代技术课程性质,选择学生毕业后在教学单位中实际需要的信息技术,因此将生活、学习、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点融入到课程设计中来,通过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方式来进行主题练习。

模块一:现代教育技术概念及理论基础。了解教育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及其他的一些概念。

模块二: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是学生了解现下大学及中小学中使用的教学媒体。学生在参观和使用的过程中加深对教育信息化环境的了解。

模块三:素材的采编,主要涉及图片、文本、视频、音频、动画等素材的获取和编辑。掌握数字资源采集、加工、处理的方法;学会使用相关软件技术应用,利用技术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模块四:多媒体课件制作主要基于PPT来对课件进行美化,利用动画制作软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利用微课制作软件制作教学视频;掌握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美化方法,如PPT美化大师、slide等。掌握搜索引擎使用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搜索引擎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角色,提炼关键词,主体关键词、限定关键词、专业关键词、资源关键词;甄别信息的真假信息、重要与否、可使用性能力。

模块五:教育技术环境与教学资源。引入优秀平台的优质资源能够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引入不同学科的软件,如数学专业的几何画板、物理专业的虚拟实验室、地理专业的谷歌地图、语文专业的拼音写字以及学科的综合资源平台,如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了解当下信息化教学环境(班级优化大师、UMU学习平台、雨课堂、蓝墨云等)、学科专业网站(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精品课程网等)、现代教育技术前沿知识(如MOOC、翻转课堂、3D技术、虚拟技术、人工智能、电子书包、创客、游戏教学等)、对信息快速搜索、收集、加工、集成的能力(搜索引擎:百度、Google、Bing、Sougo等);此外,适当给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工具、设计思维工具、可视化学习工具等能提升学习者的信息素养。

模块六: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能力。学会信息化教学设计,了解信息化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写出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创造性地利用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学会信息化评价的方法、工具和意义,能够利用技术工具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的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3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优化策略

3.1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信息化教学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技术。如学生使用UMU进行测试、雨课堂进行练习等。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

3.2 建设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授课的主场地,当下多媒体教室存在设备更新速度慢,设备高速迭代的时期,可以分批次完善机房配置;缺少合作学习的空间,可以考虑开辟场地搭建功能区。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数学学习新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