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让课堂闪现智慧的火花

2021-09-10 21:30殷洪环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7期
关键词:验证猜想创造性思维

殷洪环

摘要:数学猜想实际上是数学课上的一种想象,是基于当前事实的客观性和工作经验的假设做出的合理的逻辑判断。关于数学猜想,可以让学生在写问题之前猜测出问题的结果或部分结果。一旦孩子表达了某种类型的猜想,会积极关注这个问题和结果,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合适。学生由于积极关注这个问题,必然会关注课堂教学的进展。因此,运用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的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索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猜想; 验证; 创造性思维;思维火花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7-204

问题的提出:数学猜想和思维训练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数学猜想通常会点燃思维的火焰。如果能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发展合理的数学猜想,往往能找到解决困难的捷径,进而合理推动思维训练的发展和数学作业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塑造学生的猜想能力,善于启蒙,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猜想积极性,从而启发逻辑思维,并点燃思维火花的目的。

一、导入新课时,诱发猜想,激活思维

一节好的数学课,必须要要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如何激发学生探索,可以通过让学生猜想问题的结果,允许学生猜想问题的结果多样化,猜测的结果可以从独特到普遍,把猜想结果有机融合,关键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情景:师:“今天我来当魔术师,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我可以快速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你相信吗?谁会尝试? ”于是老师会对学生提供的数字准确的找出3的倍数,并且每次都算又快又准,学生通过计算认证到老师每次的答案都是准确无误的,学生这时候都情绪高涨了,立即问道:“老师,你快速判断的方法是什么?”于是老师顺势而为抛出问题:你们知道老师的奥秘在哪里吗?3的倍数数有什么特征?你們自己来猜一猜。

生1:可以看个位。

师:你是怎么猜到的?

生2:因为2、5的倍数特征都看通过个位可以找出。

师:那我们来验证一下,看看这个猜想行不行?

老师在教室黑板上板书出13、26、48、78、23、33、46、56、53、96、随后让学生们一个个通过计算来判断。结果发现,这些数字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不是3的倍数。老师再一次强调了猜想,当然也改进了学生只看个位术来判断3的倍数特征的惯性思维。

生3:将给定的数除以3,看商是否为整数,是否有余数。 ……

师:我还是不喜欢这种做法。原因效率太低了。刚才那位同学说的可以被3整除的特征,我们来进一步探究规律!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诱导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将追求完美知识的诱发猜想带入新知识的探索中。

二、学习新知中,鼓励猜想,促进理解

在学生学习数学思维方法的整个过程中,加入这种“数学猜想”的催化剂,可以促进学生全方位的思维逻辑,很容易把握实质性事物的特征并得出结论。比如三角形的教学中,可以先设置“用小棍子打三角形”的场景,提出“有的三根小棍子为什么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疑惑。通过实验对比,学生得出了一个明确的猜想结果:“当两条线段之和超过第三条时,就可以形成一个三角形。”这时,老师已经进行了适当、正确的指导。实验中,有两条线段9+5>3为什么不能组成三角形?猜想一下是什么原因?学生纷纷激起新的探索欲望,经过进一步的观察、比较和讨论,学生明确提出了一个调整后的猜测:“当两条任意线段的距离之和超过第三条时,它们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或者“两条较短直线的总和超过第三条,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画三角形进行精确测量,验证他们的猜测,得到三角形三边关联的结果。既塑造学生探索的精神本质,又从中获得成就感。因此,依靠实际操作获取猜想的结果,并依靠结果进行适当的梳理,促进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测。

三、巩固新知中,激发猜想 ,验证猜想

合理运用猜测,让学生利用猜测的结果来解决具体问题,学生现有的知识得到提升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逻辑,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分类》使用一些欢快的情境题和开放性问题来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其中有一个问题:你可以判断出怎么样组成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教师使用学具进行测试。

(1)教师展示三条线段,分别是3厘米、5厘米7厘米。①学生猜结果;②老师根据学生提供的数据摆图形让学生看结果;?③学生根据结果说明猜想是否成立。

(2)?教师再展示三条线段,分别是是3厘米、3厘米5厘米。①学生猜结果;②老师根据学生提供的数据摆图形让学生看结果;③学生根据结果说明猜想是否成立。

这是为什么?参与者逐渐议论起来(此时学生们议论纷纷)。学生笑着点了点头,纷纷表示明白其中的奥秘。这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猜想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对疑难问题的兴奋和讨论激情中。

四、总结新知,延伸猜测,形成模式,启迪智慧

一般认为对新的知识的探索已经结束,猜想也结束了。课堂教学总结后,还有没有猜想?应该有,这将扩大猜测范围。 例如,在学习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后,设计一个活动课:提前准备若干张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纸,量出他们的长和宽,并根据自己的分析对照公式,说说发现,讲结果,敢于猜测,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视野。

结束语:可见学生在数学中能够自主探索知识,感受到猜想的快乐。大家应该把“猜想教学”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教猜,学生学猜,学生以“猜想――验证” 的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学习中给予他们愉快和满足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张淑贞,张雄高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以"数列综合复习(观察-猜想-证明)"为例[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7,(9)30-32

[2]李从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运用猜想[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5,(005):252

[3]苏金材猜想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130-130

猜你喜欢
验证猜想创造性思维
培养数学意识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
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
小题也可大做
弹药保障需求分析实验模型输出数据的验证研究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汽车外后视镜抖动问题模型的试验验证
HPGe γ谱仪无源效率刻度软件验证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