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索

2021-09-10 07:22邓权敏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课程小学数学

邓权敏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启蒙阶段,教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科学有序地进行课程教育,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也是学生将来成长的需要。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切实的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关注和探究的重点。本文则是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从教学方式的优化与创新,以及教学观念的改善,对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探索

数学作为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受到小学教师的高度重视。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就具体的小学数学课程而言,仍是存在着部分的部分影响着课程教学效果。诸如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新课程标准认识不足,数学课堂教学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观点灌输给学生,使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新课程标准,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教育现状,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变化,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程的构建。

一、创设科学教学情境

情境创设是目前教育中教师普遍采用的教育方法,作为对学生学习起着重要作用的教育手段,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重视情境创设的开展应符合新课程理念,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开展中,教师应积极重视对情境创设的优化与创新,不能一味的运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在确定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基础上,结合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科学创设趣味学习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这一方式的科学运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在思考过程进行思考逻辑的锻炼。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的相关知识内容时,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以情境营造,来活跃课程教学氛围。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可以学生探索学习为中心,创设趣味的实践操作情境,让学生在操作体验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一些圆形卡片,然后让学生自备剪刀、量尺等工具,对圆形卡片进行剪裁和拼接。在活动开始,让学生试着将圆进行等分,看看将圆进行8等份、12等份后,这些小扇形所组成的图形是怎样的?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圆的半径、直径,以及拼接出图形长和宽与圆的周长,有着怎样的关系?让学生结合前期所学的知识,设计验证方法,自主思考,以自己的观点探索验证。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习信心。

二、科学利用网络媒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网络、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极大的改变了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地呈现抽象知识,减少学生的思维思考难度,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有助于切实的促进学生相关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两种常用的解多边形面积的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这部分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针对具体的教学活动开展,教师可以提出这一思考问题:母亲节就要到了,陈先生想买装饰布充分布置母亲的化妆台。众所周知,母亲的化妆台是直角梯。这个直角梯形上长50厘米,下长100厘米,高50厘米,请问需要多少面积的装饰布?在问题展示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剪辑这个直角梯形,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多媒体图片回答问题。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运用剪切和拼接来解决这一问题。以趣味化的训练开展,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学习效果的强化。

三、适时设置思考问题

数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数学思维,特别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新的课程教育理念提倡小学数学课程教育,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程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发展。为了取得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科学地提出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讨论、分析,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有效地参与课程学习。

例如,在教学“简单统计”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进生活问题,让学生考虑如果这个时候班里需要制定新的校服,要收集相应的信息,需要准备什么样的问题来有效的收集相关信息?在有学生回答身高、体重后,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尺寸和规格的校服吗?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分析,知道如何设计大、中、小三中类型校服。之后,教师可以再给学生出示一些表格,让学生互动交流,搜集学生的身高、体重等信息,让学生观察自身手中的信息表,考虑怎样购买不一样号码的衣服;学生调查后,教师可以再次让学生回忆自身的实际操作,考虑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比较使用统计表和统计图的优缺点是什么?通过建立生活化的教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客观处理信息时统计图表的便捷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关注和优化教育方法和手段,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围绕学生的发展,探索科学有序的教育方法,实现高质量高效的课程教育。

参考文献:

[1]肖金牛.发展创造性思维,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J].知识窗(教师版),2019(07):42.

[2]蔣丽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和策略[J].新课程(中),2019(05):200.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课程小学数学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