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报道要注重做好共情文章

2021-09-10 19:51孙忠法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情感共鸣

摘要:党建报道是主流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刊、党台的重头戏,改进和提升党建报道质量,主流媒体责无旁贷。互联网时代,进一步提升党建报道质量的关键是要做好情感共鸣文章,让报道直抵人心。本文从以下四个层面,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一、突出获得感,从受众身边痛点难点问题的破解入手,实现情感连接。也就是说,党建报道必须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从受众视角出发,找准与受众利益关系的交汇点,构建新闻报道与受众的强关联,从而使报道直抵人心。二、要想党建报道真正打动人,应呈现出具体的人、事、景,捕捉真实的细微,描写复杂的环境,反映生活的广度、深度、鲜活度,让受众身临其境,从而激发情感共鸣。三、注重阅读体验,改变话语形态,用真实不做作的文风和气质,提升新闻作品的新鲜感、代入感、沉浸感,实现共情共鸣。四、深化多元传播,用“出新”的媒体融合作品实现“出圈”,精准激发受众情感。从而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关键词:党建报道;受众视角;情感共鸣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9-0155-03

党建报道是以党的建设领域各项工作为内容的新闻报道,对推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不仅是党和人民群众有效沟通的桥梁,更是主流媒体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影响力的重要着力点。

新闻舆论工作的对象是人民群众,新闻报道能否直抵人心、赢得民心,是判断新闻舆论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承担特殊使命的党建报道,更需抵达人心。

但长期以来,由于党建工作特殊的政治性、严肃性,党建报道的采写工作相对困难,呈现出的一些报道理论色彩太浓,内容枯燥,形式呆板,感染力不强,难以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身处互联网时代,媒体人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在当今社会实践和传播实践中,摆事实讲道理能收获的效果,远不及关系认同、情感共振、圈层所属[1]。新形势下,应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着力提升党建报道的情感含量,更好地增强报道的抵达力、引领力,从而实现增进共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目的。

一、突出获得感,从受众身边痛点难点问题的破解入手,实现情感连接

互联网时代,冗余、过量的信息给受众的选择带来了困难。“人们的关系和情感没有认同的时候,内容是无法进行有效选择的”。如何让党建报道抵达受众?是当前每个媒体人亟须深思的课题。

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指出,人们会下意识地留意与自身相关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党建报道内容只有嵌入社会关系网络中,才能被受众选择,才有可能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因此,党建报道必须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从受众视角出发,找准与受众利益关系的交汇点,构建新闻报道与受众的强关联,从而使报道直抵人心。

同样,做好党建报道也是广大党员群众的呼声。一方面,党建工作与广大党员群众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从严治吏,改进干部作风、反腐肃贪,还是需要党建引领解决的各类敏感复杂的社会问题,桩桩件件,广大党员群众皆可知可感,且有表达诉求。另一方面,随着人民政治权利意识的提升,党员群众越来越渴望了解党的建设领域的工作创新、推出的重大改革举措等。这有利于拉近党建报道与受众的距离,构建党建报道与受众的强关联,实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宣传效果。

以笔者参与采写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报道为例。该组报道是对部分省区市主题教育进行的深度报道。接到采写任务后,笔者陷入深思——这组报道主题宏大,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如何才能凸显鲜明的主线?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世人瞩目,如何避免自说自话,创作出有影响力的报道?

深入思考主题教育与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后,最终确定着眼于党员群众所见所感所思的具体事进行报道。采访着力“打捞”群众可知可感、有代表性的故事:杭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大塘新村成为网红村;北京深化“接诉即办”机制,朝阳区东湖街道将区水务局院内的简易工作桥改造成开放的跨河人行桥,方便了群众出行;新疆试点推行社保卡“制卡不出乡”工作,解决群众跑腿难题……报道通过一个个生动故事做牵引,从不同侧面反映主题教育学习落实处、思想受洗礼、改革出新招、发展增活力的成效,收获了各方好评。

党建报道若与普罗大众的联系不够紧密,则很容易陷入自说自话的窘境。干巴巴地总结工作经验,枯燥地介绍做法,犹如释放“空炮弹”,不仅无法激发情感共鸣,还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

当前,受众文化素质和民生诉求不断提升,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党建报道更要将视角向下,着力在“贴身宣传”上下功夫。只有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起到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

二、捕捉真实的细微,反映生活的广度、深度、鲜活度,激发感情涟漪

专业词汇多、政策性强,是党建报道的特点,也是其创新的一大局限。不少党建报道内容坚硬,词汇冰冷,给人“隔窗看远方”的感觉,难以是人置身其中,更谈不上情感共鸣。

要想党建报道真正打动人,就应呈现出具体的人、事、景,捕捉真实的细微,描写复杂的环境,反映生活的广度、深度、鲜活度,让受众仿佛置身新闻现场,从而激发情感共鸣。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各地的探索实践如火如荼。涌现出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红旗社区这样一个城市基层党建的标杆。

