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

2021-09-10 07:22杨江群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期
关键词:策略小学语文

杨江群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素来具有综合性、丰富性的特点。美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因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如何培养好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学教育;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不仅是语文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根本。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在语文实践中渗透美与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汉语的魅力,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挖掘课本,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为什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

(一)一直以来,很多的教育专家学者都不是很重视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新时期背景下的教育任务及教育理念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绘画、欣赏音乐的能力”,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把音乐、美术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会忽略教材的审美因素,采用单一的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品读作品,使学生渐渐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在古代,美育教育一直都受到具备远见目光教育家的重视。孔子就曾提出“文、行、忠、信”四教,主张把礼仪、音乐、诗歌、书籍、射击、朝廷的“六艺”作为学校的教育对象,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德智体美教育的结合。荀子提出了“美、善、乐”的思想,认为“礼乐经,治人心”,具有“美政”、“美民”、“美俗”的功能。蔡培元也非常重视现代的审美教育,在以审美教育代替宗教的理论中,他提出用审美教育代替宣扬封建伦理和西方基督教。总之,美育就是从塑造人的角度,从感知、情感、想象等方面,挖掘人的潜能,使人的感性与理性、精神与身体和谐发展。

(三)语文学科的审美功能注重的是文、美、道的统一,这不是标新立异,它有一个坚实的内在基础。首先,中国教科书中出现的文章是历史沉淀下来的珍贵产物,它们不仅是知识的对象,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其次,在教科书的帮助下,师生运用汉语本身优美的韵律,深入文本,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的阅读、写作、感受和体验的要求,这也是创造美、发现美的好机会。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的相关策略

(一)通过语言渗透美学教育。教学是离不开语言的,通过语言渗透美学教育,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课文中的语言进行细致的解剖,引导学生去发现语文的美,例如,叶圣陶先生在《荷花》一文中,对荷花的描写语言就是非常优美的,如“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这样的语句不光表达出了荷花的娇艳美丽,也体现了对大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又例如《鸟的天堂》中对榕树的描写:“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描绘出了大榕树的生机、枝繁叶茂,也能使读者深刻的感受到自然的魅力。通过这样的语言,学生可以深刻的体会到语言的美,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二)通过作品形象渗透美学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许多作品创造了生动、优美的人物形象。例如,在回忆录《金色的鱼钩》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忠于革命事业、关心革命同志、热爱烹饪的领袖的英雄形象;在《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乐于助人、不徇私情的老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总之,通过品味这些形象,可以打动学生的思想,使他们能够在这样审美教育的模式下得到美育,使人潜移默化中学会乐善为好。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负面形象的作用,这样反而更有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因为真理、善、美总是与虚伪、恶、丑相比较,是在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许多小学语文作品都有许多负面形象。例如,《渔夫的故事》中魔鬼的恶毒愚蠢、凶猛性情;《临死前的严监生》中严监生,他对金钱的热爱超过了自己的生活;《金钱的魔力》中服装店老板的唯利是图等等,这些反面的形象,反而把生活中的美反衬的更加具有魅力,这也是美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三)通过情感渗透美学教育。情感是审美心理学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广泛渗透到其他因素中,使整個审美过程充满了情感色彩,同时也是其他心理因素的触发因素,可以促进其发展,发挥动态作用。现代科学进一步证明,人的情感对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学中需要进行情感美育。小学语文课本可以为情感美育提供更多的作品。例如巴德?舒尔柏格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父母对孩子那份既严格又关心的复杂情绪;季羡林的《怀念母亲》我们也可以深刻的引导学生体会到爱国之情;朱自清的《匆匆》,也可以通过文章传达出亲人之间的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教育是培养小学生美感、实现美育教育的最佳途径,学生可以通过感受语文课本的节奏及音韵,直观的感受美,这是美育教育的初级阶段。总之,小学语文的美育教育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其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也能陶冶学生的心灵,从而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凤华.让小学语文课充满人文情怀和美学气息[J].吉林教育,2017(48).

[2]赵海红.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改动原文的传统美学审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5):141-144.

贵州省松桃县真武堡完小

猜你喜欢
策略小学语文
我的手机在哪?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