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协同创客教育共同体的实践与研究

2021-09-13 02:21孙逸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9期
关键词:创客教育

孙逸佳

【摘要】创客教育已成为我国常态化教育教学实践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本地创客教育发展的基础和面临的问题,通过构建汕头市智创教育实践共同体的实践,阐述归纳了包含各级教育部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等主体参与的实践共同体内涵,提出“市-区-校-师-生”多级协同创客教育共同体特性,最后总结本共同体实践所获得的成效。希望为区域创客教育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创客教育;实践共同体;多级协同

一、引言

201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创客教育已成为我国常态化教育教学实践的一部分。从2015年开始,笔者所在单位就一直致力推广本地中小学创客教育,在2019年7月,以汕头市智创教育实践共同体为主题申报了2019年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实践共同体项目并成功立项。本文在此背景下,探讨如何通过实践共同体推进区域内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中小学创客教育发展。

二、构建智创教育共同体的背景

(一)本地区创客教育发展基础

从2015年开始,本地一些学校开始关注创客教育活动的发展,纷纷建设了创客空间,开展创客教育。有些学校通过创客社团形式,不断提升师生创客素养;有些学校通过跨学科融合课程,将科学素养、智能素养、创客素养培养整合到学科课程教学中,达到提升学生智创素养的效果。各区、各校在创客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创客活动开展各具特色。作为创客教育的组织者、引领者,笔者所在的单位也通过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培训,走进先进地区学习,举办各项学生创客比赛等方式,扩大创客教育的影响,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二)本地区创客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汕头市地处粤东,属欠发达地区。各级部门对创客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创客教育普及率偏低。学校开展创客活动的设施设备相对落后、单一,专业师资资源匮乏。各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区县中小学在创客教育方面基本空白。各中小学校的创客教育开展几年来,虽然已累积一些经验,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成绩仅在个别学校,单靠学校单打独斗,教学资源非常有限,难以持续发展。学校之间未能深入互动,未形成自组织的合作机制与氛围。各校创客教育教学课程资源不足,线上线下合作共享的模式未形成,无法带动落后的地区及学校,是阻碍全市创客教育的全面开展的主要原因。

(三)我国青少年创客教育的发展现状

历经了多年的实践,我国创客教育的实践以及研究体系逐渐成熟。体现在以温州中学等为代表的中国青少年创客教育联盟的成立,深圳学校创客科技节的开展,谢作如等为代表的中小学教师的创客教育工作坊探索,祝智庭、傅骞、杨晓哲等为代表的创客教育内涵研究,还有杨现民、王同聚等为代表的创客教育要素设计研究。

在创客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各类学者基于不同视角提出了培育模式,其中包含实践层面的教学模式以及规划层面的教育模式。杨维等人基于创新教育、体验教育以及项目式学习理念等,構建基于创客教育的学习共同体,设计含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教学架构及评价等环节的教学模式。王米雪等人则从创客空间等实践层面以及评价等规划层面提出了实施框架和实施路径。

三、构建汕头市智创教育实践共同体的意义

创客教育实践正随着技术、社会发展而变化,在教育体制内的参与者包含各类教育部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等,其扮演的角色均有不同,并构成了创客教育的整体。于勇等人认为应加强多职能部门协同和高科技企业参与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将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与中小学现有课程进行有效融合等,钟柏昌,杨刚则在创客教育中强调多维协同机制,建立区域创客教育联盟等。各主体间的协同关系也逐渐深化,共同体应运而生。

构建“汕头市智创教育实践共同体”,加强对本市中小学创客教育领域的统筹协调,提升创客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具有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学生。发挥共同体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帮扶薄弱学校开展创客活动。探索共享、合作、引导、发展螺旋式上升的创客教育模式,形成汕头特色的智创教育的优秀实践案例,全面推进各中小学校创客教育活动的发展。

四、汕头市智创教育实践共同体的发展

(一)智创教育共同体内涵

“共同体”一词来源于德国学者滕尼斯采用的德文“Gemeinschaft”,最初的含义是指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模式。20世纪80年代末,“共同体”一词进入教育领域。温格和莱夫8提出了“实践共同体”概念,认为实践共同体是学习分析的基本单元,促使群体基于一系列问题的共同体关心或主题兴趣,包含共同的目标、协商的意义和实践等特点,其中个体也会成为更大集合的部分,再生产循环,通过循环,新手能够成为老手,共同体也得以维持。在创客教育脉络中所形成的共同体,正是如此。

智创教育实践共同体是人类学视野中的实践共同体在智能时代下的创客教育中的体现,包含多层次的共同体,具备开放性等实践共同体内涵特征。是基于智能时代下创客教育、STEAM教育活动的需要,以期通过合作、协同等过程实现智能素养、创客素养的提升。

(二)汕头市智创教育实践共同体的特征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创客教育旨在培养有志于从事人工智能开发与创新的创客,这些创客不仅要有扎实的技术功底和敏锐的技术前瞻性,同时也应具备懂合作、善交流、不轻言放弃的创客精神。在中小学中实现此类创客培养,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开展不同形式的创客教学,实现多层次渗透、全方位开展、宽领域施教。因此汕头市智创教育实践共同体显现了层级联合、动态联合、差异整合以及层次聚合等特征。

1.层级联合——共同体建设基础:层级共同体职责分工明确,以区域创客教育管理部门为一级共同体的领头队伍,各二级共同体牵头单位为成员,通过组织、引导、反馈、评价的过程确定共同体发展的主题及发展目标、实施步骤及策略,保障共同体顺利成立及发展。

猜你喜欢
创客教育
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之我见
基层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实践研究
电子商务专业创客教育研究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互联网+”环境下的创客教育研究
农村学校创客教育发展之路
创客教育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创客教育中教师创新实践教学的应对和改进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