采访时,红旗社区党总支展现出了极强的创新意识,工作做法和经验“一箩筐”。如果单纯侧重做法、经验来写稿,堆砌大篇幅的专业术语,虽然也能成稿,但写出来的文章必定是干巴晦涩的,没人喜欢看。那么,如何激发受众的情感认同?如何反映这个普通社区的党建经验,尤其是突出社区干部锐意探索的精神?为让读者喜欢看、看得懂、受感染,笔者在社区走访了三天,走进20多位居民的家中进行深入交谈,在脑海中留下了诸多片段。

红旗社区地处老旧城区,没有资源优势。在这样的环境下,社区干部工作疲于奔命,“婆婆妈妈一张嘴,忙忙碌碌两条腿”,百姓却有不少怨言。于是,社区干部跟辖区单位“化缘”,“门难进,脸难看,一看社区来人急忙闪”,碰壁成为家常便饭。但正是身处这样复杂的境遇,社区干部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品质才得以凸显。

按此思路,笔者写稿时,以社区为原点,勾连其与居民、辖区单位、整个城市发展进程的立体关系,通过复杂环境里的一个个故事,反映社区党建工作的探索和其为居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报道刊出后,不少社區工作者评价报道真实、亲切,稿件还被陕西省委组织部作为全省社区书记培训班的学习材料,引得全国上百家单位前去学习,润物细无声地传递了党建工作的好声音。

“脚下有泥,脑中才有料。”生动记录人与事,把故事中人物和事迹的细节、情节展示出来,让场景“扑面而来”,让受众身临其境,要求记者必须不怕艰苦, 深入采访。

只有深入基层,心沉基层,以基层的生动实践、群众的切身感受为新闻源泉,才能写出人间烟火的温度、“顶花带刺”的感觉、情景交融的现场,才能创作出生动活泼的新闻精品。

三、注重阅读体验,用真实不做作的笔触,提升新闻作品的新鲜感、代入感、沉浸感,催动情感共鸣

互联网时代,为处于非主流地位的媒介提供了广阔的生长空间,这些媒介以全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形式,给受众带来了新鲜的阅读体验。这对严谨、严肃的党建报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如果依旧只是重复文件的内容,重复标准规范的词汇,很难达到舆论引导的作用和效果。党建报道要实现共情共鸣,必须改变话语形态,用真实不做作的文风和气质,增强报道的新鲜感、沉浸感、代入感。如此才能让宣传引导更有力,才能引领导向、服务大局。

外交家吴建民曾指出,民主革命时期,我们的文风非常好,“写的东西你看了要掉脑袋,掉脑袋也要看,代表了对血性青年的感召力。”[2]如今,党建报道要延续这种传统,必须多用朴实无华、言简意赅的语言,坚持用大众话讲清大道理,把深奥的理论讲活、讲清楚,让干部群众听得懂、能明白。

中国组织人事报记者在采写优秀社区书记李秋莲抓党建的事迹时,感觉她讲话非常有感染力,就大胆以第一人称口述形式,介绍其工作心得体会,“多年来,我们不空谈创新,只要求大家遇见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并及时总结,防止这个问题再次出现。群众反映的问题,最怕积累,往往越积累事儿越大。你不马上解决,其实是糊弄自己,问题再出现了不还是自己的麻烦吗……”这样的文字铺开,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也使采访人物真实、可亲、可学。

当然,语言的独特气质,也需要相宜的形式来承载。在当前的党建报道中,要打破党建报道体裁单调的局面,要拒绝冷漠和无趣的报道形式,广泛探索运用特写、调查报告、口述、分析性报道、日记、札记等多种形式,力求根据不同的题材创作出不同风格的报道。

文风无小事。在某种程度上,文风不只是文章之风、文人之风和文化之风,它还折射了人的品性和政风,更是社会之风、时代之风、历史之风。

作为与大众紧密沟通的党建报道,尤其要注重贯通“官方”和“民间”话语体系。要多讲淳朴的实话;多讲富有活力的新话;多讲管用的短话,使报道尽可能“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吸引读者。

此外,由于每位新闻工作者的专业背景、积累和偏好不同,在具体的遣词造句、行文方式上必定会有所差异,但成篇后的文章是否具有鲜活的表现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标准是一致的。换句话说,只有简洁、清新、朴实、生动、深刻的语言表达,才能让广大读者看得懂、记得住,才能深入人心。

四、深化多元传播,用“出新”的媒体融合作品实现“出圈”,精准激发受众情感

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新兴媒体发展之快、覆盖之广超乎想象。网络激活了作为个体的人,个人成为一个社会基本的传播元素、传播基本单位,触屏阅读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基本渠道,传统的传播体系面临失灵的局面。

同时,每个人的情感体验不尽相同,交流方式更是多种多样,任何一种单一偏向的媒介都不可能满足人类对信息的需求。触屏时代,党建报道要实现更大范围的情感认同,必须把握这些差异化,用“出新”实现“出圈”传播。

(一)多元传播

信息只有被传播才有价值,传播只有被关注才能实现价值。要击中受众多元的内在情感,传统的偏重于精英化叙事的文字产品已难以打天下。

为此,党建报道必须着力深化媒体融合,坚持“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掌握“一鱼多吃”的报道技巧,再造报道流程,把党建工作的精彩内容加工成不同的产品,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投放不同的产品,充分利用各种新兴传播手段, 扩大党建报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近年来,各类媒体基于此展开了积极探索。新闻产品由过去单一的文字报道发展为文字、图片、视频等立体式报道,演变为包含各种媒介形态的融合报道;传播方式由传统的平面和广电媒体演变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多媒体传播[3]。

比如,人民日报在报道“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时,除了刊发多篇文字报道,还精心策划推出了新媒体产品“廖俊波,见字如面”系列短视频。由于产品形态、角度新颖,在网络上广为传播,使廖俊波的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二)改造叙事结构和语态

互联网时代,做好多元传播,讲好故事依旧是媒体竞争力的内核和看家本领。没有故事的新闻没有冲击力,注定走不远。为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就要积极调整讲故事的方式。

传统的文字报道强调叙事的系统性和文字的严谨性,追求的是一个整体,介绍事物有来龙有去脉、有成效有经验,方便读者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互联网时代,人们阅读呈现碎片化特征,沟通交流的符号由文字变成了图片、视频、表情、音乐等。这些非语言方式可以放大事物的局部特征、强化情绪,具有强大的“感性影响力”,能有效激发受众情感。

因此,增强党建报道的情感感召力,必须敢于打破条条框框,采取题材碎片化、形式碎片化、分发碎片化的方式把融媒体信息传递出去。

语言要更加有特色,增强报道的贴近性。比如,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创作的《臊子书记》,采用“连续蒙太奇”的编辑手法,在短短几分钟内,讲述了天津选派的扶贫干部宋鹏在甘肃陇南大寨村长达三年的扶贫故事。由于切口小、思路巧、表达新,成为新媒体的现象级产品,荣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新闻一等奖。

再如,以湖南十八洞村脱贫攻坚为题材的网络专题《十八洞的19张笑脸》,选取了养蜂、种猕猴桃等不同途径脱贫的村民最具代表意义的笑脸,以图文、动漫、音视频H5等方式融合表达。生动温馨的画面、幸福真实的笑脸、鲜活接地气的方式,给受众全新的感受。很好地唱响了党建引领脱贫的好声音,作品极具说服力和传播力。

(三)挖掘数据,推进传播效能螺旋上升

新媒体技术独特的价值之一,就是拥有用户的大数据画像。党建报道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有无实现情感共鸣,有哪些意想不到的亮点,还存在哪些不足……通过挖掘网络平台用户的大数据,可以看到受众的转发、分享、评论、点赞等数据变化。通过分析这些大数据,就可以深入地评估新闻作品的到达力、引领力。这有利于提升对受众情感偏好的把握,有利于更加精准地对接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有效提升新闻传播、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就现阶段而言,党建报道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还不是很多,仍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当前,国际舆论环境日趋复杂,网络已经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关键阵地。依托互联网等媒介开展党建工作宣传,进行共情传播,是开展国际舆论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我们不率先占领这一战场,就会被别人争夺,就会削弱外界对党的建设的科学理论、正确主张和方针政策的认同。因此,党建报道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不断加强融合传播能力建设,牢牢占领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和制高点。

五、结语

从事党建宣传报道工作,肩负着神圣而光荣的使命。运用情感诉求策略,是做好党建报道的重要课题。新形势下,记者必须以貼近受众的内容、大众有感的真实环境、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众传播的方式,提高党建报道的情感冲击力,把党的建设的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更好地凝聚党心、民心,为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汇聚磅礴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春波.舆论引导论[D].武汉:武汉大学,2013.

[2] 本报评论部.让新闻作品更有“时代温度”[N].人民日报,2016-02-25(005).

[3] 陈效卫,林雪丹,曲颂,等.共创中俄媒体发展新未来[N].人民日报,2015-06-27(011).

作者简介:孙忠法(1982—),男,山东临沂人,硕士,主任记者,研究方向:党建报道、人物报道。

猜你喜欢
情感共鸣
乐在其中
情理和谐 成长相伴
如何通过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消费热潮下新都市电影的审思
论治愈系插画的精神传达
巧设体验情境,提高品德课堂实效
让作文课成为学生的快乐营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要在相互欣赏中共同成长
浅谈音乐课堂的情感教学
初中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